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班组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28 07:23:00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1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摘 要:如何使得卓越工程师获得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目标,而专业课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基础。文章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试点,对专业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教学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贯穿工程实例、强化主干结构、理论素质并重、注重创新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材料工程师培养途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52-03

收稿日期:2014-11-27

作者简介:汤玉斐(1982—),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材料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西安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能源材料与应用试题库建设”(xqj130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西部地方高校,是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2010年来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工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部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重工程实践,重应用培养”的传统特色,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服务西北地区经济的需求,辐射全国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试点,针对如何获得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下,应试教育的风气仍然浓厚[2],特别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课程考试或者撰写实践报告,以取得学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这些都阻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课任课教师在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以及考核聘任标准的驱动下,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了对其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训练。

(二)与实际生产脱节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际生产要求脱节,部分知识点严重落后,同时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不是具体的应用和实践,实验课又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针对工程问题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内容,随后的实习阶段学生在企业的时间较短,感性参观多于动手实践。此外,毕业设计内容陈旧或来自于基础研究课题,导致材料工程师培养易于成为“材料研究生”培养。

(三)单一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目前专业课基本是在教室通过黑板或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灌输,缺乏与实际生产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列举的实例也不能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使得多门专业课程独自为战不能有机结合,课程的考核常采用期末一次性试卷考试,使得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最终沦为基础理论课,无法发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而且,试卷多以填空、判断、问答、计算等为主[3],很少涉及应用系统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只能考查到知识点的记忆和特定假设条件下知识的熟悉度,这都与卓越材料工程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教育产业化的作用,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的限制下缺乏弹性,难以出现杰出的创新型人才[4],虽然高校通过多种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纯校园式的科技活动容易使得学生将比赛成绩化,过分追求奖项而忽略了竞赛过程中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

二、开展“贯穿工程实例、强化主干结构”的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对工程人才素质的高要求,静态的课堂教学无法直接满足企业对于材料工程师的要求,我们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工程意识培养,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入最先进的专业技术,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是卓越工程师班教学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

(一)强化主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通过走访与材料专业相关企业的专家、校友、教师和部分在校学生,邀请企业专家、校友、教师座谈等形式,对材料卓越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具体方案为:首先,强化材料科学的主干课程,特别强化实践环节,大幅度提高专业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新课程体系直面工程,在强化理论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教育的特点,提高专业知识点讲授学时与工程实验实践学时的比例。其次,新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精简,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关联知识间的孤立讲授,特别整合和削减部分选修课,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及适应新材料发展的趋势。同时,教学内容大量增加相关专业技术进展,更新或重构相关知识点以适应快速的技术发展。

(二)实施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卓越材料工程师班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采用小班教学、单独授课的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或实验相结合,开展典型工程产品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要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具体以工程实例为对象进行讲授,工程实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在金属材料的相关专业课中,以典型的轴承、齿轮、钢件等产品为实例,从各零件的选材、金属的熔炼、成型、设计加工、热处理、性能测试和表面处理等六大部分贯穿了第3学年14门专业课程(图1所示),任课教师通过教学法研究或集体讨论备课将产品涉及的知识按照制备工艺主线有机结合,通过产品的制造过程驱动学生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还强调讲课与实践同步,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同步在实验课进行验证,然后在第4学年前往本专业的实践基地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在实际车间对该典型产品应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掌握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和手段,达到生产实践以及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采用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考核可以判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反馈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的目的[5]。目前有关考核方式的改革呈多元化趋势,其方法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表现、课程报告等多目标综合评定,形式又大都以开卷、闭卷、多试卷交叉等,来满足差异化专业课程的要求。本专业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推行全程化的评价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小工程案例设计、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等方式,学生组队分工完成设计并进行答辩考核,该部分占总成绩的40%—60%。例如在“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在金属的结晶、铁碳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等章节设计3次工艺设计,要求卓越班学生每5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报告,并随堂进行答辩,成绩占总评的45%。此外,降低了期末试卷考试的比重,同时结合行业的要求,以工程实例的方式命题,取消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记忆类题型,增加判断、计算、论述以及产品设计等,使得考核重点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为主,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实践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专业教研室聘请了6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卓越工程师班的兼职教师,协助完成日常教学、讲座以及实践环节,同时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前往大型国企、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锻炼3—6个月,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例如,新进教师在培养环节必须前往东方电气集团、吴江工业园企业等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这些举措使得卓越班专业教师队伍日趋合理,为培养高质量卓越材料工程师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体系构建时强调理论与素质并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原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方式上进行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训练,同时注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模式的培养。与此同时,培养过程中还穿插进行专业课实验教学、开放性课题实验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卓越材料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第1阶段在材料卓越班学生入校后即进行专业认识教育,主要安排参观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初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专业兴趣,树立卓越工程师的目标;第2阶段首先在西安理工大学部级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基础工程训练,培养基本的车、铣、刨、锻、磨各类材料工程师的基本功。随后进入2+4+16+18模式的企业实践环节,强调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其中2周的认识实习与大型国企(金堆城集团、西安远东公司、西安西电集团、陕鼓集团、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等)合作建立训练基地,以短期实习等方式与目前材料工程的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工程实践教育的目的;4周的生产实习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实践训练基地,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等环节,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连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16周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时,与大型国企构建完善的工程实践平台,结合专业课的学习,每人配备1名企业导师,使卓越班学生能够借助该平台,在机械设计、热处理、表面强化、粉末冶金、分析检测等方面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最后18周的本科毕业设计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企业目前面临的工程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创新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推进卓越计划,本专业在构建、改革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内容方面均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包括长春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东方电气、济南二机床集团,西北轴承股份集团、陕鼓集团、西安福莱特热处理公司等,同时,企业每年会派遣2—3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为卓越班学生教学,内容涉及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第4学年实践环节中企业会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1位企业导师,类似于师徒的传帮带模式,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二)开展以创新意识为导向的科技活动

鼓励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竞赛活动,通过竞赛项目的启发式专业教学,提高解决工程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教研室积极帮助学生联系指导教师制定参赛课题,动员专业课教师开放专业实验室,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仅2011级卓越材料工程师班29人中就有3人获得国家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5人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人入选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人获得省级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70人次获得各类课外学术活动及其他奖励。

(三)开放专业实验室,引导自主实践创新

增加材料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学生资助开展和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提供条件。材料系积极与学院协调采取措施,加大公共及专业实验室向卓越班本科生开放的力度,鼓励教师吸纳卓越班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解决企业难题等,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先进陶瓷材料实验室开放了陶瓷材料成型创新综合实验,方案具体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组合成小组,自行设计一些常见陶瓷材料并能制备出样品,即提出使用材料的性能要求,设计配方,进行基本的样品制造(粉体混料、成型、加工和烧结等),最后做出一个样品(产品),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的基本条件和环境。目前,通过该实验卓越班学生已有9人申请了中国专利,4人在部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实施完全学分制以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典型工程产品或实例贯穿整个专业课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不仅可以为实现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卓越材料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提供实践经验,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可以为其他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阳勇福,林海燕,王晓峰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8).

