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01 02:42:42

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在于造就和锤炼教育教学理念新、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潜能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只有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采用学科专业技能与教师专业技能的“叠加”培养模式,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大学教授与中学特级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以及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4-9324(2012)10-028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教师教育和培养机制却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现实要求。为此,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卓越教师的培养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的培养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只有革新传统教师培养模式,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系统实施下列培养模式,才能造就、锤炼并最终形成我国教育教学理念新、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潜能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从而为我国教育强国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科专业技能与教师专业技能的“叠加”培养模式

教师是专门从事人才培养活动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成长需要在教师专业标准指导下经历一个系统的专业化学习和培训过程。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全面推广,必然会对中小学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事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卓越教师不仅要掌握牢固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是一个师范生转化为卓越教师的必要前提。教师专业技能包括教育理念与专业品质、教育专业知识素养、教育实践能力以及教师人文素养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教师素养,掌握“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会研究学生和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专业技能。

为了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和教师技能同步提高,建议师范院校可以考虑通过成立“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然后将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应当对各专业的师范生进行跨学院技能联合培养的“叠加”教学模式,也即,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由门的“教师教育学院”组织教育教学理论拓展课程的学习和研讨,以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和考察活动。经过这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既能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较好地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又能以较强的管理能力胜任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工作。

二、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的培养不仅需要设计特定的课程体系,提供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开展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团队式等各种教学活动,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提供全面训练,而且要应鼓励师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需要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力求走出一条个性化的职业成长道路。所以,卓越教师的培养仅仅依靠校内的教育和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走出校门,在校外参与各种教师教育考察与实践活动。师范院校应构建起“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由对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对教育教学的理性理解,使学生既具有一般师范生都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科研意识与创新精神。

在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上,必须注意大学生校内学习、研讨和校外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式,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在时间、空间安排上也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在具体操作层面,建议对各专业学生分别在所属二级学院修习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叠加学习五大课程模块:教育理论拓展模块;公共教学技能模块;教育研究模块;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模块;公共英语技能模块。同时,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引领学生的职业精神,帮助师范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制订长远的职业成长计划,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努力将崇高的职业精神转变为阶段性、具体性的奋斗目标。值得肯定的是,一些师范院校在提高“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采取了多种形式与当地优秀中小学校合作,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例如,盐城师范学院要求“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学生利用暑假开展“四百”教育活动:一百名卓越班学员,访问一百名优秀教师,形成一百篇调研报告,到一百个师范专业班级与同学分享调研成果。[1]经过这种校内培养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对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入职快、潜力大、绩效高”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科研骨干型教师意义重大。

三、大学教授与中学特级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的“双导师”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首先应是有自己独特特点的教师,而不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传统优秀教师。因为,培养中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本身应具有“个性化”,然后才能让其自觉地在教学中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这就给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改群体性管理为个体化管理,提供个性化教育。目前,由于实行“导师制”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模式,决定了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配备本领域专家教授及中学特级教师为其导师,实行“双导师”共同指导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一般“校内导师”由校内师德与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校内导师”还应就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校外导师”从来自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本校实习基地的教改专家、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以及优秀校友中聘任,主要在学生见习、实习等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指导学生,侧重于一对一的传、帮、带,带领学生亲身走进中小学课堂和第二课堂,感受在新课改要求下新的理念与风采,形成优秀的教学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双导师”的共同努力下,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浓厚的人文底蕴、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六具有”卓越人才。

四、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开展协同创新,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2]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协同创新,有利于构建一个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这既是师范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也是真正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师范院校应当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伙伴合作关系,创建一种临床教学模式,使师范生能够自主实践,实现知能转化,提高职业实践技能,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特征、学校特点的“卓越教师”,同时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形成“共享共赢,校际合作”的“协同创新”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地区或跨地区进行教学实习、顶岗锻炼、“支教”等活动对深化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意义重大,效果良好。盐城师范学院在这个方面为全国树立了一个较好的典型,该校在新疆哈密等地区设立了若干实习基地,目前已输送200多名优秀学生到新疆实习支教,同时在本地启动了苏北农村顶岗实习方案,发展了紧密型的实习基地15个,为教师教育提供“临床性”的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教学专业化水平,锤炼学生的教师职业精神。目前,以“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同学为重要参与力量的“新疆实习支教”已经在全省、全国造成了重大影响。2009年10月15日《教育部简报》以《盐城师范学院积极开展师范生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为题,对盐城师范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精神,主动支持新疆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也对“实习支教”培养卓越教师的做法给予了多次肯定性报道。

总之,大学校园对卓越教师的先期培养要注重强化“临床型模式”训练,确立“仿真实习”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以有效提升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理念为重点,积极推行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配合,专业技能和师范生技能叠加培养的双轨培养机制,开展“百生访百师、百文进百班”、“新疆实习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师范生专业技能汇报演出等活动,为培养出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思想,能够创新性地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未来卓越教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晋鸣,季成林.师德建设从板书抓起[N].光明日报,2011-09-07(6).

[2]张力.协同创新、意义深远[N].光明日报,2011-05-06(16).

基金项目:本文为盐城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卓越教师的标准及其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YCTCJY0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利平(1972-),女,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讲师。

上一篇: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下一篇: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