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9-08 03:57:26

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 要: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是指“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本文结合我校开展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充分认识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工学交替合作教育要成为高校一把手工程、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等教育观念范畴以及教学管理、岗位征集、学生管理、经验总结、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教育等具体操作范畴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对于实施工学交替合作教育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教育方式,实践

合作教育这一概念在产生之初就是指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教育模式的内涵,200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合作教育更明确地定义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以此区别一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

我国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尝试这种教育形式,但由于经济发展、社会条件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局限,对于合作教育的理解更多停留于以实习为基础的产学研结合,在办学实践中真正推行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的合作教育少之又少。因此我国对于合作教育的研究,多数停留在介绍国外的经验做法和理论层面的探讨上,很少涉及具体操作层面。确实,如果按照合作教育“工学交替”这一本质内涵来实践,在我国还有很多困难,高校如果采取这样的教育模式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将结合我校开展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情况,对其实践进行探讨。

一、优化过程管理是开展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保障

实施合作教育是以一定的实践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结合岗位工作,完成科技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任务而进行的工作性学习,达到加深理解专业理论与知识运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要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程序,才能确保合作教育顺利实施。

1. 教学管理

(1)调整教学计划,实现工作学期与学习学期的合理对接。要适应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必须调整原有的教学计划。我校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即两个学习学期和一个工作学期,同时调整寒暑假分配,将暑假时间由原来的5周调整为8周,整合各类实习、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与暑期一并构成工作学期,总共有12周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保证工作学期的效果。通过合作教育,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企业、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掌握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符合度。在调整教学计划时,我校有些专业与企事业单位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确定教学内容,优化了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利用合作教育与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可以把在工作实践中了解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通过毕业设计,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生产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机地与毕业后的就业相结合,通过在工作中的相互了解,很多毕业生被工作学期所在企业聘用。

(2)制定考核标准,保证合作教育质量。我校为大二、大三学生提供一次或多次参加合作教育机会,学生自愿参加。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完成合作教育要求的实践工作,不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执行正常教学计划。学生在工作学期的工作实践纳入正常的教学环节,计入合作教育学分,每两周计1学分。工作学期成绩实行五级分制,由工作单位给出的成绩和学生总结报告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院系制定合作教育的教学要求及考核标准,并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使学生明确工作学期内的学习目的、任务、方法和考核办法。学习结束后,合作单位依据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做出书面评价,并给出相应成绩。学生返校后提交合作教育总结报告,学生所在教学单位给出总结报告成绩。

2.岗位征集

合作教育工作学期学生不付实习费并获取一定报酬,这是合作教育市场属性的体现,而征集工作岗位则成为实施合作教育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不是学校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赢得企业的支持。

(1)调动校友积极性,有的放矢征集岗位。在实施合作教育中,岗位征集已成为瓶颈,要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征集在科技、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一定实力,勇于承担人才培养社会责任,同意与我校协同开展合作教育,能够提供工作岗位及适当生活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我校主要通过四种渠道征集岗位:利用学校、学院(系)与企事业单位已有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的关系,由传统的生产实习合作模式转变为合作教育合作模式,征集合作教育工作学期岗位;发挥校董事会平台作用,召开董事会会议,动员董事单位与学校开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合作,征集合作教育工作学期岗位;调动广大校友的积极性和爱校热情,征集合作教育工作岗位;利用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机会,征集合作教育工作岗位。我们还通过协议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这些单位以奖学金、生活补贴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薪酬。

(2)公布岗位需求信息,实施双向选择。对于征集到的工作岗位信息要及时向学生,包括:岗位所需专业、年级、性别、数量、住宿、月生活补贴、市内交通补助、学校单位间往返交通费等方面。合作教育工作学期由“统配”的集中安排方式,改为由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分散方式,工作岗位的详细信息公布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选择,学校将选好岗位的学生择优推荐给企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标准选择学生,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签订协议。

3. 学生管理

(1)参与合作教育学生的遴选。根据岗位信息,学生自主申报后,教学单位负责对岗位申请学生的道德修养、知识积累、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核,按照合作教育岗位1:3以内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并向合作教育单位推荐,同时负责联系合作教育单位到校或组织学生到合作单位参加面试。合作教育单位也可通过电话、网络或信函等方式对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进行考核,确定名单。

