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身份之思

时间:2022-08-30 02:48:32

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身份之思

[摘要]以反对、颠覆和超越传统为特点的后现代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对身份概念的不断地颠覆和再造。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时间比电影的出现晚了约近百年,但电影本身从产生之始便在其自身身份上烙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同时,作为其他媒体和观众眼中的他者的电影,还有其作为载体的身份也在当下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令人思考。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的发展必将随后现论的进步而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凭借着后现代的技术,未来的后现代电影必将奉献出更多的精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身份;认同;思索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后现代视阈中流散身份的惑与解――菲利普・罗斯‘祖克曼系列’作品研究”的成果论文(项目编号:ZXH2012F009)。

后现代主义思潮原仅指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迅速蔓延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以电影为主的大众媒体领域也不例外,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催生了后现代电影批评的产生。

将熟悉的、清楚的和简单的事物陌生化、模糊化和复杂化是后现代的一大主要特征,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往往充满了对概念的新造,所呈现出的结果往往是复杂的、矛盾的,而且令人迷惘的一个多面体。目前,后现代主义已近成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泛且内容丰富的观念,但是无论属于在各个领域有着不同变身的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共同之处,那就是需要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理性主义、父权制、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本质主义等理论倾向进行反对、颠覆和超越。当后现代与这些的理论进行相互交叠和改造时,就使得对身份概念的不断的颠覆和再造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阵地。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identity”集“身份”和“认同”为一身。首先点明了身份和认同之间的关系,但“身份”要想最终得到“认同”是个艰难的过程,首先身份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构建和表达;其次,身份的表达和认同需要一个与社会各种话语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最后,它需要通过各种媒介作为载体。身份的表达和认同是一系列成功联结的产物,[1]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失败。作为大众媒介主要形式的电影则充当了主要载体的作用,从来都是向公众展现身份变迁的重要场所。它不但塑造社会公众的身份、思想和情感,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左右公众行为的有效工具。[2]

在以反对、颠覆和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电影本身的身份也面临着挑战。而这种挑战和变化使得它所承载的各种身份的表达和认同更为复杂,也使得电影的身份问题的思索变得更为重要。社会学家将身份划分为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相应的,自我身份认同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身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构建和表达,通过寻找“我”与“我们”的不同而得以形成。社会身份认同是通过寻找“我们”与“他们”的不同而形成的,这又涉及提到的“我们”与社会各种话语中“他们”的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最后两种身份认同通过各种媒介载体得以普及确立。

一、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自身身份之思

电影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比如爱迪生成功地使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还有被称作“电影之父”的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等都为现代电影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国内外很多古老的娱乐活动都有电影的痕迹,如中国流传已久的皮影戏和走马灯等。到目前为止电影已经有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也形成了自己约定成俗的定义。不难发现,电影成为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现代艺术之一,是集艺术形式,如表演、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的结合体,表现能力强,传播性广,可满足人们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时间则比电影的出现晚了约近百年,这让人觉得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出现的。目前很多后现代电影都出现在近期,如以太空生物和各式各样宇宙飞船著称的《星球大战前传之幽灵的威胁》和具有魔幻奇特的特技风格的《黑客帝国》等等,这给我们的感觉是只有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声光影技术参与电影制作,效果夸张奇特、前卫的电影才是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电影,其实不然。如果仔细分析电影的形成历程、定义,不难看出,电影本身从产生之始在自身身份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电影集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表现形式上将大于各个艺术形式,而又离不开各种艺术形式的本质,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是绝对的基础。后现代主义思维也是如此,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到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对元叙事的怀疑,无一不在表明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无限的思维方式,反对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中心和视角,其具体理论内容表现为对惟一中心、据对基础、纯粹理论、等级结构、单一视角等的彻底否定。而在电影由多种艺术形式构成的自身身份中也蕴涵了后现代主义思想。任何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统一体,并非某一项艺术形式的结构,各种形式缺一不可。

而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普及而表现得更加明显。传统电影一般所遵循传统的电影章法的基础是戏剧冲突为基础,人物形象清晰。随着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主义思潮在各个领域的席卷而来,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多样化,这种多层次的解构方法提供了更加证实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并注入了更多的新的视觉元素,这样,目前后现代主义电影变成了时代的主流。

二、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他者身份之思

“other”(他者)是后现论中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基础是对“差异性”(difference)的包容。尤其是在“identity”的表达和认同中,就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化体现。没有差异性,就没有身份的概念。社会身份认同是通过寻找“我们”与“他们”的差异而形成的,这又涉及提到的“我们”与社会各种话语中“他们”的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

毫无疑问,作为媒体手段和大众文化主要方式的电影与其他媒体方式有着不同之处,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都对于电影的他者身份其进行了反思。对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他者身份思索主要来自于两个视角的对比。

