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实践

时间:2022-09-29 12:53:23

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实践

编者按: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商业型农户小额信贷运作有三种主要模式:一次核定、信用证书、逐笔审核,但都解决不了小额信贷高风险的问题。农信社小额信贷调查显示,农户小额信贷存在供求结构及额度矛盾、供求周期及季节矛盾、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等基本问题,加上特质性风险、农户信用意识不高等,带来了较高的信贷风险。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通过推行农户小额信贷保险,解决农户的突发性意外风险问题,对完善农户小额信贷运作方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小额信贷最早由联合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介绍到中国。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将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中国,并开始实施和推广。

农村小额信贷实质是央行出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现实考虑而设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199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进和加强支农服务十条意见》,明确要求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贷款不低于50%,对农户发放小额农业贷款可放宽条件,特别是对信誉良好、无拖欠贷款纪录的农户可采取信用贷款。这是我国官方的首个关于农户小额信贷的纲领性文件。1999年出台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试图在正规金融机构制度框架内推行过去主要由非政府组织推行的小额贷款,通过金融服务创新以改善对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农户的金融服务,达到化解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目的。此后几年,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对农村信用社投入1200多亿元支农再贷款,使农户小额信贷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行政区域。

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发放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运作模式。

一次核定模式。《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农信社对农户的小额信贷遵循“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2001年6月,以江西“婺源模式”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全国推广。从实施情况来看,尤以地处西部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等省区的农户小额信贷发展最快。

信用证书模式。在创建“信用镇(村)”,与镇(村)政府签订有关协议的基础上,农信社评估农户资信,分四个等级向农户发放信用证书,持续记录农户的贷款用还情况。广东省茂名市于2000年首创这种运作模式,国内很多农村信用社也在实践中借鉴了这种模式。

逐笔审核模式。农信社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像发放其他贷款一样,逐笔进行贷前调查,逐笔发放贷款,信贷管理与其他商业贷款相同。广东省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普遍运用这种模式。 三种模式的小额信贷活动都有一些共同特点:有特定的对象,即农村中的低收入农户;小额信贷的额度仅限于“小额”,尽管对小额的额度各地有不同的解释;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超过一年一般会提高利率及要求抵押、担保等保证;利率基本上都执行基准利率,上浮也在60%以内;还款制度相对灵活,整贷零还或到期还本付息都是农户可以选择的方式,但需在贷款时明确。

实践表明,各种农户小额信贷活动模式在为农村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也都克服不了高风险问题。

高要案例

比如关于“一次核定”,就存在对农户关门授信、缺乏监督、信贷员工作量大、无法及时更新农户信用档案等问题;“随用随贷”也由于监督机制乏力,存在农户相互借款,甚至将贷款用于等等。同时,上述几种模式还难以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农户的突发性意外风险。当农户因突发性疾病、遭遇意外伤害等无法进行生产或因意外事件死亡的时候,农户贷款最后就会成为不良贷款。广东省肇庆市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贷活动实践中,找到了一把农户小额信贷的“保险锁”――借贷者意外伤害定期保险。

主要做法:肇庆市高要农村信用社在推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时,面临户多面广、单笔额度少、工作量大、运营成本高等现实问题,而且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的特性导致贷款的回收风险偏高,造成盈利能力低下。统计显示,该社2003年后新增农业贷款不良率达到4.58%,远远高于全部新增贷款不良率0.6%的水平。为了多渠道防范和化解农业信贷风险,2004年8月,高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肇庆中心支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一种新的信贷保险业务――借贷者意外伤害定期保险业务。

实施险种:借贷者意外伤害定期保险责任仅限于全残和死亡。

参保对象:凡年龄在18~60周岁,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正常劳动,与农村信用社有借贷关系的中国公民均可成为该保险的被保险人。不强制参保,由借款人自行决定是否投保。在实践中主要向没有抵押物的贷款农户推广。

保理标准:保险费按贷款本金千分之三收取,保险公司按保险费的8%计算支付保险手续费给信用社。保险年限按照贷款的起止时间,贷款到期未归还或贷款展期的下年可以续买。保险公司对每一被保险人承担的意外身故或全残保险金额以50万元为限。

理赔方式:在贷款期间内一旦被保险人遭受意外导致身故或全残,可在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保险金给付的第一受益人为与被保险人签订借款合同的信用社,受益的份额以借款人未还款余额为限,其余保险金的受益权归属其余受益人。

实践成效。据统计,高要市农信社办理小额信贷保险业务6296笔,已有7户购买保险的农户成功索赔并偿还了在农信社的借款,同时农信联社也因此而规避了10万元的信贷风险,还获得了10万元的中间业务收入。

对19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表明,有48.17%无抵押物的农户愿意购买小额信贷保险,有7.92%的农户不愿意接受,另有43.9%的农户态度犹豫,介于愿意与不愿意之间。如果贷款一万元,有72.28%的农户愿意支付30元以内的保险费。从大体上看,小额信贷保险是受农户欢迎的。目前,这种模式已在肇庆市辖区八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推广。

问题与困难

虽然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在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户小额信贷、支持“三农”发展、降低信贷风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宣传力度不够。因为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所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群众,其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保险知识、保险条款不甚了解。再加上农村保险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很多农户头脑中有“保险公司骗人”的错误观念,使信用社向农户推介该项保险业务时存在相当的困难。

对险种认识不深。由于小额信贷保险是一项新业务,处于推广阶段,农户对它了解不多,认识也不深,特别是对保险的内容、条款以及保险对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障更是一知半解。作为该险种推销员的农信社信贷员,也由于保险知识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对农户有更多的关于该险种的解释。调查显示,只有15.8%的信贷员接受过相关培训,有13.3%的信贷员对该业务非常熟悉,38.2%的信贷员只有一般程度的了解。

理赔困局。借贷者意外伤害定期保险业务规定,参保人发生意外伤害时导致全残的,必须进行评残,而评残要交纳一定的费用,程序和环节较多,造成农民不愿评残,也就不能及时得到赔偿。另外,还有参保人意外身亡而家人根本不知道其购买保险,以及出险后超过180天索赔期限而没有索赔的情况。据调查,农户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的7笔赔款中,有6笔是在信用社信贷员过问的情况下获得的。

保险范围受局限。目前仅仅开展了借贷者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暂时无法提供农户十分渴望的农业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等遭遇洪水、山洪爆发、冰雹、特大降雨、决堤等自然灾害保险。

建议

推进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创新。高要市农村信用联社开展的借贷者意外伤害定期保险业务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贷作为农村金融产品的主要形式,与商业保险结合形成的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市场不是低效益市场,相反,它使农村信用社提高了贷款安全度,使农户增加了安全保障。这说明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市场大有可为。

加强对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市场的研究。要将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市场定位为农村新兴信贷保险市场,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深入、系统地研究农业生产特点、农户收入水平及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找准信贷与保险业务的结合点和对接点。

设计符合农户需求的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产品。对高要市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借贷者意外伤害定期保险”调查显示,有50%的农户希望扩大保险范围。如果保险范围比意外伤害保险更大,有43.9%的农户支持适度提高保险费,有36.58%的农户表示会在贷款时考虑购买保险。因此,可以在继续推行“借贷者意外伤害定期保险”业务的基础上,针对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农户急需解决的大病医疗等保障等要求,设计适当的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产品,为农户提供多层次的金融产品,促进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业务的发展。

(课题组组长:傅强;成员:刘锋、张志鸿、李瑞丽、宋丽珊 )

上一篇:四家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开局良好 下一篇:“国六条”新政令“房贷”知难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