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径,行者无疆——录像课《开放与交流》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01 09:56:37

教学有径,行者无疆——录像课《开放与交流》教学反思

工作的第九年,参加过现场优质课,说课,评课,现场教学设计,教学细节片段设计等各种比赛,唯独缺少参加录像课比赛的经验。今年赶巧,有了机会代表东莞市参加广东省录像课例比赛,始发觉录像课完全不同与现场课,以往的很多经验都不能照搬,是以记下此次备课的经历!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思路之困

初定课题时,最为困惑的是如何确定该课的主题,即灵魂。因为开放与交流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无数人对这节课进行过研磨,东莞市本身也曾就这节课组织过优质课比赛。该讲的好像别人都讲过,能想到的好像别人都想到了!从新史料去挖掘,经一番搜索发现除敦煌的文献外,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看来这种大众菜式也只能从煮法上去琢磨,用料的考究就没法实施了。记得有位特级教师说过:公开课,导入可以模仿,结尾可以模仿,煽情也可以模仿,唯独看问题的角度没办法模仿,这是一位教师厚积之后的勃发,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我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找到看问题的角度!

通过对教材、课标和已有课件、设计的分析,我发现开放与交流其实可以先分解成老套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开放与交流?—强调重要性;为什么能开放与交流?—强调交流基础与政策;如何开放与交流?—强调方法论。课本提供了四个史实,即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东来、国际都会长安,用这四个史实来说明上述的三个问题。通过比较发现,大部分人会用大量的时间具体解释和介绍这四个史实,且重心放在为什么要开放与交流,即重要性上,即便最后联系现实,大多也是很梗概地问:“我们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唐朝的开放与交流对我们有何启发?”这个启迪其实非常空乏,学生能答出来的东西通常不用学习本课就已经得知。看来已有的设计在两个方面可以供我改进:即就书本史实讲得非常具体,有为史讲史之嫌,反而离散了中心;二是对开放和交流的方法论认识挖掘不深。对初中生来说,以古喻今,得出一些合理的方法认识是比较可行的做法。

二、远近高低各不同---资料之杂

确定了重心后,开始了资料的海选,在战略上蔑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第一步:我先把论文资料的搜集归为五类—唐开放与交流概况、遣唐使研究、鉴真东渡研究、玄奘西行研究,然后通过中国知网搜集十五年内的相关论文,通过阅读,把看过的有趣史料、有启发的观点作好摘录。第二步:找到唐史研究,尤其是对外开放与交流研究的权威书籍,如葛承雍的作品、钱文忠的作品、爱德华·谢弗的作品,中华文化史等阅读,目的是了解该段历史的概貌,研究的热点、避免犯明显的史实错误。第三步,第二次上网海搜同行课件、设计及录像,寻找能激发灵感的设计。

资料的险觅狂搜让人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时时有些新的发现,但是把它剪贴下来后又茫然四顾,不知把它放在那里好,有时大脑的溢满状态让自己怀疑能否把这些搜出来的东西啃下来。这个时候,交流起了关键的作用。于是开始集体备课,开始骚扰自己认识的所有比自己高明的同行或朋友,跟他们研讨这节课,这个环节是多么的重要!通常别人的一两句话就可以激活自己储藏的资料!

如果没有交流,继续闭门造车,一人难于承受资料之重!难于作出资料的裁剪!如果说教师是个裁剪师,交流带来了春风,而课的灵魂就是那把剪刀,与其无关部分,大胆剪掉,实在有舍不得的边角料在最后修缮的时候起点衬景的作用。

三、不识庐山真面目---活动之忧

框架已经搭建、设计已露端倪,开始了实战的演练。有人总结了公开课的七种武器:课前故事—定音锤;精美课件—火焰刀;朗读秀—长生剑;视频剪辑—多情环;学生辩论—霸王枪;思辨问题的提出—孔雀翎;应变—无招胜有招。虽然熟读招数,但实践往往呈现的又是另一种情况,因为这些武器都是建立在教师的绝对主控之下,而实际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如何避免教师的强势,或许应该把教师从传授者变成情境的创设者,平等思考的对话者,课堂的功力或许要用在引导技巧上,而非树立知识权威、地位权威上。

不树立知识的权威,意味着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容量要合理,第一次试教课件做了41张幻灯片,即使设计了3个主要活动,分别是“梦回长安交流会”“历史小博士”“玄奘状告吴承恩的历史法庭辩论”,学生的参与也尚可,但所有听课教师一致要求进行瘦身计划,意见是大容量意味着教师控制了话语权,没有课堂的留白,侵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第二次进行瘦身后进行试教,把一些史料转成课外补充材料的形式印发给大家,浏览即可,却还是发现想象长安城的这个活动,学生的热情始终不能很好地点燃。第三个活动进行到最后学生也呈现疲软的状态。自己再思考也觉得思路不顺畅,有老师提出,这是活动的准备不够,大脑没有预热!我才恍然大悟!学生活动应该顺势而为,水到渠成,避免生硬感,让学生不由自主有说话的冲动,有感而发但话有说不完!这可以从他们熟悉的话题出发,或者是制造冲突强度够大的悬念,又或是进行情绪的调节和转换。于是我在第一个活动中增加了平面和立体长安的对比图片,果然学生比较自然地进入想象的情景;在第三个活动前增加搞笑视频,缓解课堂的疲劳感,让学生再次进入讨论的状态。

四、只缘身在此山中---细节之炼

记得李惠军老师说过,一节好课抽取学生活动,应该是一篇完美的演讲稿。

很难做到这样的标准,然心向往之。第一二次试教语言比较粗糙、生涩,如何突破语言关,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锤炼板书,板书是门面,先把板书设计好,学对教师的语言就有了印象;二是进攻重点环节,即精心打造过渡和总结。让过渡顺畅、又有立意;让总结简练与自然升华。

由于本课例是录像课,而且是借班上课,跟平时的上课感觉是两码事。实践发现除却设备的准备(如摄像机、音响、师生麦克风、翻页笔等),环境的布置外,课前跟同学们的沟通是关键,尤其不可忽略录像课的特殊场效应,学生在录像课的心态起伏也将决定录像课的成败!

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每个老师都停止不了追寻,追寻那种让自己不遗憾的感觉,也希望能够找到一张教学的地图,我们能按图索骥,然而每一个真实教学场景的切换让这种期待一劳永逸的幻想宣告破灭,老师们仍然只能做脚踏实地的行者,去填充教育的底色,去继续无疆的旅程!

上一篇:浅谈网络研修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 下一篇:家园携手,让明天的太阳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