[2]李永斌,张同心.大学考试方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3]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3).

[4]鲁莎.论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之弊端[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2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25-01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新的“质量工程”,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的培养的模式。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对卓越工程师班的日常管理办法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卓越班的学生在评奖评优管理办法、保送研究生等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还存在疑惑。

本文从更好服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出发,在日常教育和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创新性的看法,从班级设置、评奖评优、保研推免、科技创新、国际化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研和探索,鼓励学生们选择卓越,成就卓越。

一、单独设置“卓越班”,“工程师”们有归属

鉴于“卓越工程师”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学生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因而设置“卓越班”,例如20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1班。“卓越班”属于虚拟班级,既卓越计划的学生不再单独编排学号,其日常的一些管理还是归口于原来行政班级。这样,既方便了“卓越班”小班单独授课的要求,又不影响卓越计划学生日常的一些管理,如学生管理中的零汇报制度等。在“卓越班”里设置班干部,倡导有自己的班级文化,“卓越班”也有资格参评各个层次的优秀班集体、团支部等,这样也激发了“卓越班”学生追求优秀的动力,从侧面也会促进其专业学习,让优秀无处不在。

二、奖学金推免有保障,卓越班学生动力强

“卓越班”学生相比其他同学在相同时的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的科目,进行更多的实践,因此,其奖学金评定往往容易出现科目不统一、学分不一致等现象,也让学生在评定过程中出现混淆。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实际情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现制定了以下计算奖学金学分绩的备选方案:通常情况下,必修课与限选课成绩按照学分制进行加权平均得出n1;每门公选课成绩乘以学分乘以千分之二,再将计算后的各科成绩相加,得出n2;最终的学分绩为N= n1+n2。“卓越班”学生同学期要多修若干门专业实践类课程,为鼓励学生,将这几门专业实践类课程算作科技创新学分,计入学分绩中,得出最终的综合测评,与普通班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专业排名,评定奖学金。

在推免政策上,计算推免成绩时,“卓越班”学生在选择参加测评的公选课科目时,也可以选择多修的科目进行冲抵,扩大了公选课成绩的可选择面;“卓越班”学生既可以推荐免试学生型研究生,也可以推荐免试专业型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卓越班”学生在申请推荐免试专业型研究生时给予优先考虑。

三、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常抓不放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其之所以“卓越”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对“卓越班”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

首先,需要培养“卓越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核心,需要贯穿于“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之中,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实现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培养和提高。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个创新平台对“卓越班”学生也是十分重要,应该鼓励“卓越班”学生参与到大创负责人的申请中来,要求其在大一大二期间班里的每位同学都能获得一项大创立项,投身科技创新。

接下来,需要培养“卓越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好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衡量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支持下,学生也有资金参与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针对“卓越班”学生,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不同年级给出相对应的科技创新活动,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尽可能制定“卓越班”的学生都要达到的毕业标准:以第一作者身份拥有专利和论文,都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

四、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引导“卓越班”学生追求卓越,拓宽其国际化视野。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有良好的留学专业传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拥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认证资格等,都有助于“卓越班”学生走出去。目前,与专业相关的2+2、2+3等联合培养出国交流项目,公费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大学交流机会较多。以机自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有德国卓越计划项目,只要成绩符合要求,参加语言考试可比较方便的申请到TU9的知名高校。作为“卓越班”的学生,更应该有国际化意识,在考取国际化证书、出国留学上应该有更高的比例。

在政策上,针对“卓越班”学生,若参加雅思考试超过6.5分获参加托福考试高于90分,给与补贴该次的考试费用;在教育管理上,通过在卓越班内成立出国留学兴趣小组,通过多开展出国留学宣讲会、与我校国外留学生交流互动等形式,让“卓越班”学生近距离感受出国留学、认同出国留学、踊跃出国留学,做一名有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以上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目前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上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探索,为了更好的服务卓越计划。做好“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也要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对应形式、规模、内容、对象的思维创新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清楚自己所应该关注和提高的能力,让卓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习惯。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2):47-55.

[3] 史泰冈 高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

[4] 张安福 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3

一、着力年度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教务处围绕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等制约本科教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对照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布局调整、教学运行管理等方面探索研究,从理论架构到实际工作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为2016年度工作明晰了目标,同时也为学校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本科教学科学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一)探索理论支撑,在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上下功夫。

一是在推进专业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建言献策。草拟出台了《xx大学2015-2016年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学校整合林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农业建筑与能源环境工程专业,新建城乡建设学院。将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专业调整到生命科学学院,停止生物科学(动物方向)的招生。对部分专业的招生进行了调整,草业科学、森林保护、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隔年招生。新增1个本科专业,新增15项“第二批”专业提升计划项目。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对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进行了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

二是在推进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寻求突破。按照《xx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的通知》(农大党字[2013]42号),坚持突出特色、分类培养、尊重个性、强化实践、教研结合的顶层设计,完成2015版59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编印,该方案进一步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多类型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在此基础上,正尝试制定《xx大学拔尖创新、复合应用、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图》,将在全校实行本科人才分类培养。

三是在推进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摸索经验。按照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为此,我们本年度紧紧抓住“实践教学”关键环节,积极思考,探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启动了实践教学提升工作,要求每个专业制定规范的课程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调研,正着手制定《xx大学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以实现我校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推进。

四是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顶层设计上整体规划。为了更好的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启动了加强和规范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明确“院(部)—系(教研室)—教研组”三级教学基层组织,要求教学单位将所属教师纳入的系(教研室),且任何教师不得同时归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教学单位,以便于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并规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学院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正尝试研究制定《xx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框架图》,将从整体设计上规范基层教学组织。

(二)探索实践途径,寻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和路径。

一是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制定了《xx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寿光市创业实践基地”工作方案》,启动了校级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组织选拔三、四年级107名有志创业的学生,赴山东寿光开展创业学习实践。

二是积极探索农林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为适应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农业企业对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在对同类学校调研的基础上,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探索设立了“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实验班”,首批选拔30人。该班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农林企业管理实践”模式,二年级组班,小班教学,小学期制。

