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转让定价监控的国际借鉴

时间:2022-09-05 11:05:09

加强转让定价监控的国际借鉴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据统计,跨国公司及联属企业间的贸易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随着跨国公司成员间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往来的不断增加,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逃税避税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转让定价监控引起各国重视,成为近年来涉外反避税的重点。

转让定价日益受到重视

所谓转让定价,是指关联企业之间以转移利润为目的,以不合理作价手段进行的买卖。通常发生在跨国公司等涉外企业之间,货物由高税率地区流向低税率地区,在低税率地区或国家出售,按低税率纳税,以逃避高税率地区或国家的税收。安永国际会计公司2001年对涉及22个国家的20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转让定价实务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转让定价一直是跨国公司面临的国际税收的首要问题。其中母公司视为最重要者占92%,比1990年的85%增长了7个百分点;子公司视为最重要者占94%,比1990年的80%增长了14个百分点。据《国际税收评论》报道,近20年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倍加重视转让定价监控,并通过税务审计对违背公平市价原则的公司调整其应税利润,大大增加了税收收入。美国1989年选择1600个大公司进行审计,涉及转让定价的调补税额达70亿美元。另据报道,美国每年税务审计可增加120-150亿美元收入。法国1995年以来对转让定价审计的数量和范围增加了7倍,由大公司扩大到中小公司,使国家税收大量增加,1999年为9.15亿法朗,2000年达12亿法朗。亚洲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韩国、泰国、新加坡、越南等也都在参照OECD转让定价准则,加速建立健全各自的转让定价法规,并实践中加强对转让定价的监控、稽查和征管。我国也不例外,1988-1998年间有关部门稽查审计了5000户外资企业的关联交易,大多涉及转让定价问题,调整增加应纳税额60多亿元,补征入库税款4亿多元。

国际上转让定价监控的若干做法

1、关联企业的认定。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实行了转让定价税制。日本转让定价法规认定关联企业有两个依据:其一以股权占有关系为依据,握有企业股本50%及以上者即为联属企业;其二以实际业务联系情况为依据。比如A、B两公司,虽然股权控制不足50%,但若A公司的业务活动可以决定B公司的产品购销权,也被认定为有联属关系。美国税法规定,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实体,只要“受控制于”同一利益主体,即被认为有联属关系。比利时规定,凡企业把“非正常赠与利益”给予另一企业,或给予设在视同避税港地区的外国企业,即可认定为联属企业。加拿大税法规定,所有被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养育关系联结起来的个人均被认定为有联属关系。因此,同一个人或同一家族成员担任不同公司董事者,即被认为有联属关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转让定价法规则进一步拓展,不再以联属企业为限,而是规定凡不符合公平独立原则的跨国交易,一般均应受转让定价法规的制约,体现了转让定价覆盖面在扩大。

2.转让定价的调整原则。关联企业间是否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是实施转让定价调整的关键,因为只有不按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交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税所得额的,税务部门才有权进行合理调整。OECD成员国多是采用公平独立原则处理转让定价问题,即是通过将关联企业间的受控交易与独立企业间的非受控交易进行对比,来确定是否具有转让定价行为。但由于多种受因素的影响,并非总能找到与关联企业相类似的非受控交易。因此,在决定交易是否具有足够的可比性,是否可以用来确定公平交易价格和利润时,应充分考虑所有影响可比性的因素。法国对是否符合公平独立原则的审计中,尤为重视无形财产的报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融资成本的分摊等。由于各国都要各自保护税收管辖权,转让定价成为国际税收的敏感点。OECD1995年公布的转让定价新准则重申坚持公平独立原则,加强全球合作与理解,防止在转让定价问题上产生经济冲突与重复征税。

