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防痰痂形成的护理

时间:2022-06-04 12:28:44

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防痰痂形成的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97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极其危重,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是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气管套或硅胶气管套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但气管切开病人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调温的过程,以致气道分泌物黏稠,痰不易吸出,易形成痰痂造成堵塞。现将防痰痂形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重症脑挫裂伤,股骨干骨折。长期住院并卧床,现双肺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痰多不易吸出,血氧饱和度低。为利于排痰改善缺氧行气管切开术。

护 理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呼吸道湿化必须以患者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也会因进入到失水的组织而仍处于失水状态。因此,液体入量保持2500~3500ml为宜。

病室的环境护理气管切开后,外界气体不再经鼻吸入,失去了鼻腔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润、过滤等生理性保护作用,过冷、过热或不洁、干燥的气体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加或形成干痂,加重呼吸道的阻塞。因此,术后最好做到专人、专室护理,病室应空气清新,经常通风换气,可用紫外线灯消毒,但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眼睛和皮肤,以免造成灼伤。室温维持在21℃左右,相对湿度70%~80%为宜,也可用蒸气吸入。

气道滴入湿化液:每1~2小时1次,每次滴入量1~2ml,应在呼气末转吸气时沿气管内壁缓慢匀速滴入,避免在病人咳嗽时滴药,以免浪费药液。

气管套管的表面用两层消毒的湿纱布覆盖,起到湿化干燥的气体、防止灰尘和异物坠入气道的作用,注意要时刻保持纱布的湿度,定时(每 4小时1次)清洗消毒内套管。

注意气道的湿化,应向气道内持续滴入湿化液。采用输液泵持续湿化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将速度控制在1~5ml/小时,将湿化液匀速、缓慢而持续地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湿化的功能。

注意观察气道湿化的效果,及时调整湿化液滴入气道的量及次数。因为湿化不足会使分泌物黏稠(有结痂或黏液块咳出),造成吸引困难,若湿化过度会使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故对于湿化不足时应加强湿化,增加湿化液滴入的量或缩短间隙时间;对于湿化过度者,每次滴入液体量应酌情减少,以免呼吸道水分过多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上一篇:胸腔镜行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下一篇:婴幼儿肠套叠误诊菌痢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