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凸显“智美”特色

时间:2022-09-02 07:01:27

开发校本课程凸显“智美”特色

智慧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础,美雅是享受品质生活的保证。“智”与“美”的结合是学校教育追求的思想核心。新课改理念下课程资源的整合实践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江苏省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从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起步,逐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学校社团建设活动型校本课程,并积极向部分学科教学渗透,开发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既保证国家课程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需要,培养智慧,又凸显地域特色和传统丝绸文化美雅的特质,以“智”“美”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十年的发展,盛泽第二中学由最初“粗放式”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逐步走向学生自主、教师自觉的校本课程实施探究阶段。

一、整合特色教育,品味课程开发之“魅”

2003年,盛泽第二中学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的验收,为配合吴江市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学校开始尝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盛泽镇是一个丝绸文化古镇,经济发达,人民富足,浓郁的丝绸文化气息和特色鲜明的丝绸文化传统,让盛泽学生的身上留有传统艺术的潜质。如果扼杀了这种潜质,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无疑是十分可惜的。相反,如果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潜力,既可以为学校教育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氛围,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于是,学校逐步形成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校本课程建设思路。

学校以音乐(二胡、舞蹈、声乐等)、美术(素描、速写、书法等)起步,并进一步开设艺术特色项目,包括扎染、木版雕刻、书法、篆刻、纸贴画、插花、剪纸等课程,以及艺术操课程中的武术和韵律操,使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学校不仅在课时上保证落实,而且在暑期以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形式开展活动。

在此期间,尽管很多艺术特色校本课程是“粗放式”的、浅层次的,但收获却是深刻而又丰富的。一是激发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参与艺术特色活动的教师,大多是从本身的兴趣、特长、爱好出发,他们在强手如林的原学科不一定能很快崭露头角,而现在却能如鱼得水地发展,不仅获得领导、同事、学生的认可,而且这种收获的喜悦也会助推他们原学科的专业成长。二是创造了学生成功的机会。一些学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在艺术上却有天赋,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也可以促进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三是彰显了学校鲜明的特色。艺术是课程、教师是课程、学生是课程、活动是课程……当这些课程资源成为校本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校具备与众不同的“色彩与风格”,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二、整合综合实践,扩展活动课程之“容”

新课程改革把单一的国家主导课程变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给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使得学校从课程的使用者转而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开发者。为了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的整合开发,打破传统课程自我封闭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充实校本课程的内涵,拓展校本课程的外延,展示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学校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校本课程“指导群”建设。学校组建能指导校本课程发展的专家团队,把他们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宝藏和最强有力的支撑。专家团队包括阅历丰厚对地方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的民俗专家(如民间收藏爱好者、地方史专家等),学业精深、学有特长的教师群体,还有来自各行各业、人数庞大的家长。他们可能是某一兴趣的爱好者,可能是某行业的管理人员,也可能是技术熟练的工人或阅历丰富的长者(如拉丁舞教练、京剧票友、医生等)。同时,学校还收集校友资料筹建校友资源库。学校希望通过校本课程“指导群”的建设,既可以解决专职教师不足的困难,也为校本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储备更多的指导人才,更希望把社会的“三百六十行”中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精华,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对家乡的历史、社会的现状、身边的生活有更真切的感受。

二是充实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内涵。校本课程不一定就是一本教材,一张节目单、一份计划书、一条建议都能展示课程内容。校园生活中许多活动式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发,都可以通过主题策划、组织实践等方式,实现校本课程与活动既有关系,又各自有不同的目标,如学校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实践基地活动等。学校采用活动发包、班级公约辩论、年度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班级及学校形象大使评选等,把初中生热衷的社会现象引人到校园生活中来,通过社会化“海选”“招标”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无限创意与校园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整合在一起,并将活动常态化,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培养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校园生活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师在这类创新型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做的事,就是设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只有目标明确的活动,才能避免轰轰烈烈走过场,才能真正体现课程价值。

三是依托社团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在现有校本课程整合开发的基础上,摒弃部分“小众化”的校本课程,选择三四门校本课程,结合学校以“七彩生活、梦想团队”为核心的社团建设,努力打造精品校本课程。社团建设不仅培养学生的领袖精神和创业意识,而且发展学生的交际、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能力。校本课程与社团建设整合,不仅可以充实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更有利于精品校本课程的构建。学校把社团活动作为办学特色中的亮点,培养有专长的教师和有特长的学生,在时间、经费、活动场所和辅导教师的培训上给予保障,重点建设能体现“智美”教育和办学特色的精品校本课程。

三、整合项目学习,尝试课程实施之“新”

“项目学习”就是指通过学生制作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让学生发展技能、培养习惯、陶冶情操、学会合作。“项目学习”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中,也称任务驱动学习法或行为引导学习法。“项目学习”是跨学科、跨知识领域,且整合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综合学习。

因此,盛泽第二中学在物理学科校本化实施中,由杨勇诚校长亲自带队,运用吴江市物理学科中心组的集体智慧,依托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为理论支撑,尝试运用“项目学习”课程指导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明确任务一制订计划—执行任务一分享成果”四个环节,把自身的知识经验与学科教学相整合,不仅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经验,也有力推进了初中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

物理组的教师开发和设计了一系列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研究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归类和分析,总结出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四种基本学习形态,即在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课堂实验探究以及课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中生成项目学习课程的教学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项目学习的五大基本策略,即师生共建的课程、动态管理的课时、立体感知的课堂、师徒结对的课型、多元激励的评价。

“项目学习”与学科相整合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对其他学科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更是对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评价观、质量观、整合教学资源能力、课程开发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盛泽第二中学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重视校本课程,以校为本,以人为本,打造“智”与“美”相辅相成的特色教育,实现“用智慧润泽诚真朴实的心灵,以美雅培育灵动秀逸的个性”的办学理念,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卓越人才。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以“五方面”为抓手创设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