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浅析

时间:2022-09-09 01:42:53

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浅析

一、我国课堂阅读语文教学现状

(一)课堂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误区

相当一部分数量的教师认为阅读不应该被安排在课堂,课堂阅读需要大量课时时间,会对教学进度产生极大影响,进而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按时完成。令人堪忧的是,还有一部分教师甚至认为课堂阅读没有任何必要,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另一方面,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为响应新课改要求,也有一小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尝试着在教学中引入课堂阅读,然而,这些阅读在选材和方式上都存在明显问题,对课堂阅读目的认识不足,阅读不在于提高学生能力,而是为迎合高考进行。尽管增设课堂阅读课程,学生依然是“深陷”于各类阅读题海之中,不仅不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而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

(二)“填鸭式”教学影响学生阅读兴趣

在课堂阅读引导上,教师依然采用这种方法:单方面对阅读材料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分析阅读能力的培养。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阅读引导过程中刻意迎合高考试题、盲目追求教学进度、过分强调结果准确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这种教学方式下的课堂阅读,即便是天天上、堂堂上,学生阅读水平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相反,还会渐渐抹杀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学生自身缺乏阅读渴望

对比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中国的高中生多半认为语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对语文课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即使平时不阅读,考试也能读懂阅读材料,与其拿出专门时间课堂阅读,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来得实在。这种观念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的,我国几乎七成以上学生都存在这种想法。事实上,能“读”并不代表能“懂”,能“懂”也不代表会“答”,阅读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二、加强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有效性浅析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正确认识阅读教学

过去的教学理念存在明显弊端,受这些观念影响,教师在对课堂阅读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导致教学效果欠佳。未来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应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以某高级中学为例,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学校广播台利用午餐、晚餐休息时间播放优秀作品鉴赏,在校园里营造出浓浓书香之感;校新闻部还充分发挥多媒体(如闭路电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课程等)的作用,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多种平台;定期举办戏剧艺术节、演讲赛、辩论赛等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阅读积极性高涨,进而有力推动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高中生这一特殊年段群体,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允许并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比初中生和小学生,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阅读喜好也已经初步形成,教师应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兴趣喜好,科学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在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弥补学生“短板”;对比大学生,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阅读情趣需要教师科学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方法多予指导,帮助学生自主阅读并独立解决阅读问题。教师在阅读技巧上的引导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朗读、默读、速读、精读、复述、评析、背诵等,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使用不同阅读方法,体验每一种阅读技巧的不同效果,指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三)多样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课堂与其他课堂不同,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阅读特性,创造情景式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情景教学中让学生能力得到全方位训练。如某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实验教学中,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在课堂阅读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该语文教师借用电教设备,通过播放选读篇目同声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感受文章之美,纪录片的放映加深了学生对篇目内容的理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带着问题观摩短片,纪录片放映结束,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阅读兴趣逐渐提高;第二课时教师采用了戏剧里的角色扮演,学生以小组形式自选一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编排一段小故事,语文课堂在该教师的指导下变成了小剧场,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师生感情迅速升温。

新课改推进需要课堂阅读,社会发展也呼吁课堂阅读。课堂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张秋月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 223200)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处理探讨 下一篇:初中作文教学问题反思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