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的分野与儿童群体的分化

时间:2022-09-05 05:59:21

城乡的分野与儿童群体的分化

从不同儿童群体目前社会资源获得的分化情况来看,城乡二元的结构非但没有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得到消弭,反而通过不同社会资源的分配的城乡分野得到了加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产生以及城市儿童远比三类农村儿童在各方面都优越的资源占有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儿童的分化

城乡二元结构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在社会发展与阶层分化中发挥了刚性的结构作用。在转型时期,20世纪90年代涌起的民工潮有力挑战了城乡二元的隔绝状态。由于城乡二元分割,使得我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并逐渐扩展到了儿童群体,主要表现为不同儿童群体的出现,尤其是作为城市化进程直接产物的流动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群体。

根据“结构-二元”理论,宏观的社会结构也是在微观的群体、行动层面不断被生产、再生产的。在我国,分布在城乡的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获得的社会资源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分化。这一点,尤其在处于社会化时期的儿童群体方面体现尤其明显。本文通过考察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儿童群体所获得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健康医疗资源等方面)的不同,力求揭示城乡二元结构在社会群体分化过程中的面貌与作用。

二、数据来源与概念定义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第三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2010)”中的儿童数据,调查的目标群体是10-17岁的儿童,有效数据共计19894份。这套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分层分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选取的样本,样本涵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全国具有代表性。在下文的分析中,我们将儿童划分为四类群体,即城镇儿童、农村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见表1);划分依据是“户口性质”和“是否与父母共同生活”。

三、教育资源的城乡差异

(一)就学的可及性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儿童和留守儿童读寄宿学校的比例极高,分别为32.02%和32.33%,也就是说农村约1/3的儿童无法就近上学;反之,由于学校多分布在城镇,使得在城镇就读的城镇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就学较为便利,他们到寄宿学校就读的比例分别为8.88%和10.30%,远低于其他两类农村儿童。200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工作的开展,加大了农村儿童上学的距离,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为了读书要住到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儿童教育机会的获得并增加了家庭的间接教育费用。

(二)优质学校的可及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存在着城乡差别,其中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学校多设置在城镇,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重点学校。调查数据印证了这一事实,城镇儿童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高达42.27%,而三类农村儿童就读重点校的比例均不及城镇儿童的一半:农村儿童17.45%,留守儿童16.52%,流动儿童19.20%。在优质教育重城轻乡的配置情况下,显而易见,城镇儿童对重点学校的可及性要高于农村儿童。值得注意的是,流动儿童虽然在城市中无法和流动儿童一样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然而他们流动到城市后有了地理空间的便利性,使得他们较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更容易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机会。因此,流动儿童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虽然远低于城镇儿童,但是却略高于其他两类农村儿童。

相比农村地区的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国家资源投入以及更多的升学机会,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趋势。学校教育的差异强化了不同儿童群体文化资本的积累,这使得能获得优质学校教育的城镇儿童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本,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及升学机会。

(三)课外的学习与学习机会

课外的学习一方面是对学校教学的直接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学习的有效拓展。课外学习不仅与家庭条件有关,也与城乡资源配置有直接关系。

从参加课外学习的情况看,城镇儿童的机会最多,留守儿童的最少:城镇儿童中有52.21%的人有参加课外辅导、补习、兴趣小组的机会,大大高于农村三类儿童;农村三类儿童中又以留守儿童比例最低,分别为:流动儿童32.24%,农村儿童27.65%,留守儿童仅为19.62%。可以推测,城市丰富的人力与文化、物质资源使得城市儿童较农村儿童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增强课堂学习的不足。即使处于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也因为身处其间而受益,较农村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课外的辅导学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城市资源的外溢性以及城市资源的丰富性:城市地区大量的公益组织、大学以及志愿者资源,对于即使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来说也是较容易获得的资源,从而弥补了流动儿童在公共教育资源获得方面的弱势处境。

