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原位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时间:2022-09-08 11:44:59

乳腺原位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摘 要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乳腺原位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学Envision两步法观察30例乳腺原位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86.7%;而在乳腺小叶原位癌中无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乳腺原位癌 E-cadherin 鉴别诊断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82

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是一种钙依赖性介导的同种亲和性上皮细胞相互黏附的跨膜糖蛋白,位于人第16号染色体长臂(16q)上,介导细胞间黏附,在维持细胞的极性和组织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1]。近年来,研究表明E-cadherin与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E-cadherin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乳腺小叶原位癌(LCIS))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探讨将其作为鉴别两种乳腺原位癌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1998年1月至今外科手术切除的30例乳腺原位癌存档腊块,其中导管原位癌15例,小叶原位癌15例,制备切片用于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主要试剂:E-cadherin单克隆抗体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方法:①组织学观察:所有乳腺原位癌组织均做常规HE染色,由高年资病理医生根据WHO诊断标准进行复诊。②免疫组化方法:采用Envision两步法,抗原修复采用高压修复法。用已知E-cadherin阳性的结肠癌组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染色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抗体稀释倍数1:50。③结果判断:肿瘤细胞膜呈现线状棕黄色或棕褐色,>30%为阳性,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行X2检验。

结 果

E-cadherin在导管原位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7%,定位于胞膜,呈线状、棕黄色或棕褐色(图1);而在小叶原位癌中均为阴性,在小叶原位癌周边的导管上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图2)。经统计学分析,E-cadherin在两种原位癌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乳腺原位癌可分为导管原位癌(DCIS)和小叶原位癌(LCIS),二者均起源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但DCIS和LCIS的治疗方案极为不同。大多数学者认为DCIS不可控制,易进展为浸润性导管癌,治疗以外科根治和化疗为主,尽管也有观点认为LCIS具有播散潜能,可进展为浸润性癌,但证据依然不足[2]。正因为其生物学行为仍然模棱两可,细针穿刺诊断为LCIS不能作为根治术的依据,而以保守性手术、化疗和他莫昔芬等药物治疗为主。因此,正确区分二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CIS形态学可分为粉刺型、筛状型、实体型和状型,大部分DCIS和LCIS在光镜下是可以正确区分的。镜下:DCIS通常发生于中、小导管(老年妇女常累及大导管),癌细胞核呈不同程度的多形性,可见核分裂象,常伴有坏死。而LCIS发生于小叶的腺泡内,瘤细胞相对单一、松散,排列成多层或充满腺腔,胞质透亮,核小而一致,染色深。小叶内受累腺泡体积增大,但小叶形态仍完整,癌细胞坏死罕见。然而,某些导管原位癌,尤其是呈实体型、低级核的DCIS在形态上和LCIS难以区分,因此有必要寻找有效的分子标记物来鉴别二者。

黏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黏附的糖蛋白分子,参与细胞的迁移、运动及组织结构的维持,并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黏附分子表达及其功能活性的异常与肿瘤、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3~5]。E-cadherin是一种钙依赖性的介导同种亲和性上皮细胞相互黏附的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在胚胎和成熟组织的上皮细胞中,除具有调节胚胎组织的发育、组织形成,参与细胞与细胞间信息传递交流等作用外,对促进细胞黏附聚集、维持上皮形态结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并具有介导正常细胞接触抑制。在病理情况下,E-cadherin丢失或功能缺失与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6]。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在15例DCIS和15例LCIS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两种乳腺原位癌中的表达差异。发现E-cadherin在DCIS中的表达率为86.7%,表达于肿瘤细胞膜,呈线状、棕黄或棕褐色,而在LCIS中不表达,在LCIS中癌巢旁的导管上皮中E-cadherin阳性,可作为阳性内对照,说明本实验结果正确可信,这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Tien Yeh,MD[7]等人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和34βE12在DCIS和LCIS中的表达;结果发现E-cadherin在DCIS呈阳性表达,而在LCIS中均不表达;34βE12则恰恰相反,在LCIS中呈阳性表达,而在DCIS中均不表达,认为联合检测E-cadherin和34βE12将为鉴别诊断DCIS和LCIS提供可靠依据。大多研究表明E-cadherin通过同质性细胞黏附,使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瘤细胞之间保持密切的接触,难以脱离原发瘤,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因此E-cadherin表达的缺失或减少是标志肿瘤预后不良的一项重要独立指标。E-cadherin在LCIS中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由于其染色体突变而引起的。

因此,作者认为,E-cadherin适合用于鉴别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绝大多数模棱两可的原位癌依靠E-cadherin染色能够分类。

参考文献

1 Ray M E,Mehra R,Sandler H M,et al.Ecadherin protein expressi on predicts prostate cancer salvage radio therapy outcomes.JU rol,2006,176(4Pt1):1409-1414.

2 Elsheikh TM,Silverman JF.Follow-up surgical excision is indicated when breast core needle biopsies show atypical lobular hyperplasia or 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a correlative study of 33 patients with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m J Surg Pathol.2005,29:534-543.

3 黄焕斌,杨晓宁,陈谦学.CD44s和 Ki26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4):437-440.

4 Hope SA,Meredith IT.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tern Med J,2003,33(8):380-386.

5 Eschel T,Niebauer J.Role of pro2atherogenic adhesion molecule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 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ytometry B Clin Cytom,2003,53(1):78-85.

6 董慧明,沈镇宙,邵志敏.上皮钙粘着蛋白与肿瘤.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2):83-85.

7 I-Tien Yeh,MD,Carolyn Mies,MD Application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Breast LesionsArch Pathol Lab Med,2008,132(3):349-358.

上一篇:婴幼儿肠套叠误诊菌痢1例分析 下一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淀粉酶、白细胞、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