(三)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为培养各类人才营造和谐的氛围。

一是制定《xx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指导性规范和体系》。在专业申报、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申报、教学名师评选、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均有了可操作的规范,便于各教学单位和教师掌握各类项目评审验收的标准,做到项目申报有的放矢。

二是启动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试点改革。实行“体育运动选项课”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网上“三自主”选课方式,拓展了体育课堂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实现了重修网上选课。避免了重修学生漏报、错报、重报。

四是积极推进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在学校支持下,购置了尔雅网络通识课程,丰富了课程资源,推进MOOCS在教学中的运用。

五是首次采用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位审核的一个标准。

(四)探索教学质量监控的新常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实施“督导导航”。对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新入职的77名教师开展了随堂听课检查,并采取课后交流和座谈的形式,引导、指导、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二是实施“督导推荐”。经过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多次随堂听课、学生评教、学生座谈、职能处室初审、校领导审核等五个环节,工学院杨作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宏蕊、软件学院山瑞平、工学院李晓斌、文理学院刘燕霞等五位青年教师荣获首届“xx大学教学新秀”荣誉称号,并在全校范围进行了教学技能展示。

三是实施“晋升职称教师”专项教学评价活动。针对长期以来我校教师职称评定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规范了对晋升职称教师的评定方法,实施“督导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价+学生评教”综合评价。

四是制度规范院部听课。规定学院领导、系(教研室)负责人、教学秘书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6次,教师间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一年来,院部行政干部听课883门次,教师互相听课1102门次。

五是实施各类教学专项检查。抽查学院26门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训),重点检查了各门课程对照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效果;抽查2015届的56篇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网上检测,端正了学术风气;抽查了13个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128门及面向全校开设的通用基础课程11门,重点检查试卷的命题、制卷、阅卷及评分等情况。

(五)全面推动“本科教学工程”在建项目的建设工作。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项目获批来之不易,但要建设好更难,压力更大,因为项目的完成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成果,需要接受省教育厅的检查和验收,如何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已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邀请校内专家对2011以来在建的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改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总结了项目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接受了省教育厅的专项检查,在专家组的反馈意见中,专家组认为教务处工作思路清晰,各项管理规范。另外,组织校内专家对8项省级教改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工作,检查结论5项A,2项B,1项C,其中部分教改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果,还将举办教改项目结题验收专题研讨会,以促进项目间的交流,让成果好的项目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积极培育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各项项目评审均取得了好成绩。新增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位省级教学名师,23项省级教改项目(其中重点项目5项),2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4种教材获2015年度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班子更好履职尽责

面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处领导班子坚持把加强班子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全处工作落实的关键,班子谋划发展推进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学习,不断提升班子的履职能力。我们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相关资料,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加强了高等教育理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慕课等方面的学习,参加了第五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高等农林(涉农)院校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研讨会等会议,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同类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和趋势有了了解,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班子的履职能力。

团结协作,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顾全大局,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班子成员集体议事制度。一年来,班子成员对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做到有分工、有统一、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决策前,先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决策后,则督促落实,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强化廉政建设,不断改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纪委“五不准”、十以来的廉政新规定和学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的若干规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xx省女子监狱的警示教育活动,接受廉洁从政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观念以及廉洁自律的意识,从思想和法制上构筑起牢固防线。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贯彻各项制度规定。过去一年,教务处领导班子无一使用公车办任何私人的事,无一使用公款接待、公款吃喝、旅游、消费等,无一使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无其它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

此外,班子成员积极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查找班子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学院,认真听取教学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xx大学本科教育专题研讨活动总结报告》。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可以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科室以工作计划形式代替会议。精简办事流程,减少课程考核命题审核程序,由以往的签批多张申请表精简为《xx大学命题审核表》一份,避免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倡导经济节约,各类项目的申报只需交1份材料,减少了纸张的浪费。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努力方向

对照年初目标任务,班子未完成或不太满意的工作有:辅修(双学位)招生专业的比例扩大还没落实;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没有形成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审核评估工作还未启动;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意见以及标准还未研究制定好;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进缓慢。

产生这些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班子成员集体学习的少,运用集体智慧提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举措的研讨活动较少,面对困难闯劲不够,深入院部、师生调查研究还不够,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变化研究不足,工作视野不够开阔,工作思路常常受到传统固有模式的困扰和束缚等。对此,我们要加强高等农林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开阔视野,创新工作,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制定人才分类培养的路径图,实践能力培养的路线图,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建设的框架图,继续规范教学管理,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4

今天,我们召开创建**省卓越高职院校动员大会,再一次吹响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的集结号和冲锋号,正式打响卓越院校创建攻坚战。刚才,三个单位代表作了创建表态发言,各系部、处室负责人向学院党委递交了创建工作责任状,表明了态度和决心。吴丽文副院长宣读了创建工作方案,张建院长作了创建工作动员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对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卓越院校创建。

“卓越”的意思是:“杰出;超出一般。”卓越高职院校,就是在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治理能力等方面有自身优势和“过人之处”,或者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超出了一般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竞争力,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出类拔萃。实际上,建院十多年来,学院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从2006年、2012年先后两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09年成功争创“省级示范”,2010年争创“国家骨干院校”,到现在争创省卓越院校,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合作办学”的特色学院、品牌学院,都是我们**职院人攻坚克难、艰苦创业,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过程。争创卓越院校,是我院抢占发展先机的一次难得机遇!创建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2010年创建“国家骨干”,去年创建卓越院校,我们敲开了成功的大门,站在了门口,但最后失之交臂。尽管十分遗憾,但所有这些既证明我们的实力,又说明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委、市政府对我院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并将创建卓越院校写进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次如果未能创建成功,我们将愧对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愧对全院广大师生的殷切期盼!因此,要本着对学院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弘扬“团结第一、事业至上、追求卓越、成就一流”的优良传统,鼓足干劲,全力以赴,精心做好各项创建工作,确保今年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创建卓越院校是学院今年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为了更好地推进创建工作,这里我强调三点。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争创卓越院校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学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创建成功了,省教育厅会对我院投入较大的专项建设经费,有利于学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内涵、增强办学实力、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我们广大教职工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和职业荣誉感,有利于学院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未来更好的发展!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卓越院校的重要性,增强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根据创建标准与要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办要加强对全院各系部、各相关处室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保证全院创建工作整体一盘棋、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各位院领导、院长助理对联点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定期过问、积极参与,对有关工作进行协调,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各系部、各相关处室要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创建班子和团队,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精心撰写创建材料。系部、处室负责人要合理分工、科学安排本单位的创建任务,加强工作统筹与协调,做到按时如质如量完成任务。

