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4例的治疗分析

时间:2022-09-05 06:43:25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4例的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3 - 126 - 01

【关键词】荨麻疹;咪唑斯汀;雷公藤多甙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临床常见,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公藤多甙对54例CIU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5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男28例、女26例,年龄23~61岁,就诊时均具有瘙痒和风团,符合CIU诊断标准[1],病程6周~2年。

1.2 治疗方法口服咪唑斯汀10mg,1次/d,同时口服雷公藤多甙20mg,每天3次;2周为l疗程,治疗第14天、28天时分别判断疗效。

1.3 疗效判定就诊时和治疗后第2周及4周随访,记录患者瘙痒、风团的数量和大小,按以下4级评分法记分,并检查血常规。瘙痒:无痒感为0,轻度不烦躁为1,中度尚能忍受为2,严重不能忍受为3;风团大小(最大直径):无风团为0,直径2.0cm为3;风团数量:无风团为0,1~6个为l,7~12个为2,>12个为3。各项指标相加为总分。根据每个患者就诊时和治疗后2周及4周随访的总积分评价疗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SSRI≥90%;显效:SSRI≥60%;有效:SSRI≥30%;无效:SSRI

2 结 果

54例CIU患者采用咪唑斯汀治疗后第14天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6%、70.4%;治疗后第28天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8%、90.7%。经统计学处理,两个时间点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 论

咪唑斯汀是一种H1受体拮抗剂,属于苯丙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既有抗组织胺又有抗过敏性炎症作用的第二代新型抗组织胺药,具有强效、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抑制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抑制变态反应时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释放的作用,并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的产生以及抑制炎症细胞复制,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有研究表明[2],咪唑斯汀治疗CIU具有快速起效作用,不仅能迅速解除患者的主要症状,更重要的是因其快速地中止了过敏反应,也就阻断了随后可能发生的一些迟发性反应,阻止了除组胺外一些其它炎症介质的释放,避免病情进一步复杂化。雷公藤多甙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去皮的根部提取的总甙,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在抗炎方面,能降低炎症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引起的水肿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在抑制免疫方面,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对T和B细胞活化均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白介素-1的分泌,抑制分裂原及抗原刺激的T细胞分裂与增殖,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无反跳、无戒断症状等特点。笔者采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公藤多甙对54例CIU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第28天的总有效率为90.7%,疗效满意。

总之,通过对本组患者的分析,笔者认为咪唑斯汀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郝飞,叶庆佾.第二代抗组胺药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5):300-302.

[2] 彭振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一西部地1172例多中心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4):221-223.

上一篇: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临床... 下一篇: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75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