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08 03:46:46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我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思考。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1.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所研究问题起关键作用的特征上,并能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与符号表示出来,方便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这个过程正是数学抽象的过程。在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定理“从天而降”,教师不讲授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要求学生直接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不能经历抽象的过程,对提高数学素养造成阻碍。在探究式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以多角度、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2.数学探究式教学具有开放性

数学思维的自由创造性,决定了数学科学体系的开放性,但经过整理成为知识体系时往往以封闭式的演绎方式处理,过滤掉了当时的开放式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开放性的,数学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开放式的思维和封闭式的表达相结合的特点。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数学思维及开放性的数学观念。

3.数学探究式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数学探究教学对评价的要求较高,如它要求评价每个学生理解了哪些概念,哪些还模糊不清或不知道,能否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否提出问题,能否设计并实施探究计划,能否分析处理所收集的数据,能否判断证据是支持还是反对自己提出的假设,等等。数学探究教学在重视并改进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很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数学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1.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讲授新课时,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数学研究式学习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的,经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并最终以解决问题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某一定理时,可以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2.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转换角色

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具体操作者是教师,但数学探究式学习应视学生为起点,以“终身学习”为目标,有目的地开展研究式学习。数学教师要重视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在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让全体同学参与其中,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帮助学生在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首先,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数学探究式学习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因此数学教师要摸清学生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心理机制和认知特点,以学习者的身份体验数学研究,以学习者的立场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解决问题。

其次,数学教师应充当指导者。数学探究式学习是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密不可分的。数学教师应充当评价者,做好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注意多元化的评价,关注学生行为、情感与态度的变化。二是数学教师对自身的评价。数学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对任何学习活动都要有反思与体验,对探究式学习也是如此。从这一点来讲,数学教师应当反思自己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表现,强化评价意识。

3.激发与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好奇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首要条件,没有它就不会有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无穷探索。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变化万千的现象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探索、试图理解自然时,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历程。因此,“可以说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人们进入科学的大门”,它是科学探究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好奇心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在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中,学生没有拘谨感,能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敢于争辩,容易发现问题,获得灵感,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其次,要提供新异情境。爱迪生说:“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使心灵感到愉快的惊奇。”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注意设置能引起学生观察思考的新异情境。

4.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综合的判断,是数学的洞察力。美国数学家库朗说:“直觉,这种难以捉摸和充满活力的力量,始终在创造性的数学中起作用,甚至推动和引导最抽象的思维过程。”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过程。故数学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数学家的思维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之间架设桥梁。而架设这种桥梁的手段和方法就是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由此我们应当也必须重视思维过程的分析教学,既要对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进行逻辑分析,又要对逻辑思维过程进行思维浓缩。从而充分暴露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知识的发展过程,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它既是数学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又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培养教育目标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也是一项极其艰难复杂的工作。

上一篇:技术推进学习框架下语言技能与信息素养技能的... 下一篇: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