二、进一步强化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办已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成工作责任清单,下发到了各相应单位。全院上下要绷紧“责任”这根弦,狠抓工作落实。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把握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对照条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院系两级负责人、各单位创建工作人员要牢记职责和要求,既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失败找理由,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纪检部门、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价处、组织人事处要联合开展督查,根据工作进度安排检查各单位的创建进展情况,根据验收要求对工作质量认真进行考核,定期督查工作通报,对工作完成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或质量不达标的单位予以批评。同时,组织人事处要把对各单位的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对创建工作打折扣、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实行年终评优一票否决。去年,**市委出台实施了激励、监督、问责“三个办法”,管人用人、从严治党。“三个办法”要求对工作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任务不能完成、履职敷衍塞责懈怠散漫等“为官不为”行为进行问责。这次,凡是不积极作为、工作拖后腿影响了学院创建大局的,学院将严格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进一步真抓实干,确保创建成功。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代表团组审议时讲话透露,有五件事干部别再干了。其中一件是,“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干事只重表面”。我们创建卓越院校,必须靠真抓实干来夯实创建基础、提高创建水平,而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假把式”,心存侥幸、只做表面文章。去年卓越院校创建,省教育厅共立项8所,我院排名第九。今年创建,我们千万不可据此而掉以轻心,以为这次非我莫属!其实,今年创建竞争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去年,不少实力雄厚的高职院校都在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因此,我们必须以百分之百的实干抓创建。实,不仅要认真撰写创建材料,更要把创建蓝图变为创建现实,抓好内涵建设,力戒纸上谈兵;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重在行动与落实,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推动创建活动开展,力戒坐而论道。所以,我们的创建,是既重创,更重建,做到卓越院校创建名副其实,绝不能创与建两张皮!学院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发展靠大家!每一位教职工都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凡是工作需要都要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与创建,众人划桨开大船,任何人都不得置身局外!对每一项创建任务,我们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好,尤其是特色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治理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更要努力出特色、增亮点,不能满足于符合要求,而要力求更好。全院上下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行真抓实干之举,在狠抓落实中迎接挑战、破解难题、寻求突破,把创建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精,力争胜人一筹,确保成功!

同志们,卓越院校创建离材料申报只有约两个月时间了,我们既要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紧迫感,又要树立奋力拼搏、志在必得的必胜信念,用又严又实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用团结协作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用追求卓越的精神创建卓越,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科学谋划、严密论证,努力夺取决战卓越院校创建的全面胜利!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5

1.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冶金工程卓越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校企联合授课与校内单独授课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学习习惯与创新思维培养有机结合“五结合”原则,坚持“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思想,对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1)公共基础课及素质拓展教育课。政治理论课14.0学分、大学外语16.0学分、高等数学11.0学分、大学物理8.0学分、物理实验4.0学分、大学计算机基础2.0学分、体育8.0学分、工程导论2.0学分、形势与政策1.0学分、军事理论1.0学分、就业与创业指导1.0学分。(2)专业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3.0学分、线性代数3.0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0学分、工程力学6.0学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3.0学分、机械设计基础3.0学分、电路与电子技术4.0学分、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2.0学分、普通化学3.0学分、普通化学实验1.0学分、物理化学6.0学分、物理化学实验2.0学分、材料科学基础4.0学分、冶金传输原理6.0学分、工程应用法律实务2.0学分、工业工程与管理2.0学分。(3)专业必修课。冶金物理化学(双语)5.0学分、冶金学Ⅰ(双语)5.0学分、冶金学Ⅱ(双语)5.0学分、有色金属冶金学(双语)2.0学分、冶金工程实验技术2.0学分、冶金流程工程学2.0学分、现代冶金工程设计原理2.0学分、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2.0学分、钢铁冶金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2.0学分、技术经济分析2.0学分、综合实验4.0学分。(4)专业选修课。冶金反应工程分析基础、冶金过程数值模拟、纯净钢生产技术(双语)、冶金工程新技术(双语)、冶金过程检测与自动控制、轧材质量性能控制、矿物材料加工技术、铁矿球团还原技术(双语)、冶金辅助原料技术、金属压力加工(双语)、粉末冶金概论、复合材料概论、冶金机械、能源工程、冶金企业生产安全、工程数学。专业选修课程每门2学分,选修10学分以上。2.校内实践教学。冶金工程专业的校内实践是以一级项目(现代冶金工程设计)为主线,以二级项目(软件综合设计项目、工程素养训练项目、综合工程素质训练项目、创新设计项目、专业拓展训练项目)为支撑,三级项目以核心课程为基础,如冶金传输原理、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学等。将主干核心课程和整个课程体系统一起来,结合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掌握、运行和调控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设计项目的具体性可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项目的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社会、历史、道德和文化的认知力、批判力和传承力,使学生不仅在专业修养上,而且在创新能力、团队精神,适应与调控能力,以及企业文化感知等多方面同时得到培养和提高。3.企业实践教学。企业实践教学累计时间为40周,40学分。企业培养阶段主要包含工程实践(I-V)、岗位实践、现代冶金工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四个部分。(1)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共计18周,18学分。

