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乡村教育发展及启示

时间:2022-09-05 03:13:22

英国乡村教育发展及启示

英国农村教育早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就已呈现出向都市发展的趋势,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中等教育普及率已达70%。虽然,英国同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彼此存在着很大不同,但英国实施农村教育的历史经验却会对我们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有所裨益,因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我国基础教育薄弱,整体教育的发展仍处在探索阶段,乡村教育有待完善。英国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并施行了一系列的乡村教育改革措施,既具有特殊意义也具有普遍意义,对我国乡村教育改革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为更好更快地改善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就英国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作以简述,以为我国乡村教育提供借鉴。

一、英国乡村教育的现实状况

1.农村三级学校教育布局日趋合理

英国全国现有人口5663万,土地面积为241,006平方公里。自二次大战以来,由于国家农业实行了战略重点的转移:即从战备、劳动就业以及国民经济平衡的政策出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因而使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种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一方面要求农村教育有一个更大发展,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据1983年2月4日英国《泰晤士报教育副刊》的资料统计:目前,整个英格兰地区就读学前学校的学生总数为31,326名,其中城市学生数为10,836名,农村学生为15,007名,农村学生占整个学前儿童总数的50%。农村学前学校的师生比为1:20.8,与城市的师生比大致相同。从统计数字来看,农村学前学校就读儿童总数超过了城市儿童总数,师资力量也比较充足。从农村小学方面来看,以往的单一型小学校已经被乡村中心学校所取代。学校布局基本上按农场行政区划分布的,因此布局均匀合理。

2.在农村地区继续普及义务教育

从19世纪上半叶欧文最初进行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初步实践至今,英国义务教育的实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的产业革命曾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化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及文化教育事业都曾受到国家产业革命的影响,进入20世纪50年代,农业工业化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急剧下移,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展。与此同时,政府继续加紧做好农村的扫盲工作。像格林富特、洛克雷、北爱尔兰、布里斯多尔、安特里姆、贝尔法斯特以及苏格兰一些地区所实施的成人扫盲教育很有成效。仅以英格兰及威尔士为例,100年前农村不识字人数占人口总数的40%;到1900年时已减少到6%;到1950年20岁――34岁不识字人数只有0.9%。从普及义务教育方面来看,国家以立法为手段,十分重视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旨在提高全体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英国城乡普及义务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对于教育社会化的促进。此外也在于政府为普及初、中等教育所给予的教育经费上的支持。

3.大力发展农业教育

英国是一个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1950年以来,政府大力推行农业现代化运动,实施“农业工业化与地方集中化”的新农业战略,将全国分散经营的小农场集中为易于实施现代化农业管理的23万个较大的农场。1967年,政府又颁布了《新农业法》和《农业教育法》,并采取受款奖励的措施,进一步推行小型农场集中化运动,从而使农场企业不断扩大与集中,农业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指数逐年递增。

英国农业教育十分注重同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专门为农业部门培养高级、中级和初级农业技术人员与工人。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比例合理的农业教育体系。

实行正规与业余初、中等农业教育并行发展;兴办高等农业技术学校,注重开展实用性农业科研工作。从专业设置上看,除了保留了一些传统专业外,又新增设了营养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奶牛科学、植物药理等新专业。英国农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课程开设具有广博性、应用性及平衡性的特点。

二、英国农村教育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启示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使之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把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3]使教育以为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主,促进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据一九八五年统计,县以下(含县)农村小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92%,中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82%。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相比还很落后。因此,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对我国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建立健全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基础教育的发展紧密相关。我国原有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为适应原来的经济体制建立的。在国家的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和农村政权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之后,这种教育管理体制就显得很不适应,如不及时改革,势必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因此,这一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当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

在众多西方国家中,英国基础教育的管理模式极具代表性,它既保持了西方传统教育制度的特点,又具有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属性。两相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水平在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仍和英国有较大差距,这突出体现在英国基础教育管理的法制水平高,管理运行机制规范有序,管理机构简从、冗员少、效率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高,管理手段现代化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的弊端,缩小这些差距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

3.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紧密结合

教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一条重要的规律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交互发展:最初是普及小学的普通教育;而后在小学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初中程度的职业技术教育;再使初中程度的职业技术教育变为普通教育,而后在高中阶段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依此类推。在义务教育学校中设立职业技能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或对农业劳动力进行科学文化与农业技能的培训,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都市学校的模式。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阵地,既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收益,又积累了农村人力资本。

上一篇:高职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实践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校体育社团文化载体效用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