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优质护理及效果评定

时间:2022-09-05 07:26:36

血液透析室优质护理及效果评定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减轻尿毒症患者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接收的128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所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64例患者比较满意以上63例(98.44%),对照组64例患者比较满意以上31例(48.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优质护理;血液透析;满意度;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205-01

所谓血液透析治疗是挽救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基本手段之一,进行血液透析可以清除患者体内多余水分以及毒素,从而维持并延长患者生命。有文献报道[1],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得到良好的护理,不仅会使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加重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引起病人和家属不满等不良情绪,可能还会造成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加重患者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负担[2]。血液透析对维持患者正常起居生活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有文献报道,应该加强对血液透析病房患者的护理。本文以我院血液透析病房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接收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减轻患者痛苦,保障其拥有正常生活以及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接收的128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64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年龄在41岁-49岁,平均年龄44.6岁;对照组64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在40岁-47岁,平均年龄42.3岁;两组患者接受透析的平均时间为(3.27±2.15)年。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肝肾功能等,以及患者的精神、饮食、大便等生活状态,及时做好记录。

优质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服务。不仅关心患者身体健康,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普及健康知识,改进工作方式。

改变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营造安静有序的休养环境。推行“三班倒”的排班方式,将上班时间改为1班08:00~16:00,2班16:00~23:00,3班23:00~08:00,本着力求保证高峰时间段的值班力量,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每班至少2名护士以上,并且各班次、各时间段的人力互相配合;为患者开展一些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和宣教,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指导,使其身体健康得到维护;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心理上抚慰患者及家人的心灵,使其们保持良好的心情,提高卫生标准,保证病房干净整洁,为患者们营造安静有序的休养环境。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所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本科室制作的满意度调查表(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满意,61-75分为一般满意,76-90分为比较满意,90分以上为很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64例患者比较满意以上63例(98.44%),对照组64例患者比较满意以上31例(48.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有文献报道[3],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许多并发症。低血压就是常见并发症的一种;其次,皮肤感染也非常常见,情况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谨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能够对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正确的判断,当出现恶心、盗汗、感染等不良反应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医治。并对其今后的生活予以指导,鼓励患者积极融入社会,坚持锻炼身体,加强身体素质,丰富娱乐生活;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患者定期回院复查,防止复发[4]。

优质护理服务是全体护理人员所应该追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在实现护理目标的基础上,更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优质护理服务对维持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健康状态有显著效果,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锡芳.血透室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注重关键接触点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69.

[2] 邱璇茜.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 1800.

[3] 仪丽蕾, 李艳.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2012,20(9): 1553.

[4] 严丽萍,刘云娥,郭建勋.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住院病人满意度的调查[ J] . 护理研究, 2011,25(6C):1615.

上一篇:酸性体质对人体的影响 下一篇:新课标下语言训练实践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