首先是电影作为他者的身份之思。虽然电影是众多艺术手法的结合体,侧重整体的效果,也发扬了个体艺术优势。在电影中,当需要发挥这些艺术说法的整体效果时,导演则会万箭齐发,场面宏大,而当需要发挥个体艺术效果时,则会突出个体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电影中的配乐或者某个场面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电影的这种特征是其他媒体手段所无法相比的,而这与后现论中的差异性的理论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差异性、语言游戏等是世界的常态。而电影肯定了其他艺术手段与自己的差异性,并且在众多与自己不同“语言游戏”的艺术手段进行了游戏和自由利用,最终将各个差异性的他者的价值进行了最大化,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提倡的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差异性中。

其次,观众眼中的电影的他者身份之思。后现代主义学者让・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社会就是第三种仿真时期,这时,仿真和真实之间模仿关系模糊,仿真结构就是真实。现实与想象、真与假的界限在逐渐地消失,每一个事件都是现象和现实的混合物,仿真、虚假的物充斥着整个社会。“在该秩序里,我们拥有的只有被构造出来的仿真品:我们的城市建设依靠一系列的规划、模型,我们的家庭布置需要一定的样板间;甚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也要根据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模型。”[3]他进而认为大众传媒是最大的仿真机器,它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形象、符号和代码。整个社会受到这些符码的控制,人们失去了对于外界真实世界的联系,因为这样虚假的真实更加真实,比美者更美,比现实更加现实。鲍德里亚认为迪斯尼乐园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大众传媒中,电影是最好的例子。

后现代背景下,电影成为观众眼中的现实社会,混淆了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区别的“他者”地位,进而我们将电影中的片段视为真实事件,游离于真假虚幻之间。但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他者”地位的消逝,可谓喜忧参半,因为如果碰到励志的影片,可以激发观众的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良好风气,而如果影片质量堪忧,则会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观看造成不良后果,比如追星就是典型的将电影的“他者”地位淡化之后的社会现象。

三、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载体身份之思

后现代电影通过反经典、反权威、反真理、反传统等这些重要特征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作为载体的身份来思索,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后现代电影的内容常常向人们展示传统文化所制止的各种生活形态,而且对传统经典、常规不断地充满嘲讽、质疑乃至。在电影《低俗小说》中凶手在每次杀人前要先背诵一段圣经,此时劝人向善的宗教成了凶手的工具。《阿甘正传》展示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实带给人们的甚至是自我毁灭的过程。而大量后现代科幻电影中,比如《后天》《2012》等电影中,因为大量生化武器的出现,造成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恐慌。这些情节都在颠覆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正常世界,凭借着电影“他者”地位的淡化,起到了异常的警示作用。

其次,后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法也别具一格。拼凑、剪贴、戏仿、反讽等都在以后现代特征为表述方式的影片不断地被反复使用。而过去和未来、记忆和幻想、现实和神话的顺序也并无章法可循,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意剪贴拼接。在时间叙事处理中,有的采取有重复循环式,故事行走在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叙事圆圈里,如电影《大话西游》等采取的都是这种模式;有的采取杂合交汇式,突破正常的时间限制,让几个相互之间关联或者不相联的故事交叉在一起并且同时发生,各种时间相互杂糅和交错衔接,比如《低俗小说》和《太阳照常升起》等就采用了这种模式;有的则采取本末倒置式,即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故事的结尾讲起,再到故事的开始结束,比如《记忆碎片》和《时间裂痕》等采取了这种模式。而在空间的处理方面,有的采取多次重复式,指某种场景或者空间多次出现,比如《罗拉快跑》《迷墙》等采取了这种模式;有的采取多维表意性空间,指电影通过光线、画面和色彩等途径呈现出一种象征性、隐喻性的含义。如红色表示焦虑,黄色表示精神分裂等;有的则直接采取异化奇怪的空间,一般指与梦境相关的场景,或者将梦境作为直接的表现方式。

四、结语

电影是一门极受人们喜爱的综合性艺术表现手段。随着电影的发展,它从传统的民间的娱乐形式发展成为传统电影、现代电影一直到后现代电影,电影研究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可以预见的是,电影的发展必将随着后现论的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凭借着后现代的技术,未来的后现代电影必将能奉献出更多的精品。

[参考文献]

[1] Stuart Hall,Paul du Gey.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6.

[2] 庞慧敏.媒体话语对公众身份认同的构建[J].试听专论,2010(03).

[3]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建萍(1978―),女,山西洪洞人,硕士,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当代西方文论。

上一篇:先天性梨状窝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下一篇:糖尿病便秘的护理干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