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技术思想简述

时间:2022-09-08 02:22:46

马克思的技术思想简述

[摘 要] 马克思是近代将科学技术纳入社会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先驱,其技术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从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一种行为过程、革命性力量、社会权力的竞技场等几个方面分析简述了马克思的技术思想。最后指出马克思是从生存论的境界和视角展开对技术的研究的。

[关键词] 存在方式;行为过程;社会权力;生存论

[作者简介] 王迎春,复旦大学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5-0001-0003

技术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马克思的技术思想也非常丰富。马克思的技术思想从来不是抽象的,总是在对于人的意义和社会关系中来讨论。

一、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使人成之为人的基本因素

马克思对于技术的理解是与人的生产和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马克思认为生产性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也是使人成之为人的过程。“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能力必然要转化为现实的具体劳动才是现实的,才有价值。体力和智力具有无限可能性,但只要一用于生产就表现为技术性的活动。

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虽然,马克思不一定同意这种讨论从动物到人的转变方式,但是,他认为技术是人独有的能力,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他指出技术是与人相伴而生的,在最初的时候,人使用自己的器官作为工具,也就是天然的劳动资料。当在原始时代,“劳动者身体的器官是惟一的劳动资料。”“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但是“劳动过程只要稍有一点发展,就已经需要经过加工的劳动资料。”因而,劳动资料往往成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中介,同时,劳动资料的使用也在重塑人的身体自然和心智层面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外在工具或劳动资料在社会劳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人的劳动越复杂就越需要劳动资料的进步,劳动资料和劳动资料的组织方式决定了人类的生产水平。

二、技术是目的和实践的结合,是一种行为过程

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是很多受马克思影响的学者定义技术的原始理论模型,即技术包括主观目的,是个活动过程,通过劳动资料(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技术活动是以人的目的性为起点的。“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马克思认为以技术活动为核心的劳动过程是一个目的理性的行为过程。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指向特定的目的,依此引申,甚至于技术的设计本身就蕴含着明确的目的取向。技术的设计是技术应用的基本前提,这种前提中蕴含着技术应用的目的导向。

合目的性的活动必须还要合乎“理性”,即合乎自然规律。“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劳动资料大体相当于技术论者指称的工具。马克思还指出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要建立在对物的自然属性的顺应基础上,自然属性和自然规律是技术活动的内在要素。这说明了应用于感性世界的技术与理性之间的紧密关系。技术对于世界的感性改造必须建立在人对自然的理性理解基础上,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马克思认为人的超越性并不单在于人的理性的力量,人对自身和社会的创造是建立在人的以技术为核心的超越性的生产活动基础上的。“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的内在需要是指人的理性需要和由社会关系塑造的社会需要,人可以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是因为技术的无限可能性。

三、技术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

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的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三者其实统一于机器,分工是机器应用的必然结果,蒸汽机是机器运转的重要动力,本身也是机器的一种类型。自从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机器大工业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生产力,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

马克思认为技术不但会提高生产力,而且会带来社会的革命。他认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他在《共产党宣言》用近代史上最振聋发聩的语言表达了对科技改变世界的惊叹和分析。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科技以更加深刻的变革力量出现,不但改变生产关系,而且直接改造人和人的社会关系,这更加证明了马克思的伟大洞见:技术是社会性的变革力量,是人类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

四、技术进步是一个社会过程,工具机是工业革命的起点

上一篇:浅谈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下一篇: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