工程实践I设在第二学期,时间为3周。培养学生掌握金属加工的工艺与过程,包括切削加工、压力加工、焊接、钳工、数控与特种加工等;掌握简单零件加工方法选择和工艺分析;熟悉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操作;培养学生看图、识图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团队协作精神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作风。工程实践II设在第三学期,时间为2周。培养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发展规划目标、运营及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在采矿与选矿现场,参观铁矿石生产,使学生了解铁矿石的品位、性质及相关生产指标等。工程实践III设在第四学期,时间为2周。使学生了解焦炭、耐火材料的评价指标和生产指标。了解炼铁、炼钢、精炼、连铸、轧钢等生产环节的工艺特点、评价指标以及生产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等。使学生初步了解钢铁冶金企业的系统构成、各系统之间的作用、联系和特点,建立钢铁冶金生产流程整体概念,了解钢铁冶金行业文化沿革,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IV设在第五学期,时间为1周。参观烧结、球团等生产现场,使学生掌握烧结矿和球团的生产工艺及评价指标。工程实践V设在第六学期,时间为2周。使学生掌握轧钢生产工艺及设备,了解冶金工程的能源动力及冶金机械制造过程,了解现代冶金产品和工艺的研发态势及流程。工程实践I-V主要以现场参观和企业教师讲解为主。最后由企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共同组成考核组,对学生实习纪律、实习报告、实习内容的掌握,以及创新思维的展现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确定企业实践成绩。(2)岗位实践。岗位实践设在第七学期,时间为6周。使学生熟悉炼铁、铁水预处理、炼钢、炉外精炼和连铸等钢铁生产工艺,掌握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了解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维护方法等,能够进行生产操作。学生通过教师现场授课、生产操作、技术报告、专题调研、流程参观和工程问题讨论等环节完成岗位实践,最后由考核组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确定岗位实践成绩。(3)现代冶金工程设计。现代冶金工程设计设在第七学期,时间为6周。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开展,要求学生充分了解现代钢铁生产流程特点和功能,综合运用工程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完成来源于实际的钢铁厂炼铁或炼钢的工程计算与设计,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工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工程概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集中讲授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际设计任务,聘请企业或设计院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最后由考核组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设计内容、绘图能力、团队配合、表达能力、技术运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确定现代冶金工程设计成绩。(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毕业设计设在第八学期,时间为18周。内容要能够体现冶金行业发展前沿趋势,反映冶金产品研发态势和特点,符合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充分展现学生对冶金文化的领悟和创新思维特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要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冶金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目标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充分阐述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进度分析,成果效益预测分析等。每周向指导教师至少汇报一次工作情况。企业和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有责任就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每位指导教师每周要与学生交流一次设计进展情况。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答辩申请,经校、企指导教师共同确认同意后,由教务部门组织学生答辩。毕业设计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评价占30%,学校教师评价占30%,答辩小组评价占40%。在答辩小组中,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比例不能低于40%。在评审未通过时,学生可申请延长该阶段时间,指导教师重新认定后,再申请答辩。学生在对评审结果有异议时,可向学校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请复议,由学校重新组织答辩。

建立长期跟踪追加培养机制

尽管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是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过程严格遴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然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仍然需要长期不辍的外力助推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建立并实施长期跟踪追加培养机制,为卓越人才成长创造长期的助推环境。1.高校要通过校友联谊会为毕业生提供沟通与交流的通畅渠道和广泛平台,使毕业生之间能够及时、广泛地开展质询、磋商、借鉴或要约合作,在校本一家的旗帜下,把校友会创办成为协作创新的紧密团队。2.高校要通过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成果优势为毕业生能够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项目提供保证,来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进而与用人单位协商共同制订毕业生使用成长计划,让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毕业生尽早进入角色、担纲重要角色创造机遇,让卓越人才脱颖而出。3.高校要成立专门的权威性学术机构对毕业生各自的成果进行梳理集成,提升并拓展成果在行业及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集成效应,引领优秀毕业生利用集成成果优势和成果所有人团队优势向学科前沿、工程设计前沿和产品开发前沿创新发展。4.建立校属科研成果对毕业生优先、优惠转让政策,校属专利可以让毕业生免费或后偿式开放使用,实行有利有偿,无利无偿,使毕业生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以前沿或特色技术优势,低成本、少投入的资本筹集便利竞争项目,赢得更多的机遇与挑战。5.建立毕业生回校访问深造接洽机制,随时接纳毕业生回校访问深造,把最先进的工程理念和最新科研成果及时传授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犹如在校一样接受教育培养。同时,通过不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讲学,把方方面面的信息带给学校,为科学构建工程教育模式及其实践途径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路径;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感悟传递给学弟学妹,引领在校学生树立现代工程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成长提供方法或案例借鉴。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6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从事少先队工作以来,他潜心钻研少儿教育理论,苦练基本功;为更好地适应工作,他订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从网上认真学习、吸纳别人的金点子,还积极参加市县的各种辅导员培训活动。因为他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干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辅导员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补充,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帜,对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总之,他时刻铭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根据儿童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需要,他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每一个活动方案从出台到实施到总结,总是精益求精,毫不懈怠,凝聚了不少心血和汗水。他常年坚持组织学生开展升国旗、“手拉手”、“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自办手抄报等活动,创建开展红领巾“小喜鹊”广播站、文明监督岗、少先队队报橱窗、少先队礼仪队等活动。他在工作中创造性的形成了“常规活动求实效”、“学科延伸巧突破”、“实践活动大融合”的工作思路。为了使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他设计了参赛系列活动。首先他花费大量时间通过互联网、书籍、电视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自己制作成课件,给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办专题讲座。接着在各中队举行了“金点子展示”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构思、想象、创意等畅所欲言。再对各自感兴趣的科技活动方案进行设计和总结,并展示科技创新作品的雏形或成品。参赛时派专业老师到现场指导学生进行细致地解说、精彩地答辩、娴熟地演示。尽管评委们眼光很挑剔、提问很苛刻、评选很精细,但最终仍以同层次学校第一的优异成绩将多件作品送市参评,为学校成功申报市“科技示范学校”作了最好的注脚。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受教育,少总部每学期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开展诸如故事会、演讲赛、课本剧表演、生活小能手大比拼、电视益智节目模仿秀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主题队会。每一次主题队会,从主题的确立,活动形式的确立,到活动准备,活动预案,活动演练,直到活动正式开展,以及活动总结,都精心策划,反复推敲,征求多方意见,虚心请教,力争尽善尽美。作为一名总部辅导员,他的管理原则是创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校风校貌。这几年他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创建了不少特色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他热爱星星火炬的事业,心系红领巾。既亲自策划组织开展各种力求实效的教育活动,对全校少先队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又着眼少先队整体格局,对全校大(中)队辅导员、队干部承担指导、培训、管理职能。少先队工作是教学活动的“后勤部”,是教育活动的大本营,事情繁多而复杂,他总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几乎没有完整的双休日、节假日,校园角角落落更留下了他为之奋斗的心血和硕果。同时他又担任一个美术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办公室工作,事情更加杂乱无章,这就对他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态度、工作效果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让领导放心、让老师称心、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工作更加有特色、更加有效果,他制定了脚步放快一点、眼睛放亮一点、思维放活一点、心胸开阔一点、嘴巴甜一点的“五个一”工作策略。

四、爱的奉献,硕果累累。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少先队工作中,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先后被评为“红领巾示范学校”、“绿色示范校”、“科技示范校”、县少先队鼓乐队优秀集体等;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园丁奖”、“优秀团员”等称号,在历届市县艺术节中、科幻画比赛中均获优秀指导奖,所撰写的各科论文、设计制作的教具均在市县教育局的评比中获奖,所设计的少先队活动案例在市教育局、少工委、团市委等的评选中荣获第二名。除了少先队工作卓有成效外,他美术教学工作也毫不懈怠,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创新优质课执教者”、在学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连续三期获第一名、所上美术课多次在市县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所辅导的学生书画作品数百件在各层次比赛中获奖。

