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初探

时间:2022-09-05 09:25:33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初探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如何体现这种自主活动呢?笔者认为不妨把这种理念理解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善于解放自己,从原本烦琐的讲解、机械的知识传授中解脱出来。换言之,语文教师要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方式的设计等方面学会“偷懒”。

我们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偷懒”?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太“勤”了,太累了。我们对于学生而言已不是单纯的老师了,而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保姆”。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受到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指责,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自己一直在疲于奔命,甚至可能还会责怪学生为何不开窍,自己把所有知识都传授于学生,为何学生还不明白?可以说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解放自己、学会“偷懒”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该怎样“偷懒”?笔者认为,这个“偷懒”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其一,是“表层的偷懒”。诸如有关教学中任务的简单分配和分解,这是教学方法、手段的问题。比如课文的阅读,可否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不再由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而变为同学的示范性朗读,或其他形式如集体朗读、分角色读、合作阅读等,总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第一标准,这样既解放了老师,又调动了学生。记得观看魏书生老师教学实况录像时,发现有的时候魏老师为了活跃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甚至连板书课题这样的事情都由学生代劳,可以说魏老师深知“偷懒”的奥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整堂课轻松愉快、气氛融洽,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像这样简单的分解,可称之为“表层的偷懒”。

其二,是“深层的偷懒”。这种教育行为不再局限于学习活动中读、说、写的简单分解,而在于问题解决的灵活性上,教师尽量不给出标准的答案。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富于创新与活力的学科,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观点见解的独立性和多元化,很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像数学里的题目那样得到确定的唯一答案。因此,老师带有结论性的观点或所谓的标准答案,只会造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扼杀,这显然有悖于新课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懒”一些,索性连答案都不提供,让学生在充分思考、讨论后自己根据同学间发散性思维的结果综合得出结论,这样既避免了老师观点的强加于人,又使得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意识。例如,在学习《草》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认为,周副主席作为国家重要领导人,亲自品尝毒草,这种做法太冒险了,不值得提倡。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提出之后,学生顿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教师均予以肯定。这样一来,老师“偷了一个懒”,省去了替学生“咀嚼馒头”的过程,而学生又“吃”到原汁原味的馒头,同时体验到“咀嚼”的乐趣了。这便可以看作是“深层的偷懒”。

那么,这种“偷懒”的实质是什么呢?综上所述,这个“懒”很显然不是真正的懒惰,而是一种策略,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避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其实质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适时地变课堂的主角为导演、配角、客串,甚至是观众,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宏观调控,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积极推进。

这样看来,这种“偷懒”不仅不是对教师要求的放松,相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从以前的“目中无学生”变为“心中有学生”。要想在课堂中“偷懒”且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势必在课前准备及课堂的灵活机动和课堂的驾驭上下工夫。这样做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是优化师生关系及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偷懒”,达到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赖于更多的教育界同仁去更深层次地研究,真正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沙河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语文“多彩课堂”教学法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