(四)上网机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信息时代,运用数据技术是人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时代使用电脑及上网,不仅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综合能力的一种展现。从是否有机会上网来看,城乡儿童的差距很大:80.09%的留守儿童从不上网,73.53%的农村儿童没有机会上网,而流动儿童不上网的机率占63.60%,城镇儿童从不上网的比例最低,只有44.73%。这样的结果与我国农村地区很少普及电脑、网络是息息相关的。在城市地区,学校教学、家庭环境以及各种网吧林立,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率非常高。而农村地区则相反,很多地方只有到了县城才有网吧,且农村家庭极少有电脑和网络覆盖,甚至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也极少能获得电脑和网络资源。城乡间的数据鸿沟将进一步弱化农村儿童获得参与到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活动的能力与资源。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严重落后于城市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不同步的现状;另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儿童更多地从城市先进的信息化环境中获益的可能,他们能够更早地获得更多的信息,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获得的信息更少,进一步对不同儿童群体的未来教育及发展产生不同的分化。

四、健康资源的城乡差异

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对其身体发育有直接影响。身体一方面是社会行动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是群体符号的标志。健康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发展需要,而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卫生服务是健康获得的必要途径。根据调研数据,我们从营养的摄入,特别是蛋白质(鸡蛋、奶制品及鱼、肉等)及生病时是否能获得及时的治疗(医疗的可及性)来考察城乡差异对不同儿童群体的健康资源可及性的影响。

(一)营养获得

儿童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营养的摄取是维持生命与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健康成长的关键。从营养获得来看,呈现出留守儿童的情况无论在鸡蛋、奶制品及鱼、肉摄取方面都最差,农村儿童、流动儿童、城镇儿童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趋势。这说明儿童的营养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家庭策略问题,而是呈现出城乡的分野,是城乡资源在儿,童群体中分配不平等的体现。

1.鸡蛋。鸡蛋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各种必要的微量元素,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营养来源。97.59%的城镇儿童每天能吃到鸡蛋,流动儿童中有95.82%的人也能每天吃到鸡蛋,与城市儿童相差不多。鸡蛋生产来源于农村,但是农村儿童每天能吃到鸡蛋的比例却低于生活在城市的儿童,农村儿童为90.01%,农村留守儿童为85.70%。

2.奶制品。由于奶制品的市场化生产与分布,在农村地区牛奶并非被作为必需的日常营养品而是一种奢侈品。因此城乡儿童在奶制品的获取上差异更大。生活在城市的儿童中超过90%的人每天都能摄入奶制品(城镇儿童94.86%,流动儿童g0.38%),远高于农村儿童(77.8%)和留守儿童(67.35%)。

3.鱼、肉。在对鱼、肉的获取方面,城镇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比例(分别为92.9%和89.5%)也高于生活在农村的儿童(80.33%),留守儿童比例依然最低(只有77.5%)。

城乡二元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儿童群体营养获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在发达的交通条件下,食品等资源向城市地区集中,农副产品主要供应城市需求。市场化的力量使得鸡蛋、牛奶、鱼、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农村生活不再直接相关,并使得远离生产地的城市家庭更容易获得肉类、鸡蛋以及牛奶等营养品,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来说,虽然农副产品就在身边,但是他们却不是直接的受益人。市场化的力量使得农村家庭生产的肉类蛋类更优先用来换取现金而不是优先供给家庭日常食用。这样的结果之一就是,即使是农副业直接来源的农村家庭也并不直接消费农副产品。因此,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营养状况反倒不如远离农村的城市儿童。

(二)基本医疗的获得

基本上城乡儿童生病时都能得到及时治疗,其中城镇儿童中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比例最高(99.05%),流动儿童次之(98.72%),再其次是农村儿童(97.93%),留守儿童的比例最低(96.62%)。儿童的生病与照顾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家庭支持的反映,家长及时照料;另一方面也是医疗资源获得性的体现,在农村,诊所以及医疗点的分布要少于城市,即使是流动儿童,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诊所以及其他的体制以外的医疗便利。随着我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及新农合的推进,农村儿童也能获得基本的治疗,不同群体的儿童在这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虽然从数据上看城乡儿童都能得到及时医疗,但是众所周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医院基本分布在大城市,农村儿童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获得依然困难重重(刘成玉,2012)。

