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非动力源

时间:2022-08-30 07:21:12

城镇化非动力源

制度变革与技术突破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城镇化最近被普遍认为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内的一个主流观点认为,当城镇化率从30%上升到70%左右时,将迎来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一般情况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其城镇化率也会愈高。但也有例外,如拉丁美洲国家的城镇化率普遍很高,远超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经购买力平减指数(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调节后,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约为8400美元,略低于巴西的11640美元;同期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51%,而巴西已高达85%,甚至超出了美国。

考察目前与中国城镇化率差不多的国家,可以发现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过去数年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上,差别十分巨大。2011年,全球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45%-55%之间,与中国相当;但以PPP调整后的人均GDP来计算,最低的是利比里亚585美元,最高的是斯洛文尼亚26954美元――后者是前者的46倍,两个国家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速上也有很大差距,从科特迪瓦平均每年-0.9%到阿塞拜疆的年均12%。可见,在城镇化率水平接近50%时,各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天壤之别。在1960年到2011年这51年间,全球有16个国家的城镇化率从45%上升到65%。通过计算这些国家在51年间的经济增速,发现与同期的全球平均经济增速没有太大分别。

我们再通过两个历史上的例子来看一下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先看美国。美国城镇化的过程开始较早,20世纪初的10年中城镇化率已达到约50%。实际上,美国人均GDP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70年到2000年,这30年间每年达到2.2%,而同期美国城镇化率只从73.5%上升到79%。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是技术进步。美国的例子表明,推动一国经济发展有诸多方法,城镇化不是最主要的。

再看日本。日本的经济在“二战”后分为两个阶段:1955年到1990年的高速增长期和1990年至今的停滞期。但实际上,这两段时期中城镇化率的提高差不多――1955年到1990年城镇化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1990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每年上升0.7个百分点。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一两百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动力只有两个,一是制度完善;二是科技发展,而制度建设的优劣对一国的科技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整个20世纪中,中国80年代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可说是制度改变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佳例子。这个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把经济活动从计划的笼子中释放出来,而随之出现的城镇化过程只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同一时期,不单中国经济开始启动,美国和英国也因里根总统和撒切尔夫人推动的市场化改革,让这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大国走出了70年代的困局,其道理如出一辙。

至于技术突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就更不用说了: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经济省油的小型汽车,美国从80年代到今天全面主导电脑、微电子和互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北欧在第二代无线电话上的主导地位,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和科研上的大量投入,是这些国家在技术上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拥有一个全球化和开放的创新体系,也是让它们的技术能很快商业化的重要因素。

最近几十年来,亚洲也出现过一些以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推动出来的繁荣期。但如果背后缺乏诸如制度变革或科技创新等“红利”因素,造城运动带来的繁荣怕只是昙花一现。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国家通常留下一大堆债务问题,甚而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上一篇:基金遭遇窘局 下一篇:概念耳机m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