十年来的教学生涯,使他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红领巾事业是最永恒最朝气的事业。他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并为此奋斗一生。

《优秀教师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7

(1)建立推进和评价组织:本公司组建专门的卓越绩效推进办公室来进行专项的推进工作,综合协调机构设在公司办公室,也有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卓越绩效推进办公室。我们的跨职能项目组由9人组成,包括公司企业管理、发展与规划、市场与营销、质量与技术、生产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的领导或骨干。

(2)自评员培训:公司除了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以外,还培养了一批自我诊断评价的骨干,即自评员,培养对象主要是跨职能项目组成员。我们主要采用请外部专家进来培训的方式,但也采用派出去参加外部权威机构举办的自评员培训班的方式。至今公司有12人分别获得了宁波市卓越绩效管理自评员、见习评审员、评审员证书,为企业有效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建立了一支自我诊断与评价的骨干队伍。

(3)撰写“组织概述”:卓越绩效评价从组织概述开始。由于组织概述是组织的一幅快照,显示组织成功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面临的挑战。为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撰写组织概述是有助于组织关注其关键过程和结果,识别出关键的潜在差距。当从中识别出问题或不足时,就可以直接指定并实施改进计划”。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根据企业发展的历程,提炼出企业文化提纲,进一步确定企业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并由此来撰写“组织的概述”。

(4)策划和制定自我评价计划: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进行自我评价的准则和合适区域;以卓越绩效模式推进项目组为主体,选择自评师建立自我诊断评价组;制定自我诊断评价计划,包括评价时间、场所、评价内容和评审分工安排。

(5)实施自我评价:自2012年起,我们开始建立了完善的卓越绩效自评机制。每年依据《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标准和遵循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和评分指南,制定了自评计划,并按自评计划逐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与评价。根据模块,从总经理开始,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别撰写自评报告。充分运用SWOT科学分析方法,识别企业目前和将来优势和挑战,确定改进机会和顺序,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与措施,最后提出综合性的自评报告,附上详细的评分表。

(6)制定并实施改进和创新计划:在完成自我评价之后,展开自我评价汇报会。组织向高层领导报告自我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讨论公司的重要优势与改进机会,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实施跟踪改进。如我们通过客观的自评诊断,及时发现公司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地看到“公司制定的战略太‘单薄’,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不够细化,品牌和信息化建设欠深入”等弱项。为此,我们制订了具体的措施进行改善和创新。持续的改进,驱动了公司经营成熟度的稳步提高。

(7)“学习循环”与政府质量奖的申报:近几年来,我们依据上述模式中的第四至第七步的完整学习循环过程(评价、改进、创新、分享),经过多次循环,公司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得到明显有效提升。同时,还对自评方法本身进行了评价和改进。与此同时,公司相继进行了政府质量奖的申报工作。

2组织自我评价与追求卓越方式

由于卓越绩效评价是一种诊断式评价,既包括对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的定性评价部分,又包括总分为1000分的定量评价部分,以方便、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我们充分把这两部分相互关联的评价方法进行有效应用。初期我们自我评价仅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获得了感性方面的评价结果,后来我们在实际评价中采用了定性与定量联合使用的方法,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得到了全面科学的展示。同时,我们通过借鉴第三方评价(政府质量奖评价)的方法和结果,结合自我评价活动时,获得的就如何开展高质量自我评价的经验,深切体会到:“自我评价是组织自觉地采用某种标准,对其活动和结果全面、系统、定期地进行评审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追求卓越。自我评价强调的‘自我’,即组织是进行评价的主体,具体可采用‘一步到位’式和‘循序渐进’式来进行”。而我们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主要采用“一步到位”式进行。

(1)“一步到位”式:对于经营管理相对比较完善、成熟的组织,可以直接采用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全面的评价准则和评分系统,进行系统的评价。

(2)“循序渐进”式:是对管理相对较为薄弱,又担心《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学习与贯彻太复杂、太浪费时间的组织所采用的一种常用方法。初期可以通过撰写“组织概述”,对组织进行一个快速、概括的评价,确定组织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出关键的潜在差距(例如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直接指定并实施改进计划。其后,再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简易评价表(如卓越绩效评价表)在组织内部进行较深层次的评价。当组织的经营管理比较完善、成熟时,再全面采用《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及其评分系统进行整体、系统的评价。

3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收获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包括三大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其中,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为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公司自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来,严格遵守《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建立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1)多途径创优质品牌,进行品牌建设:公司通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推进,更加重视品牌的建设与培育,以品牌拓展市场,走一条以质量创牌、技术创牌、知识产权创牌的经营之路。运用各种宣传工具教育和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宁容牌”产品的荣誉感,增强品牌意识,使争创名牌成为每一员工的自觉行为;确立公司技术中心的优先地位(如人才、设备、场地等资源的优先配备),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开发,加大投入力度,以减少能源、材料消耗、增加技术含量,积极开发市场适销对路和高附加值的新品(如绿色能源电容器等),确保企业旺盛的创造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公司的产品在全面达到GB3667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特别是美国EIA-456、日本JISC4908和欧洲EN61048的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使“宁容牌”电容器在国际市场上达到日本日立公司的质量水平要求;生产的高温灯具电容器通过美国AEROVOX公司105℃2000小时的寿命试验。经过多年的执着追求,“宁容牌”电容器相继获得了浙江省名牌产品、宁波市知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也得到顾客的广泛好评。目前“宁容牌”电容器已成为国内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行业中具有规模产量和悠久的著名品牌。公司总经理被评为:“2013品牌宁波年度杰出人物”,公司荣获“2013年中国电器工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企业”称号。

(2)企业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公司在坚持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提炼,最终形成了“诚、容、专、开拓者精神”的企业文化。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通过多种方式和载体的宣传、贯彻后,公司企业文化已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合力。同时,为公司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建立了系统的公众隐忧预见和应对机制,通过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更加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来承担社会责任。将参与和组织各项公益活动作为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公司2013年10月在遭受严重水灾损失的情况下,还向余姚灾区捐款。公司组织志愿者多次进行维护交通秩序、参加食品安全监督等活动。这些都体现了承担良好社会责任的意识。

