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9-13 11:08:26

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在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完善和血站管理标准日渐严格的背景下,我国公民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更多的公民愿意参与到无偿献血当中,这也为我国医疗血库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无偿献血人数的增加,血液种类和质量存在的差异也在逐渐增大,无偿献血者血液质量的有效控制成为了当下医疗发展关注的焦点。本文描述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方式提供简要参考。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传染病;编织物检测;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1.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96-01

1.检测对象及方法分析

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开展中,血源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疗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有效限制血液传染病的扩散,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偿献血中血液传染病的检测,通过分析无限血中的病原体种类与结构,对血液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以避免不良质量的血液对血液输注患者产生影响。在我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传染病检测中,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即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以及梅毒等,本次试验调取了2005~2010年深圳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计26000份,通过比较患有不同血液传染病的病例数,更为直观的展现血液传染病的感染率。

在实验中,选用ELISA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HCV进行检测,而对梅毒等标注物检测则采用RPR法。在检测过程中,首先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加入自动加样仪中,自动加样仪会通过自动融合血液样本和试剂而测定血液中传染病标志物的含量,测定完毕后,针对不同的标志物检测采用对应的检测试剂,以复查血液中各标志物的含量,并完成对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中标志物的检测。

2.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

在本次血液检测实验中,在3450例无偿献血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339例呈现阳性,约占总数的10%,而在6090例无偿献血者的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阳性血液样本则占总数的近1%,剩余检测人数中,艾滋病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人数占到了约0.5%,没有检测出梅毒标志物携带者。分析各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可知,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标志物含量较高,而与其相比,丙型肝炎抗体和梅毒标志物含量则相对较少。

3.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及讨论

3.1分析本次实验无偿献血者血液中的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可知,为有效控制血液传染病传播,应注重提高无偿献血者血液的合格率,通过及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的血液检测能力,以保证带有传染病标志物的血液不再患者之间传播。结合本次实验的数据内容,还能够通过对比得知不同年份中血液传染病的扩散情况。数据表明,自2005~2010年间,乙肝,饼干患者数量有所减少,而梅毒患者的数量则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也在上升。由于深圳实施改革开放制度较早,因此在文化思想开化的背景下,人们的婚前较为普遍,而正是由于人们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使得梅毒得以迅速传染,加之深圳外来流动人口数量较多,更是使得梅毒的传染速率加快,感染人数增多。

3.2我国输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使得临床医学中的血液输注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血液传染病的扩散。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能够使无偿捐献血液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传染病以血液形式传播,减小了患者因血液输注而感染进而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在血液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传染病检查工作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工作用引进的高精度传染病标志物检测仪器有效提升了设备对标志物感知的灵敏度,能够及时中止对携带有血液传染病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行为,进而控制了血液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其次,无偿献血血液检测制度中的血液初检和复检机制,也使得血液检测结果得到了有效保障,一旦血液检查出现疏漏,血液复检则能够有效的填补检测漏洞,进而完善血液检测流程。当下血液传染病的发展中,乙肝,丙肝血液传染病已在初步控制中得以稳定,并呈现出了一定下降趋势,而梅毒的血液传染范围则进一步扩大,加之现阶段我国的血液医疗中仍存在试剂盒灵敏度限制等医学设备的限制,便使得临床医疗中血液传染病传播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要保证临床医疗的安全性,应着力做好无偿献血血液质量检测工作,并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携带有传染病的血液进一步扩散,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3结合本次血液测试结果能够获知,现代我国乙肝传染病在部分地区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过程中也受到血液传染病的威胁,当破损皮肤暴露于污染环境中时,便能够直接引发疾病感染,此外,在临床治疗中的注射,穿刺和采血等过程中,医护人员都存在感染血液传染病的可能,因此在注重控制血液传染病扩散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医护人员的血液传染病防范意识,时刻提醒临床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最大限度上减少损伤带来的血液传染病感染。

结束语

在本次对深圳进行的无偿献血血液检验中,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等各项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数据都充分展现了血液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也强调了无偿献血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完善无偿献血中血液检测技术,对血液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当下我国医疗的进步和发展是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3-308

[2]王立军.北京地区献血者梅毒检测情况调查分析.中国输血杂质,2010;15(2):122

[3]苏兰.程度无偿献血人群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报告.中国输血杂质,2009;15(3):209

[4]王长金,杨图深. 佛山市南海区2008年度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及其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03)

上一篇: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下一篇:中医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