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其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05 06:07:09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其创新能力

2011年4月25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大力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3月,《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出台。“协同创新”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热词。在这新一轮争取中央资源配置和谋求学校新发展的激烈竞争中,高等职业院校处于相对劣势,众多院校可能无缘参与“协同创新”,但各级政府、院校若能从中收获启示,主动推动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全力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各相关方均能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

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千百万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意味着高层次、高水平、高等级;从“高素质”到“高端”,一词之差,反映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的变化。经过数十年特别是“十一五”的建设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时期,高职院校有基础、有责任、有需要提升质量、提高目标。而中国要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剩下7年时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非常紧迫,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均急需大批具有更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二)就业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在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中,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体现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师资力量(人才)、生源质量、科研能力、专业建设特色、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就业率等均可列入。但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相关教育工作者、学者多提及人才、优势特色专业、创新能力、软实力等。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是其最重要的“产品”和“名片”,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就业质量”上。没有高水平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流失优质的生源、优秀的教师、优良的学风、良好的声誉,进而失去竞争力。

(三)创新能力不足制约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主要包含就业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职业吻合度、用人单位评价、优秀校友数等指标,前三项指标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院校2010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8.1%,月收入2142元。毕业三年后的毕业生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前4位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依次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比例为 69%;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为57%;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为44%;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为43%。《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则显示,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89.6%,月收入为2482元,但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的比例仅为44%。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比例为46%;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要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比例达69%。

这些数据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处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就业质量还存在着明显落差。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导致学生真正实战、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缺乏,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空间。

二、中小企业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肥沃土壤

(一)中小企业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主阵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招聘,非“985”“211”学校,非研究生、本科生不要。这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感叹,也成了社会公众认知大学生就业的“标签”。大部分非“985”“211”学校的本专科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就只能流向中小规模(含微型企业,下同)用人单位。

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研究也验证了公众的感性认知“标签”。高职院校2011届已就业毕业生中,有66%就业在“民营企业/个体”,只有5%就业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有57%就业在300人以下规模用人单位,65%就业在500人以下规模用人单位。

2012年4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在东兴证券第一届中小市值企业投资论坛上表示,2011年,中国有各类中小企业近5000万家,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是85%。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大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将进一步增长,企业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阵地。

(二)中小企业需要大量创新人才

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组织内部的创新,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尖”,量少而精,为重大原始创新、知识创新;“塔基”,量多而实,多为技术创新。中国各类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这个金字塔的“塔基”,主要由中小企业在承建。

但同时,中国政府、学界、业界都清醒地看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相比,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总体上还处在技术创新的低水平、低层次状态,即主要还是在引进外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局部的开发与改进,以支持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创新成果质量低、影响小。与“塔尖”缺乏拔尖创新人才、缺少原始创新一样,这个“塔基”也非常缺乏高端技能型人才,缺少重大技术创新,还很不坚固。

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的企业要成为技术的创新主体,中国的中小企业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都急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集聚发展和“专精新”之路。在这一进程中,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

(三)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战略支持和政策引导,是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重要动力。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已组建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有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80%的高等职业院校。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对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确的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2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中国政府正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对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力争到2020年建成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后将支持更多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契合度。

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迈向深度合作,将共同收获大批创新性高端技能人才的喜悦。

三、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需要提升,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校企协同不够、创新不够,双方的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相互转移不够。

合作多个体少群体。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协议,大多为一个系部、一个专业以学校的名义和一家企业签署,而一个专业(或专业群)和一个行业、企业协会、企业集群签署的协议少之又少。这种个体对个体“势单力薄”的合作,因知识、精力有限且分散,没有形成育人的合力,限制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掘和技术创新的涌现。

合作多形式少内涵。一是大部分协议内容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针对性的合作内容。二是协议对双方在实习、培训、就业等方面的协同规定较多,对如何合作开展教学、科研约定得很少。三是协议中有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合作,但技术创新的含量不高。四是协议中有“订单”,但企业很少参与具体培养环节。五是合作执行得很松散,缺乏年度实施细则和总结、评价、改进、约束机制。

合作多功利少前瞻。在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中,学校的就业压力大,对“订单”的硬性需求较强,中小企业因缺乏长远规划,对技术创新、雇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硬性需求相对较弱。一强一弱,导致合作协议多为建实习、就业基地等眼前利益,而缺少长远合作规划,尤其是缺乏学校的知识如何有效地向企业开放、转移,企业的知识如何有效地向学生开放、转移的规划,如教师、学生的科研能力如何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和能力,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如何渗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如何鼓励人才培养创新和技术创新等,都缺少规划和约定。

四、内外力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四个合作”都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划。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中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政府、学校、企业采取具体、有效的举措,落实这些规划,将之全面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全面提升育人、就业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尽早立法促进校企协同创新。应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任务,尽早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载明中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激励与权利条款。各地方政府应制定有刚性举措、硬性约束的实施办法。各级政府齐心用法规、用制度让“规划”“意见”在学校和中小企业“落地生根”,才能更好地激发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创新。各级政府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切实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的实践探索。学校可成立能够实质运行的由行业、企业参与的董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校地、校企、校地企产学研联盟等,真正激活、发挥董事会、委员会、联盟的作用。学校应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不同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人士任兼职教师,规定兼职教师的比例,明确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建立教师到企业挂职的政策与制度。校企应合作创新科研机制,构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链,激励双方人员联合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激励师生与企业共同创业。

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和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对接,把“订单”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专业设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校企应携手加强基于职业能力和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合作开发教材。在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上,创造条件更多地让兼职教师担任核心课主讲教师,将课堂开到车间中,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实战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速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扩大高职院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范围和招生比例,企业参与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激励部分优秀学子保送、报考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考评力度;推进科教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参与技改项目;引导、鼓励学生组建科技创新社团,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

设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基金。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校董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各层面,都可设立中小企业校企协同创新基金,抱团投入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自身发展中。创新基金应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其指导性研究项目应主要放在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创新、国家与区域校企合作、学生科技创新、员工继续教育等领域。课题、成果申报,除学生科技创新外,其他均应由校企双方人员联合申报,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各层面可制定中小企业校企协同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对重大创新成果实施奖励。

作者: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让父母难堪的“窃听事件”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