(3)树立了“大质量”的概念:通过持续不断的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我们对卓越绩效管理的精髓有了更新的理解,建立了使企业走向卓越的“大质量”过程管理体系,即“用体系管控过程,用过程管控结果”。引导我们不再局限于狭义的产品质量概念,而系统地对企业的理念、行为、方法、结果进行梳理,集中精力去找到相对于标杆企业、竞争对手的优势和改进空间,制定改善方案,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4)积极开发新品,加快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公司:“品牌运作、营销建设、先进制造链、科技创新”四大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为一个生产交流电容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中心根据市场走访、调查,通过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发挥国际最成熟的先进制造设备优势,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开发了风能电容器、大容量直流储能电容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开发了一批应用于坦克等军事设施的电容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40项。近年来,公司主持或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有5个。同时,公司技术中心攻克了一大批技术难题,成攻掌握了核心技术———安全膜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投放市场的产品呈现出价格低、性能优、质量稳定可靠的高性价比的优势。公司现有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有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为省级研发中心。

4我们的体会与感悟

近几年来,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荣誉,而是实实在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在‘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正、经营结果’七个方面得到变革与提升”。所以,我们认为“:要取得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良好效果,关键在于企业如何选择和使用。使用得当,能促进企业人员技能提升、管理升级和战略目标实现,使用不当,劳民伤财不说,还可能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据我们所知,国内很多企业卓越绩效管理之所以不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导入程序不科学,以至于基础薄弱,导致卓越绩效管理体系不适用或者无法推行。当然我们也知道:“科学合理的卓越绩效导入程序虽然不能保证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最终成功运行,但是规范的程序可避免出现遗漏、错误,为卓越绩效管理正确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经过了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我们认为:“企业引入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必然希望解决某方面的问题,企业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多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的弱项方面的问题,而实际上,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的弱项,必须找到根源。只有通过全面的诊断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进而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卓越绩效管理方法解决以及选用何种模式解决”。第二步、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基础工作。我们认为:“任何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都需要以一定的基础作为支撑,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尤其如此,如果支撑体系的基本条件不存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必然无法正常运转”。自我们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工作以来,完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管理工作:

(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对《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的学习,我们知道:“战略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导向,战略目标不清晰,卓越绩效管理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虽然对于我们公司而言,起初尚没有完善的战略体系,而且短期内似乎也难以建立系统的战略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即公司通过对上一年度的经营业绩,明确当年年度经营目标和重大工作计划,为卓越绩效管理指明方向,然后逐步加强战略管理。经过不断循环,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

(2)梳理工作职责:在卓越绩效管理实践中,我们清楚知道:“工作职责是企业内各部门、岗位为完成企业目标而承担的各项任务的结合,卓越绩效管理中的评估环节是基于工作职责划分对各部门、岗位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衡量”。为此,我们在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时,对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梳理。在梳理职责时,我们采取至上而下分解、再之下而上补充的方法进行,即首先将企业的主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并明确,然后将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到一起,就主业务流程所涉及到的工作任务明确划分到各部门,然后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将部门工作职责分解到各岗位,各岗位任职人员结合现有的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部门工作职责,最后形成了一本实用的《岗位说明书》,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有效考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建立以卓越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在推进卓越绩效管理的工作中,我们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挖掘和提炼了一批“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企业精神”等以卓越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广泛认可,正逐步形成了基本信念和认知。而形成的这种信念和认知,对全体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和指导作用,已显现出良好的效果。

(4)宣传卓越绩效管理:有一句名言说:“上下同欲者胜”。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时,我们深切意识到:“卓越绩效管理是对员工工作方式、行为习惯的一次巨大改变,如果不能得到大部分员工的认可,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重重阻力。另外,当旧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时,员工一定会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恐惧,会对变革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手法,对卓越绩效管理理念进行了反复的宣传沟通,从而赢得了大部分员工的认可,尤其是赢得了各部门负责人的理解和认同,让他们意识到卓越绩效管理对其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我们把对卓越绩效管理宣传重点集中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上,强调卓越绩效管理对员工的好处和操作的容易性。在宣传方式方面,我们通过企业的“内刊、墙报、内部论坛”等一些通俗易懂的小短文,对常见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及时解答员工的疑问;通过组织专题会议、培训方式,来宣传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并鼓励员工撰写对卓越绩效管理的理解认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第三步、建立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我们认为“:企业的管理基础、人员素质不同,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因此,我们通过前期的诊断和基础准备之后,确定了适合企业推进卓越绩效管理的思路,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了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同时,我们也适当借鉴了优秀企业卓越绩效管理经验,但不是盲目照搬照抄。总体而言,我们建立的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是遵循由粗到细、逐步改进的思路,做到“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们提出需用3至5年时间来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工作,就是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和持续的发展。另外,我们感悟到:“追求卓越要把使命感转化为一种精神,才具有持久性。从要求‘要我做’到意愿‘我想做’的转变。这样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卓越班组申报材料篇8

多年来,尖草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把教育发展始终放在社会事业发展的首位,从“百校兴学”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公办幼儿园建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都给予大力支持。区教育局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确立“坚持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公平均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内涵,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9月7日,尖草坪区教育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

早在2008年初,尖草坪区政府就把“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民生工程之一,决定在全区实施“百校兴学”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全区财政投入共计3.6亿元,进行义务教育学校B、C、D级危房改造,新、改、扩建项目学校85所,总建筑面积21.73万平方米;改扩建操场24个,总面积达10.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先后整合撤并初中6所、小学23所,通过整合切实改变了中小学校“散而小”的局面,合理配置了教育资源,做到了城乡校舍建设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尖草坪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先进单位,并代表太原市接受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检查。

2011年,尖草坪区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百校兴学工程之后,积极筹措资金,全力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经过积极争取申报,我区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20个实施标准化建设的项目县之一。本次配套的设施设备分图书、仪器(器材)、多媒体、计算机、设施5大项,共投入2914万元,其中:图书、仪器(器材)、多媒体总投入1564万元(省配套617万元、区配套947万元),由省教育厅统一采购配置;计算机、设施配套由区里按需自行采购,总投入1350万元。其中,投资70万元,新建36个高标准实验室;投资180万元,用于配备师生的教学设施设备;投资1100万元,购置师生电脑3650台。目前,图书、仪器(器材)、多媒体、计算机和设施设备已于2012年2月接收并分发至各中小学。同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学校帮助安装和调试。在配套设施设备的同时,义务教育标准化的八项指标随同跟进,认真落实,规范实施,全面完成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目标。

目前,全区校舍均达到了高标准、保安全、全功能的指标,设施设备配套达到山西省最高标准,这为全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创设了优美、舒适、安全的环境。

二、重点抓好普通高中,打造山西省示范高中

高考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区重点高中尤其需要常抓不懈,其排头兵的作用不仅不能丢,还要加强。为此,区教育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普通高中工作。

