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生态功能之历史考察

时间:2022-09-02 11:52:18

教育的生态功能之历史考察

摘 要 教育的生态功能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教育的生态功能的作用时间的偏见有关。本文从教育的生态功能对主体的人以及客体的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对教育的生态功能进行历史考察,以期唤醒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的生态功能以及其价值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 教育 生态功能 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04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Education

ZHONG Shuai

(School of Education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Educational ecological function has been lack of attention i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which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people's bias on the existing time of it to some ext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ecological function on human of subject and environment of object in order to arose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wareness of educational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value.

Key words education; ecological function; historical survey

教育的社会功能分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功能,虽然生态功能近几年也有学者提出来,但是其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对于教育功能的界定,笔者认可胡贵勇(2003)提出的定义,即“所谓教育功能,就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主体的人’及‘客体的环境’所发挥的有利作用。”①这种作用是长期的、持续的,不是在仅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些许影响。

有些人认为教育的生态功能不足以加入教育的社会功能系统中,因为教育的生态功能只是在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达到了必须要用教育给予人们警醒的时候才出现的。其实不然,教育的生态功能在历史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笔者将从主体的人以及客体的环境两方面对教育的生态功能进行一个具体的历史考察,论述教育的生态功能的地位。

1 主体的人

教育的生态功能在主体的人方面表现为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分为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人口流动四方面。

1.1 提高人口素质

人类在历史演进中人口素质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都得到了质的飞跃。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不说原始社会中的母系社会,就是在商朝的时候,为了保持某种商业行为的流传,商朝人一直坚持族内结婚,不与外族通婚,这种近亲繁衍的做法自然使得人口素质严重下降。即使到了春秋时期,宋国也是实行的族内通婚,甚至还被其他诸侯国所嘲笑。现代遗传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近亲结婚会导致新生儿的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一些严重的遗传病。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这种常识教育使得人们不再近亲结婚,从而提高了人口的素质。

1.2 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导致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自然资源被消耗的速度也会随之加快,再加上人类对自然的一些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便会被打破,产生严重的生态问题。历史上我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据史书记载,在宋朝我国人口就有1亿之多,乾隆十六年,人口已经突破了2亿。②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数量呈爆炸性增长,直到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我国的人口才逐步得到控制,通过教育,晚婚晚育的思想深入到国民内心,“优生优育”逐步替代“多生多育”,人口数量得到根本的控制。

1.3 改善人口结构

“重男轻女”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口结构的一个明显的特征。自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公社起,中国便进入了重男轻女的时代。男性因为有着生产力以及战斗力而有着崇高的地位,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是男性。③而女性,则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传播了数千年,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直到1919年爆发,男女平等的思想被提出,重男轻女的现象才得以改善,男女比例结构才得以趋于正常化。

“学在官府”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口结构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自西周起,奴隶社会的官府就垄断了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教育是属于贵族的,而平民百姓不能够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起,教育在平民百姓中逐渐成为可能,百姓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儿童教育也逐渐得以普及。自此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逐步得到改善,向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发展。

1.4 促进人口流动

当代高等教育体制促进着大学生这个群体在不同的城市间进行流动,大学生要想读一所好的高校,就必须从自己的户籍所在城市流动到高校所在城市。其实这个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的时候,很多有识之士为了能够向一些名家学习知识和品德,不惜从自己的地区迁移到一些名家所在的地区。甚至有些人为了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多次迁移,“孟母三迁”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例子。

2 客体的环境

教育的生态功能在客体的环境方面表现为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笔者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分为萌芽阶段、觉醒阶段以及兴起阶段。

2.1 萌芽阶段

自人类产生到工业革命的出现为教育的生态功能之萌芽阶段。大约在17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火,也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对自然产生了破坏。但是这个时候的环境问题并不突出,教育的生态功能之萌芽并不显著,农业社会的出现才加速了其萌芽的产生。动植物及水资源在农业活动的作用下开始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反思。《诗经》中记载,“怀柔百川,及河乔岳”。这句话是说,河流山川是盛产资源的地方,因此要祭祀。可见古人早就因为自然能够生产资源而有保护自然的觉悟了。从周代开始,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在利用自然的时候保护生态环境。西周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今者,死无赦。”这是人类较早地将保护生态环境法令化。先秦时期将这种思想发展得更加自觉化、清晰化和系统化,齐相管仲推行的“富国强兵”政策中,十分注重山林川泽的管理及生物资源的保护,有一整套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唐宋和明朝在继承先秦思想的基础上,扩大了对自然环境的管理范围,不仅包含山林川泽、苑圃、打猎,还包括了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2 觉醒阶段

自工业革命的出现到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发现为教育的生态功能之觉醒阶段。工业革命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起点,自工业革命起一系列生态问题开始出现。1930年在比利时发生的马斯河谷事件拉开了生态环境的“世界公害事件”的帷幕,随后依次出现了多诺拉事件等严重公害事件。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1962年蕾切尔・卡逊女士推出《寂静的春天》一书,初步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破坏问题。此书一经出版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蕾切尔・卡逊也被视为现代环境主义的先驱。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举行的“地球日”游行活动推动了教育的生态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它更直接促进了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这是人类首次对保护环境进行研讨的国际性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至此教育的生态功能得以觉醒。

2.3 兴起阶段

自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发现至今为教育的生态功能之兴起阶段。法曼于1984年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了臭氧层空洞,并于1985年在Nature杂志刊出了他的发现。④该发现直接促进了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里约热内卢会议的召开,会议讨论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酸雨这三个重要的生态问题,第一次将环境、经济和社会这三个要素并举,提倡世界各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会议后,很多环保人士发起促成了一些非盈利组织,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等著名人士发起的“环境论坛”活动便是其中有影响力的一个。2002年8月26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该会议被列为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因为此次会议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确定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提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系列目标。⑤每一次重要会议和活动的举办都会给人类以警醒的教育意义,教育的生态功能在一次次会议和活动中不断兴起。

3 小结

同志在党的十会议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建设当中,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教育的生态功能地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本质上促进教育的生态功能理念深入到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思想当中,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之所以对教育的生态功能进行历史考察,是希望教育研究者们能够对教育的生态功能有着清晰而端正的认识,并重视教育的生态功能的实际价值,在实践中运用这种价值以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在发展中与自然和谐相处。

注释

① 胡贵勇. 教育功能:诠释,梳理[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8:1-4.

② 陈俊香,陈晓梅. 我国控制人口数量的成就和问题[J]. 社会科学论坛,2005,07:45-47.

③ 陈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传统社会结构[J]. 山东社会科学,2002,03:124-126.

④ 曹力佳,曹怡之.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发现及其启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4:180-182.

⑤ 吕文林. 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三个里程碑[J]. 国外理论动态,2003,05:27-29.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初探 下一篇:以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学生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