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保险”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时间:2022-09-05 07:33:50

“小额信贷+保险”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小额信贷+保险”将个人信用与信贷额度、风险控制能力在实务操作中加以综合运用,是农村小额信贷的一种捆绑经营模式。

“小额信贷+保险”信贷产品的发展现状

实践证明,在欠发达地区推行小额信贷捆绑保险的经营模式,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小额保险在销售网点、销售效益、服务成本和保险险种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中的风险隐患,实现了农村和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和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以新疆博州为例,辖区农村信用联社与人民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人民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华联合保险有限责任公司4家保险分支机构合作,面向农村开办了农村小额信贷捆绑小额保险业务,主要包括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人身意外险、农户联保贷款+人身意外险、农户联保贷款+保证保险三类。小额贷款对应小额保险,保险费用不高,保单金额分档次。截至2009年末,博州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小额农贷10.7亿元,被保险的贷款金额7.32亿元,占比为68.41%。小额信贷捆绑保险的经营模式显示了贴近实际需求,提高安全保障、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的鲜活生机。

影响“小额信贷+保险”模式拓展的因素

急需国家政策扶持。银保合作中银行与保险公司大多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多地是关心农户是否参保,而在农户遭受损失后又利用银保合约中的免责条款尽量减少自身的利益损失,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赔难”的现象。

产品结构单一。以博州地区为例,目前主要推行的仅是“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这一单一业务品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无法满足农村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银保合作的机制急需完善。在目前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中,银行机构只是从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这一角度发展信贷与保险的捆绑经营模式,由于产品单一,农业保险对防范和化解农村信贷风险的积极作用难以显现,导致银行机构的参与性不高。以博州地区为例,仅有农村信用社1家机构与4家保险机构进行了合作,覆盖面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保险经营业务的拓展。

拓展“小额信贷+保险”模式的建议

创新政府强农惠农服务模式。目前我国政府支农投入以直接的财政补贴为主,农村小额信贷也往往变为一种短期的直接救助工具,财政和信贷资金发挥的杠杆效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本投入的浪费。各级政府可以考虑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将一定比例的财政投入转化为农村小额保险的保费补贴,通过小额补贴换取风险发生时小额保险对农民充分有效的经济补偿,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支持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农村小额信贷和保险的产品结构体系。对农户小额贷款和小额保险产品的结构体系进行完善,使其在期限结构和风险保障上与“三农”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以满足农村市场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建立完善的成本覆盖定价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使小额信贷产品符合盈利曲线的要求,并能得到相应保险产品的充分保障。

从深度与广度上拓展合作。银行与保险机构共同按照“整体推动、市场运作、保障全面、保费低廉”的原则,合作推广小额信贷捆绑小额保险经营模式。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帮助保险机构宣传和营销农业保险,提高农民对保险的认识,在推广贷款保险业务的同时,还可增加银行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最终实现银保农“三赢”。(作者单位:人民银行博州中心支行)

上一篇:英语角 第7期 下一篇:这里的农村消费市场为何“启而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