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的反思性教学

时间:2022-09-07 03:10:29

探究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的反思性教学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探究,从教学本身入手,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历史教育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根本宗旨。符合新课程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要求,从方式方法到教学内容,再到评价机制都有根本的转变和长足的进步。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反思性教学

所谓新课程要求下的反思性教学研究,即将新课程教学思维和中心思想融入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对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既完成新课程的教学任务,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高中教育中,由于历史形成的尴尬地位,使得历史教育长期以来不温不火。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固定,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呆板,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就让高中历史越来越受到冷落,老师只求完成课堂任务,学生只求一个过得去的分数,这些显然无法满足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就需要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探究,从教学本身入手,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历史教育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根本宗旨。

一、反思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记忆和背诵无疑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方式,但因为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寻求方便,将死记硬背作为历史教学的唯一手段,这就导致了历史教学方式的停滞不前,面对高中生叛逆的性格上不仅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因此,反思教学方式成了老师必须要进行探究的课题之一。

比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采用借助历史史实的方式让教学更加具有画面感。如在讲开辟新航路时,可以穿插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讲一讲哥伦布的航海经历;在讲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可以讲一讲瓦特三次改良蒸汽机的历史性过程;在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可以讲一讲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更容易将历史事件融入历史进程中,简化记忆过程。

又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学习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印象的,或是正在接触的反应社会生活变迁的事物和例子。那么学生就会举例说通讯设备在进步,从传呼机演变成智能手机;交通工具在变迁,从自行车到音速飞机,到磁悬浮列车等等。在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在一种和谐放松的学习氛围中,并且一直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就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的沉闷模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反思教学方式,就要打破传统教学单一的模式,做到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反思教学内容

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大致上包括时间、事件、结果及影响等等,这就让学生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认为历史学习就像流记水账的作文一样,只要记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就可以了。这是历史学习的一大误区,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历史教学内容固定而枯燥,因此,让历史学习的内容丰富起来,是完善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经之路。

比如,在学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细化,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为学生展现当今世界的整体局势,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分析主要国家的政治思想,不同政治思想指导下国家的发展进程有何不同。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对全球局势的认识更加具体。

历史事件是历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只是历史教育的引子,通过事件反应的事实和引起的反思才是历史学习的关键,因此,老师在教学时除了扩展教学内容,还要借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比如,在学习《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析专制理论的优缺点,如专制理论可以加强中央集权,方便改革,但它也加速了国家权力的腐朽,给人民造成苦难,再对西方专制主义的兴盛到民主思想萌芽的这个进程展开分析,让学生领会到冲突中的主次地位,以及冲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学习过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说一说现今社会存在的专制主义和体现民主思想的地方,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史为鉴,培养他们的历史思考能力。

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主旨是培养学生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拥有正确而独立的历史观,为自己的人格品行找到指导与参照。

三、反思教学评价机制

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反思,决定了历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表述,还要注重历史思想的教育,在这个前提下,对历史学习的评价就不能只局限于分数之上,要求老师、学校,乃至整个教学体系,反思历史教学的评价机制,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历史观上来。

比如,老师可以采用日常学分的形式来代替一部分最终成绩的判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历史独特的解读,都可以当作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采用高校的论文评价机制,让学生通过写历史论文的形式获得历史学习的成绩。这些措施都能体现出对历史学习评价的反思,在评判上更具空间性,为学生历史成绩和思想的提高提供了更多可能。

结语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的反思性教学,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束缚,符合新课程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要求,从方式方法到教学内容,再到评价机制都有根本的转变和长足的进步。反思性教学对老师的要求颇高,老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要注意突破自身对历史教学的己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和资源,求实创新,让高中历史教学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王丽丹. 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索[D]. 福建师范大学,2008.

[2] 许莉莉. 试论高中历史的反思性教学[D]. 东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上一篇:小学作文教学从生活中启航 下一篇:采用“学讲”模式克服英语中考复习中的“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