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9-03 12:33:58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的需要,因此民办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的特点,加强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积极探索具有民办高校特点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民办高校的许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但责任意识淡薄,对他人和社会缺少关爱,缺乏奉献精神。与此同时,还存在思维敏捷性较强与社会责任感不强之间的反差等问题。在社会公德方面,大多数学生虽都有正确的道德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定的自律性,有一定的勤俭自强、明礼遵纪等道德意识,60%以上的同学反对浪费粮食、逃课、考试作弊、语言行为不文明等。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还是有超过75%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过这些不文明行为。

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化,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利益的驱动也使民办高校少数意志薄弱的学生容易被各种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而不去考虑正确的道德准则,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表现得自私自利。使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正确思想观念和高尚情操受到了挑战,他们把自身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作为价值取向,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实现途径上表现出功利色彩和些许不择手段。

民办高校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据调查,民办高校学生有22%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业没有动力,对取得良好成绩没有把握,感到难以坚持学习;36%的学生为未来的事业、前途担心,感到信心不足;42%的学生自卑心理很重。

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主体性、合法性被削弱,使民办高校学生的政治意识淡化;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的腐蚀,都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我国民办高校跨越式、非常规的发展和人才积累模式的历史意义认识不足,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冷漠、歧视偏见难以根除,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自卑心理及政治热情不高等不良后果的主要动因。

民办高校在学校内部管理、教师队伍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工作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民办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薄弱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民办高校预警机制不健全,对学生突发事件缺乏预判,工作比较被动、滞后,情报信息网络、预警系统的建设亟待完善。而民办高校学生因为学费高,其利益主体地位和意识进一步强化,这种变化与过去相比,减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弹性限度,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责任大幅度提升,“责任”超载现象严重。教师队伍较大的流动性、教师自身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和“打工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实行封闭或半封闭的准军事化管理,这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负面影响,如这种管理态度生硬,只强调制度而没有注入情感互动,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强调学生一味服从命令,又忽视了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民办高校的学生自我定位没有公办普通高校学生高,但成才欲望也很强,同时,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缺少一定的关爱,这种特殊的成长经历又形成了不同于公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精神、情感、心理等问题。他们追求职业,忽略事业,理想选择和前途设计大多向金钱、享受倾斜,以追求实惠、安逸的工作为奋斗目标;他们更多地要求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利己不顾他人,竞争意识被扭曲,自我意识膨胀,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应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优势互补,各行其职,各尽其能,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形成综合育人的运行机制。

1.稳定教师队伍,提倡“爱心”教育

民办高校的灵魂是教师,教师的心态直接支配其教育行为,教育行为的优劣又同学校的兴衰直接相关。民办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些学生在原学校受老师冷遇、同学轻视、缺乏家庭关爱。因此,调整教师心态,加强管理,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弱化教师的“打工心理”,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关键的环节,学校要实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以人为本,满怀深情和爱心,主动与学生沟通心灵、交流情感,尊重、理解、包容、相信学生。

2.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民办高校必须十分关注学校的凝聚力与团体精神,充分研究如何改善师生员工精神风貌与敬业精神等重大问题;要善于总结提高业已形成的文化成果,并及时推广、实践;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作用;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育“校魂”为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3.加强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民办高校学生多数来自普通高中,部分来自职高、中专和社会青年,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文化基础不如公办高校大学生,而且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养成教育和培养显得非常必要。要通过养成教育,塑造民办高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成人意识,引导学生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除了要努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并发挥其作用外,还应发挥教职工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加强师德建设,做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生的行为在学校教育中受到深刻的影响和规范。

最后,还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每所民办高校在办学目标、运行机制上都有所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规模也有所差距,民办高校本身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是多样化的。因此,各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之相适应,根据自身所处的情况来寻求最适合的模式和思路。尽管如此,各学校都必须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意义和归宿价值为目标,努力把民办高校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上一篇:悬挂脚手架在工业安装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师应怎样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