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教学困境浅析

时间:2022-07-05 04:34:26

高中古诗文教学困境浅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教学状况一直令人担忧。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可以说,高中的古诗文教学目前已经陷入困境。

针对这一教学现象,笔者做了认真地研究和反思,总结了如下原因:

一、学生原因

(一)古文基础差,学生对古诗文有畏难情绪

当今社会,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是这样的:在学前阶段,会学习各种特长;上了小学后,会学奥数和英语;到了初高中,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统统不能做。孩子在瞢懂无知时背的几首诗歌,只能作为在客人面前表演的资本,而从小学到初中阶段所接触的诗歌,也由于教师不能很好的保持他们的兴趣,而使他们越来越厌恶诗歌,厌恶语文。所有这些原因,使得高中生的古文底子差得惊人。

(二)现代化工具的介入,使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感悟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电脑、手机等,习惯于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另外,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砺,所以,他们的成熟程度比较低。再有,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高中生又有了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这又使得他们显示出早熟的一面,更多直接,很少委婉。这种生活经历,就使得他们对古诗文缺少应有的感悟与共鸣,他们很难理解古人那种豪迈和深沉,那种相思与离别,那种欲说还休。

一些鉴赏古诗文的方法不难掌握,可学生的那份真性情却很难得。学生没有真性情,又怎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呢?这样的学生,别说是学习古诗文,即使是他的人生,也注定是了然无趣的。

二、教师原因

(一)教学方法程式化

老师是教参的传声筒,学生是背诵的机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怎么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呢?举一个例子,《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篇,在这里,五柳先生真诚地歌颂他心心念念的田园生活,鸡鸣犬吠都是那么悠远深邃,榆柳桃李都是那么忠诚妖娆,草屋远村都是那么温馨安宁,他创造了自己的桃花源,也为后世人树立了一种品格: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是多么优秀感人的作品啊!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课,过程是这样的:多媒体展示作者、背景,录音范读,学生自读,串讲,总结。这些程序,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只是走走过场,对学生解读诗歌毫无帮助。这样的课堂,是教师的拙劣表演,是可以按步骤进行的“程序”,哪里还有什么趣味和深度,也难怪学生犯困了。但它的消极面却很大,经历过几堂这样的课,学生就会在心里认为,原来诗歌欣赏就是这样的,渐渐的便会失去了兴趣,可谓贻害无穷。

(二)教师的古文底子薄

现在高中教育界有个很可怕的现象,笔者觉得这个现象也许不仅仅局限在高中,那就是教师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太少了,甚至有些教师根本不读经典。教师没有丰厚的古典文化积淀,必然不能给学生美的熏陶,讲出来的东西也一定味同嚼蜡。让全世界顶礼膜拜的我们的先进的文明与文化,是多么有分量的一份家底啊,它是几千年来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该弃之如涕唾,有责任接过这个接力棒,别让它荒废了。

三、其他原因

(一)多媒体技术的泛滥

现在,很多学校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有些老师使用多媒体有些失当。譬如讲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有的老师会先用课件展示“昭君出塞”这个故事,再展示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甚至在鉴赏每句诗时都配上一幅图片,有苍凉雄壮的群山图,还有初长成的美女图……学生们都很爱看,觉得很惊艳,却忘记了思考和体味。有的教师甚至会把鉴赏的语言都展示出来,学生说的和自己预备的不一致就不算最好。试问,这样的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在哪里?感悟在哪里?与作者灵魂的碰撞又在哪里?不过是热热闹闹逛大集,收获甚微。

多媒体对教学起的是辅助作用,它不能喧宾夺主,课堂的美在于生成,而生成的东西是不能事先在多媒体中准备的。

(二)家长对古诗文的认识水平低

现在的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学习英语和数学,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关乎他们以后的命运。而对于古诗文,即使花很多时间背,也不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所以家长们普遍不重视。家长们的急功近利,影响到孩子,使他们从内心就不重视古诗文学习,认为把课堂上学的背下来,考试能写上就行了,其他时间还不如学学数理化。这样就把古诗文教学,甚至是整个的语文教学推上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语文是所谓的“大科”,在高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方面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视它为可有可无,甚至有的学生把语文课当成了放松课,这太值得我们反思了。

前面我们探讨现状的时候涉及到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原因,学生是社会的个体,想改变学生的思想首先应该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和学校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建立一个重视汉语,尊重母语的社会环境

古诗文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间接反映了这个社会有着这方面的欠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向海外推广汉语,比如在国外办孔子学院,举办华语国际辩论赛等,世界范围的学汉语热潮一直在升温,但汉语却存在本土危机。我们的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欠缺,目前各省市相应出台一些高考中提高语文学科的分数,降低外语分数的政策。

因此,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应该多举办有利于古诗文发展的活动,比如举办朗诵大赛,这就可以让青年学生去体会那些古诗文的意境,去记忆,让他们去自己主动阅读诗文方面的著作。当然,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尽每个人的一份力,建立一个有利于古诗文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简约语文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东北三省第七届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提出了“简约语文”的概念,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语文课堂要回归文本教学,多媒体课件要少而精,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文本的理解、体会、感悟上,而不是看课件的展示。

同时教师的自身功底直接决定了你能否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准备好这堂课。“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的积累,这样才能在为学生讲课时旁征博引,出口成章,才能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

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没有比足音更遥远的路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用心研究并付诸行动,就一定会有收获。不行春风,难得春雨,只要我们用饱满的激情,炽热的爱心去迎接,教育事业定会有的别样春天。

(张云杰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 122100)

上一篇:浅谈《锦瑟》一诗意象的作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现象举隅及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