(2)学生安全教育。我校是以地矿学科为优势特色的行业高校,合作教育岗位多是面向地矿行业,而地矿行业是高危行业,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可忽视。要认真做好合作教育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动员,精心指导,确保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关于合作教育的各项规定,签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3)学生思想教育。合作教育打破了学校的空间限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广阔的空间接受更全方位的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组织在同一合作单位的学生成立临时团队;建立学院(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制度,及时处理工作学期学生教育管理有关问题;认真总结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教育学生珍惜合作教育机会,充分利用合作教育资源,遵守合作教育相关管理规定,刻苦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4. 及时做好经验总结,以利于进一步推进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每年都有一个工作学期,为了使合作教育能持续发展,必须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学校的特点改进管理方式。

工作学期结束后,要组织由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和不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的座谈会,畅谈心得、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问题。如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合作教育,熟悉煤矿企业现场情况,了解相关煤矿生产知识,了解监测监控系统运行,进行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这些学生返校后,纷纷表示,合作教育使他们真正了解了现场工作的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效果非常好。座谈会上,学生还会提出如何与企业指导人员相处、如何适应企业文化等问题,这也是下一步开展合作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尤其是在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亲身体验到社会对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共事能力、身心素质、文化素养功底及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并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对此感触更深,通过座谈,他们把亲身感受传达给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更有说服力,使更多的学生受教育。

5.建立多元化合作教育模式,扩大合作教育覆盖面

除了三学期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外,我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合作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了多种合作教育模式。一是订单培养模式。包括“3+1”,即3年在学校学习,累计1年在用人单位学习,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工作,企业取消或缩短工作见习期。“2+2”,即2年在学校学习,累计2年在用人单位学习,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工作,企业取消工作见习期;二是“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培养模式。我校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应用型或研究型后备优秀工程师培养,累计在企业学习不低于1年;三是“产学研”培养模式。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学习学期在校研究,工作学期到研发单位开展调研、数据采集、调试等工作;四是“职业”学习模式。用人单位提供松散工作岗位,学生参加单位专项活动,得到职业锻炼。

二、问题与思考

1. 调动多方主体积极性

合作教育是一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是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合作中大多是学校热情较高,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有限。校企合作教育缺乏长效的利益机制,往往是靠行政命令或个人交往来维系,合作关系脆弱。对于提供与专业适合度高、带薪、负责吃住的岗位,目前企业一般没有太大积极性。开展合作教育绕不开岗位征集这个问题,没有岗位就不成其为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因此要从制度入手,国家制定一些类似于免税制度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政府机关由于受人事名额限制,也会有人手不够的问题,可以接收一部分学生开展合作教育,即解决了岗位征集问题,也使部门获得了性价比较高的劳动力资源;企业在提供工作岗位的时候,不仅获得好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是获得潜在人力资源的一个好机会,通过合作教育聘用满意的毕业生,省却了招聘的风险和培训的压力;学校也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获得工作岗位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如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科研合作带动教育合作、学生在工作期间的发明专利归属所在工作岗位企业等等。

2. 提高工作岗位与专业结合度

要保证合作教育质量,必须使学生工作学期的岗位与专业相结合,要有利于学生立足于本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目前开展合作教育,高校通过努力可以征集到足够的岗位,但适合专业发展的岗位有限。面对这种现状,学校除了在公布岗位信息时给学生的岗位认知一些必要的引导外,更要在岗位征集时考虑学校学科专业特点,专门组织队伍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企业科技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调研,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促进岗位征集工作,促进岗位与专业的结合。

3. 工作期间的学生管理

工作期间,学生基本处于离校状态,虽然学校有专门联络人员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企业也有专门的指导人员负责学生的管理,但和在校相比,学生的自由度加大,学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安全意识淡薄,更应该加强管理。

对于工作学期成绩的考核,岗位工作成绩占50%,尽管院系制定合作教育的教学要求及考核标准,但学生工作岗位千差万别,岗位要求千变万化,难以一一规范,在考核中不好衡量。因此,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调动企业指导人员的积极性,明晰工作岗位基本要求,给出恰当的岗位工作成绩。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重点课题(JG11DA017)研究成果]

上一篇:“蘑菇现象”:优秀教师团队的生态研究 下一篇:区域化剪纸活动,让孩子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