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流中“语感”的培养与运用

时间:2022-09-05 10:55:56

语言交流中“语感”的培养与运用

摘 要: 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往往忽视“语感”,影响语文学习和考试。作者就“语感”的特征及“语感”的培养与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语言交流 语感 培养与运用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3题,考生正是运用语感能力甄别出①②⑤句中把“目不暇给”、“曲突徙薪”、“火烧火燎”误用为“目不见睫”、“厝火积薪”、“安步当车”的,从而迅速解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语感不仅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提高高考应试能力的手段之一。

1.什么是“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对语句、词语表达的理解和使用习惯等的反映,是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古人强调“学贵有悟”,这种“悟”就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不经过逻辑上精细的推理分析,凭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感知从而获得整体上的认识理解,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正是“语感”。我们常有这种体会:阅读一篇文章并不用语法规则和其他语文知识进行专门的分析,敏锐地判断其正误优劣,知道哪些段落写得妙,哪句话中的词语用得好,这种对语言材料整体性、综合性豁然贯通、心领神会的把握,靠的就是“语感”。

2.“语感”的特征

2.1是感悟性。“语感”着重在“悟”,“悟”就是对语言意义的深刻直觉。它往往表现为一种“意会”,一种“心知其意,口不能言”的感悟,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经验性领会。如1990年的一道高考题,让考生调整排列出“她是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的优秀的女教练”句子的正确语序,即使不懂语法理论,不知道多项定语语序的排列规则,只凭借平时的语言经验,也可迅速确定答案,这就是“感悟”的魅力所在。

2.2是敏锐性。“语感”的“感”往往表现为在一瞬间就把握住某种语文现象本质特征的那种“顿悟”。它一般是在语境具有不明确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突破常规的定势,“跳跃”过某些思维阶段,因而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的“世间学问之悟亦似云开电射”。用语感解决语言运用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往往比运用理性分析迅速、轻松。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第14题A项,考生仅凭语感,马上意识到它把“自……以来”和“从……以后”杂糅为“自从……以来”,精准纠错,事半功倍。

2.3是模糊性。“语感”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表现为多种语言感知能力的综合,因而它对语言现象的把握往往呈现一种“模糊”状态。语言现象千姿百态又千变万化,具有不确定性、变化性和随意性。用“语感”解决语言运用中的某些问题,体现了人们对于语言的不确定性、变化性和随意性等模糊因素的一种感性把握。同上第14题的B、D两项,语感好的考生,能轻松判断出B项有宾语残缺的语病,D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开始的一瞬间,语感的直觉提示让考生觉得此两项“很不对劲”,问题处于“模糊”状态,然后用已有知识经验验证,问题就变得清晰。

3.培养“语感”的途径

3.1在朗读中“品味”。对高中生语感的培养,朗读是最好的方式。好文章不品不知其味,也就不知其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能真正读出其中的“味道”。朗读可学习文句组合的方式方法,可培养体味文学作品感情、韵味的欣赏能力。朗读时要目观、口诵、心维同时进行,这样对语句内涵的体会才渐见深刻。朗读可让学生投入角色,深入情境,得到感情上的共鸣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养成经常朗读的好习惯,在朗读中不断提高语感能力。

3.2在训练中“领悟”。叶圣陶先生常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训与练的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训的目的是直言不讳地指导学生认识知识规律,练的目的是让学生熟能生巧地掌握知识规律。训练时要挖掘出教材和教辅中的语文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感受――领悟”环节上设计高效的训练方式。

3.3在思考中“顿悟”。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勤奋思考,学生正是通过勤奋思考才体味出语文的“味道”。语文的味道,常常是领悟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顿悟”阶段。训练是能力的积累,思考后的顿悟常常表现为思维水平质的飞跃。思考启迪了他们的思维,使学习者觉得认识加深了,目光敏锐了,眼界开阔了。从语文学习角度看,只有训练而没有思考的语文学习,最终归宿是“死读书”“读死书”。只有思考顿悟,才是语文学习的上乘境界。

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从初悟到深悟的系统化学习。“语感”的培养应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应与理性分析相辅相成。“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刘连庚.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1).

上一篇: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思辨能力培养 下一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