3.强化自我申报。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规定,跨国纳税人有申报国际经济活动情况和在国外的财产状况的义务,在税收案件中应就有关国外事项负举证责任。有的国家还要求对转让定价情况填写特定表格或专项报表,向稽查审计部门申报转让定价的有关业务情况。在强化自我申报的同时,各国还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美国规定,因转让定价调整而增加应税所得净额500万美元以上者,按调增额罚款20%;增加应税所得净额2000万美元以上者,按调增额罚款40%。新西兰对因转让定价问题核增的所得税,最高可处以2倍罚款,另加罚滞纳利息。

4.对账证资料的要求。德勒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曾对21个OECD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调查,除了普遍要求跨国纳税人提供调查定价所需的一般账证资料外,有些国家还要求对有关转让定价业务另行提供特定账证资料。其中以美国的要求最为严格,规定起码要提供6种记录资料才符合最低限度要求。这6种记录为:原始账册和业务凭证、编制损益表的原稿及有关记录、有关定价的所有文件、有关外国政府和涉及第三方的资料、所有权与资本结构记录,以及非销货业务(如贷款、提供劳务等)资料。同时要求这些资料都要有英文译本长期保存美国境内备查。

5.事后调查向事先确认转换。近年来,国际上推行“预约定价协定制”(APA),即纳税人事先将其和境外关联企业之间内部交易与财务收支往来所涉及的转让定价事项向税务机关申报,作为计征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依据,征纳双方协商认可后签定协议予以执行,并免除事后定价调整。这种把事后审计调整改为事先协商,有利于消除征纳双方的争议和大量繁琐事务,减少人力、财力和时间消耗,颇受征纳双方欢迎。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APA制有可能被纳入公司所得税法和国际税收。

加强我国转让定价监控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税收法规。1998年我国借鉴了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制定和颁发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定(试用)》,其中对转让定价进行了规定,但有些问题仍不够具体明确。例如,《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指出:“企业有义务就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方面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但并没有做出更具体的规定和限制。因此,如果纳税人不提供资料,稽查机关也无能为力。再如,我国外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样许多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等手段推迟获利年度,一直享受减免税的优惠。规定不明确带来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稽查中执法人员往往根据关联企业的毛利率低,亏损或微利就断定存在转让定价行为,然后再寻找事实根据进行论证,或者通过其它渠道了解该企业同行大概的毛利水平,便用来作为调整的根据,缺乏说服力。为此,要抓住加入WTO后我国即将统一内外资所得税的有利时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较完备的转让定价规则。

2.遵循正当交易定价原则。可参考国外做法采取以下几个标准:(1)市场标准,即以无关联企业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作为关联企业间交易价格制定的标准。(2)比照市场标准,即以转出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除去合理的销售毛利后,作为关联企业间产品销售收入的标准。(3)组织市场标准,即对无关联企业用成本加利润组成的一种相当于市场价格的标准。实践中,我们为了完成一些表面数字化的任务,往往不管关联企业间作价是否合理,仅以企业利润偏低等借口,要求企业提供关联企业作价资料,尔后强行调整,强权政治相当明显。在遵循正当交易定价原则的同时,还应要求纳税人负有报告和举证责任,尽量多获取有关资料信息,以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

3.加强国际合作。转让定价问题多是涉及跨国公司跨国交易,往往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合作与配合,否则可能会引起国际税收纠纷。因而,要注意与贸易往来较频繁的国家签定有关国际税收协议,建立情报交流制度,收集关联企业境外业务的价格资料,尽可能在转让定价认定上与他国协调一致。目前世界上180个国家间已经签署了3500多个税收协定,OECD、欧盟、联合国等国际性组织还提出了一系列对恶性税收竞争的方案,以制止一些国家所管辖的区域成为别国避税的场所。我们要继续与有关各国签定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交换情报,掌握信息,以保税基不受侵蚀。

参考文献:

[2] 箫承龄《各国转让定价法规与国际利润归属问题》(《税务研究》1998.4)

[3] 李韶青《转让定价公平交易值域的应用与借鉴》(《涉外税收》2000.3)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经营的策略创新 下一篇:零售企业营销的世界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