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字谜对汉字的解构

时间:2022-09-04 01:18:58

【前言】中华字谜对汉字的解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最早的字谜大约产生在汉魏年间。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刘勰说谜语产生于魏代,是因为那时的文人创作了许多独立完整的字谜。如当时大文学家孔融写的一首著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每句四言,每四句或两句...

中华字谜对汉字的解构

谜语与汉字

中华谜语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门独立的语言艺术。猜谜是文艺欣赏的一项活动,也是各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有益的娱乐活动,它既可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又能增长知识,陶冶高尚情操,活跃文娱生活,因而备受人们的欢迎。

中华谜语属于隐语①,其历史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创造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据《尚书•汤誓》记载:“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意思是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才丧亡呢?让我们同你一起去死吧!相传夏代帝王桀暴虐无道,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传了这样的歌谣。这首歌谣采用隐喻的方式诅咒暴君夏桀。这首歌谣,可以说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

古往今来,谜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辞、隐语、谜、商灯、猜灯、灯谜、弹壁、诗禅、灯虎、春灯、文虎等。字谜是谜语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种类,也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汉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字体,它特有的那种象形意味,特有的笔划的组合变化,字与字之间特有的关系等特点都为谜语的组织、构造、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字谜对汉字结构的运用

最早的字谜大约产生在汉魏年间。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刘勰说谜语产生于魏代,是因为那时的文人创作了许多独立完整的字谜。如当时大文学家孔融写的一首著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每句四言,每四句或两句隐射一个字。全诗长二十二句,共八十八字。全文如下: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渔离水为鱼]与时进止,出寺驰张。[时离寺为日,鱼日合为鲁]吕公矶钓,阖口渭旁;[吕离口为口]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域离土为或,口或合为国]好是正直,女固子臧;[好离女为子]海外有截,隼逝鹰扬。[截又作隹,离隹为,子合为孔]六翮将奋,羽仪未彰;[翮离羽为鬲]龙蛇之蛰,俾(bǐ)它可忘。[蛇离它为虫,鬲虫合为融]玟(mín)璇隐曜,美玉韬光。[玟离王为文]无名无誉(誉),放言深藏;[誉离言为与(与)]按辔安行,谁谓路长。[按离安为扌(手)与手合为举]

这首诗的谜底连起来读是“鲁国孔融文举(孔融字文举)”。孔融的这首离合诗,不光是全面地描述了姜太公姜尚从在渭水垂钓被文王发现,到辅佐文王获取天下、平武庚之乱、被封齐地走马上任一系列的历史故事,最重要的是它巧妙地运用了汉字左右结构的组合规则,将自己的姓名字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拆分开来,现在已被公认为我国最早制作的完整而成熟的字谜了。孔融主要运用的是离合法②,离合已基本接近于谜,但它仍有自己的特色。离合图文为主,技巧次之;以诗面为主,猜射次之;讲究音韵、词藻,不求甚解。而继则以谜底为目的;尽管谜面上也反映各种文体的特色,但力求精练,紧紧围绕谜底。离合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又有了质的变化。南朝宋代鲍照以离合的手法首创了3个字谜,并收在《鲍参军集》里。从此,才有了“谜”这个字。至此,隐语的最后形式离合从“字”进入了谜,这就是文义谜的开始。下面对鲍照的“井”、“龟”(龟)、“土”3个字谜进行分析。

“井”字谜:二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

第一句是说用两个“二”字可拼成“井”字;第二句是说四根支柱有八个头;第三句“一八”指“并”字有八个角,“五八”为四十,即四个“十”字。每句都可独立成为“井“字。末句意拢全诗,垂埂取水而上为“仰流”。

“龟”字谜:头如刀,尾如钩,中央横广,四角六抽,右面负两刃,左边双属牛。

前三句是字与物的总体写照;第四句为“四”字有“角”,“六”字出“抽”,意思是“四”字多了个角,“六”字多了个尾巴;后两句说右边如两“刃”交叉,左边像两“牛”横写。

