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时间:2022-09-07 05:35:16

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工作也应该做相应的改革,要使其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本文主要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两方面来进行探讨一下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学习主体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这个变化几乎预示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来临。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获得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良好的语言感觉以及思维探究能力等,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迫切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普遍沿用的还是过去那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依旧沿用过去那种以教师单向性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听课,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但却忽略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完全主导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式地听课,学习效率较低,此外,教师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解就是使用新的教材"但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方法"这种只改变模式,没有改变实质的的教学模式很难切实推动新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

(二)太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忽视课本知识的讲解

为了有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刻意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教师非常积极地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其他课外教学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从表面来看"这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确也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常常引用一些与课文知识没有多大联系的内容,导致学生难以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如果持续下去,虽然课堂氛围可能会比较好,但是学生实际能够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不牢靠,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不应该犯的低级语法错误,教师片面地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就是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过于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其文学素养。

(三)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运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这种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十分新颖的教学方法对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而有的学校则认为多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在课堂上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语文的某些课文是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拓展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的,另一方面多媒体集视听语言于一体的知识传播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某些课文内容,却不是能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如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古代诗词等。这些课文非常注重通过朗诵来提升学生的语感和理解,因此在讲解这类课文时多媒体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发挥其优势特点。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一)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语文教师要切实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发挥其引导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多进行自主学习"要完成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就需要加强对语文教师的职业培训,通过特定的教育培训课程来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能力,转变其教学思维和观念。使之能够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将新课程标准贯彻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之中。

(二)更新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探究和思维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在这个原则基础上进行改革,以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良好对话关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新课程标准并不是一味地活跃课堂气氛就能做到的,课堂过度的活跃,其实是不利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要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获得丰厚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三)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了解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种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启发学生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新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分配,除了要完成特定的课本知识内容的讲解外,还要积极拓展课外知识的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帮助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写作的思想性。

参考文献

[1]赵畅.试论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7(3)

[2]彭春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云梦学刊2008(4)

[3]周志锋.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J].现代语文2007(7)

上一篇:谈新课程下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