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思考

时间:2022-09-03 12:37:18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应该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对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更新教学观念时,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众所周知,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在课堂上,教师对化学知识总是不折不扣地讲明白、讲准确、讲完整,做到毫不遗漏地将化学知识“复制”给学生。学生也只好按照教师讲述的关键字眼逐一对照完成,这样的教学,教师确实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去备课、授课,但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极端的教法造成了所谓的“满堂灌”的状况。为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他主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不能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人认为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说法已经过时,既然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能起促进作用,即促进学生的潜能由潜在状态生长为能力,认为教师规范学生的学就势必造成对学生的束缚甚至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其实,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便无从谈起;相反,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具体地说,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根据社会、国家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与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相反,会使自主学习因有了正确方向指导和规范而富有成效。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千万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二、改革学习方式时,要认识到“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辩证关系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高中化学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由于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即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主体性、情景性、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情景性、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作为教学内容,体验性比知识性更为显著;作为教学手段,探究和发现是它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探究活动策略与方法的制定方面起启发、指导、咨询作用;要在探究活动的组织上起主导作用;在活动的操作层面上起示范作用;在学习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

现行课程存在的非改不可的地方,并不是不该以接受学习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把接受学习当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而且更严重的是,机械性接受学习在很多时候、很多学校成了主要的学习方式。

三、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定位

信息化课程的优势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同伴交流合作,研讨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众所周知,高中化学的理论教学一直是困扰许多化学教师的难题。例如:在物质结构部分的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使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摩一些模拟动画,就能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体会,进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定位,让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总之,改革是教学的生命,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理念,辩证地分析和处理各种在课程改革中产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开拓进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下一篇:英语教学如何“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