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改变

时间:2022-10-12 04:58:30

谈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1.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

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2.以问题为载体的学习方式

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3.加强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处理自身日常事务的生活实践,处理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等。

4.注重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方式主要是要求学生从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追求其结果。

二、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更新教学观念

(1)教学过程中,要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

(2)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去关注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要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

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可以包括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3.转变学习方式

(1)多种形式地提出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诗中用“朵”来修饰“流星”恰当吗?为什么?一个女同学就领悟出应该是恰当的,因为那流星也像鲜花一样美丽绽放,所以可用一朵。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而且学生们喜欢标新立异等的心理特点得以张扬,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2)采用师生同台的互动模式。①师生共搭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每节课前的三到五分钟作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时间。训练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讲一个历史故事、介绍一则名(格)言、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等等。讲解时要求逐步提高,由神态自然、语言清晰简洁到落落大方、语言流畅生动等。按顺序轮流往复,每个学期每位学生都能多次得到登讲台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学生不仅练就了“说”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而且树立了自信心。②搜集整理资料,学生登台展示。如我们这学期学习的茅盾的《白杨礼赞》这一课,学生就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制作展示了近百张幻灯片,设计了20多个抢答题,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的收获增多了。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综合等语文素养,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使每个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学,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地落下、漫山的桃花、喜上眉梢的老农……这个时候,相信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的兴趣早已被调动起来了。而且,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课程实施中,只有努力,才能真正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完成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果我们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淇县电教中心)

上一篇:引取源头活水 指导学生作文 下一篇: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