“土”字谜:干之一九,从(古同“纵”)立无偶,巛(古“坤”字)之二六,宛然双宿。

此谜以卦象制谜,干为阳,阳爻为九,符号是――;坤为阴,阴爻为六,符号是。干卦一个九,纵向竖立为“|”;坤卦两个六,移成双宿为“=”;二者合为“土”字。

唐宋元明时期,制谜和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字谜也不再局限于文士之中,而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童谣歌赋、符瑞图谶、碑额书题、印章绘画、小说笔记、百戏技艺、酒令暗语中,都可以看到字谜留下的种种痕迹。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民百姓,皆以谜为乐,以谜为戏,竞相猜测,蔚为一时风气。宋元时代,编字谜与猜字谜还被当做一种技艺,有人竟能以此为业赚钱生。其中的佼佼者,竟能名播四方,流芳百世。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小说讲经史》中记载:“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杭之猜谜者,且言一二,如有归和尚及马定斋,记问博洽,厥名传久矣。”正说明了当时字谜流行的盛况以及人们对能制谜、猜谜者的尊崇。现举两例:

1.武则天破谜

武则天临朝称帝,唐朝元老旧臣多有反对。唐•张■在《朝野佥载》里记述了一则有关反对武则天的谜语故事:公元684年,徐敬业准备在扬州起兵造反,但感到自己力量单薄,便叫骆宾王去拉拢当时在京担任中书令的裴炎入伙。骆闭目静思,脚踏节拍,编成童谣一则:

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让京都和裴炎乡里的小儿传咏。裴炎听到后,追求学者解释童谣的意思,但都不知道,最后来找骆宾王。骆解释道:“绯(与‘非’谐音)衣是‘裴’字;一片火,两片火是‘炎’字,当殿坐是南面称王也。”即裴炎要称王做皇帝的意思。经过这番戏剧性的活动,双方决定合起事。由徐敬业、骆宾王在扬州起兵,裴炎在朝内策应。但事不机密,反事败露,裴炎给徐敬业的一封联络密信也被查获。这封密信也是一则隐谜。信中只有两个字:青鹅。

朝中官员多不能解,最后呈武则天。谁知武后一看,便识破了其中奥秘。她解释说:“此‘青’字者,‘十二月’,鹅(同鹅)字者,‘我自与也’。”原来,裴炎约徐敬业十二月发兵,他自己从内部接应。武后遂诛裴炎,徐敬业也被部下所杀。童谣编造者骆宾王,因武后惜其才而幸免于难。

2.宋王安石和吕吉甫的“日”字谜

王荆公戏作一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他把此谜拿给吕吉甫看。吉甫看后,未说谜底,略一思忖便说,我也有一谜: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荆公一听知道吉甫猜对了,并以同底谜相对,原来,两个谜的谜底部是“日”字。

汉字谜创制的优势

汉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有所谓的同音字、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繁简字等,字与字在结构和外形上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字的构字部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各种拆分、重组、嫁接和断裂,另外,由于汉字特有的表意特点,很多汉字和一定的事物形态又有着相似性,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也为谜面的制定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如在“井”字谜中,谜面是利用“井”字不同的观测点得出的不同结论来制作的;“龟”字谜是从“龟”字篆体的外在形态想象将“牛”和“六”的篆体联系起来制作谜面;“土”字谜则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视角将“土”字的结构解剖和八卦的卦象结合起来制谜;骆宾王的歌谣是利用了同音字;裴炎则使用了异体字;王安石是充分观察了“日”的古文形态和楷体形态的区别;吕吉甫是注意了“鱼”字和“日”字的联系等。汉字的这些特殊性为字谜的创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一些文人的加入,也使得制谜和猜谜从民间走向文坛,更增添了许多趣味和高雅,成为汉字文化中充满魅力的奇葩。

注 释:

①隐语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指的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的内部成员使用的对外保密的特殊词语。它可能是因为某种外在的压力而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情绪和思想观点的曲折表达。

②离合拆字谜是先把一个合体字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字,然后再与这个合体字连读成文,组成一个有完整意思的句子去扣合谜面的谜语。

参考文献:

1.申江:《谜语知识大全》,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2.吴直雄:《中国谜语概论》,巴蜀书社,1989年版。

3.李敬信主编:《中国的谜语》,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资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编校:赵亮

上一篇:大众化报纸对“志愿者小亭”报道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电视专题片《呵护明天的太阳》拍摄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