综上所述,通过考察鸡蛋、鱼、肉类、牛奶等营养品摄入和医疗资源的获得,城镇儿童依然远远优于其他儿童群体,其次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由于进入了城市,相比于生活在农村的儿童,在鸡蛋、牛奶等营养品的获得上更为丰富,医疗服务的获得也更为便利。

五、结论与讨论

农民工群体本是城市化进程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但是,从目前不同儿童群体社会资源获得的分化情况来看,城乡二元的结构非但没有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得到消弭,反而通过不同社会资源分配的城乡分野得到了加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产生以及城市儿童远比三类农村儿童在各方面都优越的资源占有。

另一方面,不同儿童的分化又在进一步强化着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依旧在各个方面资源总量都优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儿童依旧在各个方面处于劣势,这对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城市化并没有改变这样不平衡的结构。

从教育资源的获得上看,城镇儿童在就学、获得更优质教育资源、课外学习以及接触公共教育资源、网络等方面的机会都明显优于三类农村儿童:城镇儿童基本能够就近入学,而农村儿童受到撤点并校的影响,就近入学方面不如城市儿童便利;同时,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重点学校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即使在学校之外,城镇儿童也能够拥有更多的参加课外学习的机会,例如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等;而且,城镇儿童相比农村儿童具有信息获得的便利性,有更多接触网络的机会。因此,在教育资源获取的各个方面——就学、学校资源、课外学习资源以及信息资源。都呈现出城镇儿童的优势与农村地区儿童的资源弱势。三类农村儿童中,流动儿童由于进入了城市的生活空间,虽然他们依旧处于城市的边缘,但是也获得了优于其他两类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的教育资源。这一方面显示出了城市资源的外溢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城市教育资源的绝对量远远大于农村地区。

营养以及医疗资源的获得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城镇儿童的营养获取与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均优于三类农村儿童群体,其次是流动儿童,农村儿童再次之,留守儿童最差。这也是城市和农村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例证之一:首先,城市地区的医疗资源远比农村地区丰富。其次,即使是营养摄入,远离生产地的城市家庭更容易获得肉类、鸡蛋以及牛奶等营养品。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并不能像城市儿童那样优先获得肉类、鸡蛋、牛奶等营养品。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直接影响着城乡儿童的营养摄入状况。很多研究都表明:我国儿童营养状况的城乡差异明显,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儿童营养问题突出,其中以留守儿童尤为严重(卫生部,2012)。

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已经以资源配置的方式参与了不同儿童的分化过程:城镇儿童面临社会公共资源、教育、营养、医疗等几乎全方位的优势,相应的,就是农村地区的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全方位的劣势。流动儿童的城市边缘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城市资源总量丰富的反映,也衬托了农村资源相比城市地区的极度匮乏。

因此,从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四类儿童群体的发展现状看,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应是政府和全社会最迫切关注的目标群体,社会公共资源亟须瞄准这一群体并向其倾斜,以改善他们的社会弱势地位。否则,在现在的农村儿童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拥有基本的文化资本改善自身的生存空间的条件下,加之公共资源支持的不足,将会产生一个底层生产的过程,从而拉大社会不平等状况,城乡二元的格局将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固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发展的阻碍,最重要的是终止一种城乡二元结构再生产的逻辑,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改变之前社会资源、公共服务资源集中在城市的资源分配模式。从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不仅要积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更要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具体说,第一,需要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保证农村地区每个儿童获得的生均教育投资至少与城市地区持平;第二,慎重对待撤点并校,以保证农村儿童能够就近入学,并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加大农村文化资源建设投入,实现社区文化与农村地区教育共建;第三,通过营养餐或其他机制,为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营养补充,从而保证他们身体的健康发育;第四,医疗资源大力向农村地区倾斜,保证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能够及时获取必要的医疗资源。

(作者: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上一篇:卷尾猴巧用石头等 下一篇:“皇帝新衣”将成为现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