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三重维度

时间:2022-09-03 02:37:5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三重维度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积极回应,是当代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觉。其特殊性建立在三重维度之上:它是对人类传统文明思想的生态化超越,是对现有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反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归宿和战略选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又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沃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化超越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传统文明思想的生态化超越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自然中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马克思研究发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借助于“物质变换”体现出来。文明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表征。每一种人类文明形态都具有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过程,并且,每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从而表现为不同文明形态的交替发展。围绕“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思考与探索。

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多年,中华民族就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人要揣度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达到把握其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目的。此后,孔子汲取《周易》的智慧,谈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知天命”即号召人们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才能健康生活;更进一步,“畏天命”告诫人们如果背离了自然客观规律,必要受到惩罚。同时期的道家以“道”为本源,强调“道法自然”,主张天地万物“道通为一”,天人互通。这种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原始生态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辩证把握,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追求。在欧洲,古希腊时期的人们把影响人类生命的各种自然事物视为神圣的,把人类的思维、情感和活动也视为自然神性存在的一部分,人依附于自然。但自文艺复兴之后,在“人是万物之灵”思想的指导下,人类中心主义逐步大行其道。人类不仅把自然置为自己的对立面,而且作为改造、征服和统治的对象。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过分地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对自然大规模开发、污染和无节制消费已成普遍现象。对于此,恩格斯忧心忡忡地对人类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毋容置疑,传统的文明观念不乏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但也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文明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局限性:要么适合于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必须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状况,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么把人的价值提升至无比的高度,忽视甚至否定自然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生态灾难。而在经历了工业文明的洗礼、生态状况威胁到人类生存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最新观念,从弱人本主义的哲学与价值立场出发,倡导与追求一种契合生态的生产生活伦理与发展观,是对传统文明观念的生态化超越。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反思

纵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即使不能说已经存在着一种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但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代欧美国家中存在着许多“生态文明”的现象碎片或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征兆迹象。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工业文明在极大地稳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的同时,却造成“内在地对自然的不友好”。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时就发现,“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即在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新陈代谢断裂”。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者看来,恰恰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导致了资本主义乃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英国生态社会主义者戴维・佩珀 (David Pepper)这样论述:“‘开采’资源――获得它们的价值而不考虑对未来生产率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而成本外在化部分是将其转嫁给未来:后代不得不为今天的破坏付出代价”。而詹姆斯・杰克逊在对“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时,也指出,“民主资本主义的经济是与自然的保护不相容的”,而且提出了一种“生态社会主义”的总体性解决思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控制与自然的物质代谢”。 印度籍德国学者萨拉・萨卡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增长”所依托的理论假设都不过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体系的失败正变得显而易见”。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批评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的“生态文明”的血腥性质和非生态本质。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批评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的“生态文明”的血腥性质和非生态本质。

美国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巴里・康芒纳谈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生态的迫切需要之间的基本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有超越私人企业制度的优越性。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水源和空气的污染物容许浓度标准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目前世界上任何地方所实施的最严格的标准”,可是这一切都没能有效地阻止生态环境破坏:高耗低效的高增长造成资源空心化和严重的资源浪费;盲目的开发、改造与建设导致气候土壤干化和大面积水土流失。同时期中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恶化现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述国家在价值体系和基本制度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向,但这一事实一方面不足以说明他们已找到了更为适合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生态文明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清晰地告诫世人在经典社会主义话语下讨论生态文明已没有意义。

鲜活的事实一再警戒我们,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之后,也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同时社会主义的理念并不能保证自动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生态友好的价值观念与制度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可能不是一种必然而然意义上的唯一性选择,也不是一种自然而然意义上的唯一性结果,但是我们在后现代文明时代背景下对人类文明未来可能状态的激情想象,是对人类以往工业化与城市化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批判性超越。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从理论角度看,社会主义理念蕴涵着更多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建设是有计划的而不是盲目发展――因而可以对资本与市场的扩张本性与经济理性本性进行必要的限制。就此而言,人们可以说,社会主义应当拥有高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形态,甚至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应有内涵。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到党的十报告号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无疑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更加凸显和战略地位的提升,也足见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深刻表明“以生态导向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第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类与自然关系思想一脉相承,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寻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五个“统筹”还是四个“必须”的论断,都是密切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而展开的,要求发展观念、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实现实质性超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既在生产方式上也在生活消费方式上科学发展,通过关注生产和生活的源头,形成可持续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形成有利于扩大“绿色文明”发展空间的生活方式,变“黑色”发展和崛起为“绿色”发展和崛起。正如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的那样,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从这一意义上说,“绿色”发展道路也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选择。

第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马克思在展望未来社会的文明形态时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就在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身关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联系在一起并且又是缺一不可的,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议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战略新选择。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走生态文明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倡导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及其意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倡导主动遵循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禁止对自然无节制的攫取;倡导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一再证明,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4

4.[英]戴维・佩珀著.刘颖译.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苏]E・费道罗夫.人与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进步[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

6.余谋昌.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2

8..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用技术手段避开身边的熟人 下一篇:丹东地区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