在办学理念上,学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让学生在严肃活泼的氛围里获取知识;学校进行“多元并举”,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样样不能少,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校还要“追求卓越”,让学生分数卓越,能力卓越,心态更卓越。

在办学目标上,创办高质量的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高中,区教育局首先把尖草坪一中定为省示范高中培养目标,以后逐渐推开。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区教育局要求高中校长在学校管理、教学设备、教研教改、校园文化建设诸多方面干出自己的特色,多多申报省级示范高中。

在课堂管理上,狠抓快抓课改,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此,学校推行“1+1问题解决学案课堂”改革,以班级小组建设为管理核心,开展“533”工程。其中,“5”指“五个一”,要求读1本好书,1本课堂设计,每月1份高质量学案,1节优质课,1个小组的学习报告;第一个“3”指三种研讨交流活动,包括学科负责人、备课组长研讨会,班主任研讨会,临界生冲刺研讨会;第二个“3”指三项培训活动,包括课改专题培训、学生管理培训、学校管理培训。同时,认真落实“坚守制度,建立标准,精细管理,及时反馈”的管理模式,不断改进做法,从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中去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在队伍建设上,建立健全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机制。一是要提高学校中层领导队伍的执行能力;二是建设“师德高品位,专业高水平,工作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担当好“省示范高中”、“省课改基地校”的重任,学校从完善机制、学习培训、科学管理人手,引领教师队伍加强学习研究,提高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在教学成果上,力争年年有突破,岁岁有收获。例如,尖草坪一中连续9年荣获太原市教育教学优秀学校,2004~2011年连续8年高考二本以上升学率达70%以上,2012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二本以上升学率达到79%,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社会效益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跟尖草坪区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区一中每年招收高一新生近千名,基本满足了当地民众追求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为草坪区实现“能都新区”和“山水新城”的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储备。

三、兼顾职业高中,争创部级重点职高

学校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高等人才,要因材施教,对那些竞争力弱的学生,要把他们培养为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社会人才,因此要办好职业高中,为当地老百姓办一件实事。

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紧跟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去培养人才。

在办学特色上加强技能学习与企业素质培训。在职业高中,你会看到,“军训期间像军营,实训期间像工厂”,学生真真正正在学实用技术。

在教学管理上认真做好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标、贯标工作。“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查你做过的,纠你做错的”。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到人、自纠自查,按体系制定规范,按规范制定标准。学校全面引进企业化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7S管理模式,做到了教学流程零缺陷,实训材料零浪费,实训产品零废品,教学安全零事故,切实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

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坚持“赢在细节、赢在执行”管理理念,坚持贯彻“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精神,学生早点名、晚集合,军号声就是作息命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通过长期训练,每位学生走向社会时都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在师资队伍上配齐配足够专业教师。为解决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区政府采取公开招聘和统一调配的措施,选配70名教师充实到职高。同时,选派130多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认真落实教职工行为规范,教职工统一制服,整洁端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自律,学生满意度达96%以上。

在实训基地方面政府舍得投资,大力支持职高硬件建设。区政府投入3200余万元,新建职教大楼、学生公寓、师生餐厅、实训车间;再投入300余万元,配备计算机、电焊机、PCL电力拖动盘等设备,满足了学校实训需求。同时,调整专业结构,以焊工、钳工、电工、汽修、计算机为主,共有14个专业。这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增加了学生竞争力,达到了部级职高示范校标准。

在就业方面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学校已与全国82家企业建立顶岗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分配在京、津、沪、长江三角洲和省内知名企业(如太原钢铁集团、太原市公交汽车维修中心等)就业,就业率100%。学校还对毕业生跟踪服务,免费推荐就业5年,从而走上了“招得来、留得住、送得出”的良性轨道。

四、增建公办幼儿园,做好学前教育的支柱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2所,其中公办园22所(含区直幼儿园1所,公办幼儿园7所,企事业办园14所),公办幼儿园占总数的42%,而民办幼儿园在数量占了一半左右。学生家长反映,条件好的民办幼儿园要价惊人,条件差的孩子学不到东西,群众呼声较大。

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分布推进”的原则,科学测算出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制定出《尖草坪区学前三年发展规划》、《尖草坪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全面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从2010年开始,每年规划建设3所公办幼儿园,3年共建12所,并按照五星级的标准进行硬件配套和师资引入,采取政府出资、规范管理、办有特色的措施,确保给本区百姓提供足额的园位、低廉的收费、满意的服务。

在建设公办幼儿园时,我区对新建的4所公办幼儿园由区编办核定教师编制165人。紧接着按照区幼儿教师编制数,公开招聘公办幼儿教师,大幅度地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目前,幼教前二个年龄段的毛入园率100%,前三个年龄段的毛入园率也有91%,全区已形成以公办园为主导、以星级园为示范、以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学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质量兴校,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实现“质量兴校”?要向课堂要效益,要课堂教学改革要结果。

尖草坪一中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促进高效课堂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目标,全面推进“1+1”学案课堂教学,以“学案导学、自主展示、以学论教、教学相长”为总原则,将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打破原来的课堂结构,建立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模式。该模式以学案导学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展示学习为突破口,创造一种生态课堂,关注每个人学习质量。所谓“1+1”学案,就是半天自主课加上半天展示课。前半天,即上午的展示课,每节课45分钟;后半天,即下午的自主课,每节课40分钟,再加1小时自由实践活动。这样,一个学案的学习任务用一节自主课和一节展示课就完成了,教学效益就出来了。

区一中的“1+1问题解决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多方认可。这种模式给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引来了全区课堂教学创新的“满园春色”,培养出一大批理念新、方法活、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他们在省、市教学大赛中多次取得可喜成绩。省教育副厅长张卓玉称赞:“学案课堂淡化了教室和研究所、实验室的区别,淡化了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区别,淡化了付出和收获的界限,你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一个享受的过程。”2012年,华北五省、市高中新课程标准“区域联动、同题异构”观摩研讨会、太原市校本教研高级研修班第69期面对面活动先后在该校隆重举行。2012年4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带专家一行到尖草坪区一中督查。他们走进课堂,观摩“1+1”问题解决教学,给予肯定。

尖草坪区一中的改革只是尖草坪区教育改革整体推进的一个窗口,目的是以重点高中为突破口全面推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进一步落实进行素质教育的国家目标。在课改实验推广的过程中,各学校敢于打破常规,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集中全部精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文字,上报区教研室备案,能发表的就发表,能申报奖项的就力争申报成功。

总之,在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区教育局及全区教职员工的努力下,“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齐头并进,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合格人才;幼儿园增建工程满足了社区群众的需求,这有力地推进了区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依法治校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市级技术中心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