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北部湾经济区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时间:2022-08-30 12:10:51

加强北部湾经济区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摘 要】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丰厚。平话师公戏是南宁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之一,挖掘和保护好平话师公戏,有助于提升南宁的文化形象,扩大南宁民间文化的影响力,并通过南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北部湾经济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平话师公戏 挖掘 保护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作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堪称“文化富矿”,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的北部湾经济区,不仅区位优势明显,而且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有汉、壮、苗、瑶、京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些文化内涵与气质特征迥异有别的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在风生水起的北部湾浪潮的荡涤淘洗下愈发显现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现实意义。在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中亟需加强对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文以南宁平话师公戏为例,在客观分析其生存状态的基础上,探讨挖掘和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一、南宁平话师公戏概述

师公戏是傩戏在广西的民间称谓。“傩”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逐鬼驱疫、祈福消灾的宗教仪式,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已经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祈神、祭祀的歌舞形式逐步从娱神转向娱人,由赞颂神灵、风、雷、雨、电转向赞颂神化了的人。原本属于宗教活动一部分的傩戏,逐步脱离宗教仪式而成为一种民间戏曲舞蹈表演形式。

师公戏遍布桂北、桂中、桂南广大乡镇,是广西流布最广的戏曲剧种之一。南宁师公戏因使用南宁方言平话而称为“平话师公戏”,是中原古傩在南宁的发展。南宁平话师公戏在明末清初就已盛行,师公艺人多来自于受过戒的道公文武教信徒。他们利用农村的年例节日、祭祀活动,走出坛外为群众表演。清末到民国初年,师公戏开始从农村进入城市,从此结束了师公戏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局面。1899年,南宁出现了第一个师公戏班“双凤彩”,随后师公艺人陆续组建了十多个师公戏班。为适应观众的需求,师公艺人对师公戏进行变革,在道白和演唱方面,根据南宁观众多种方言的特点,采用官话、平话、土话(壮话)、白话相结合的形式,并形成南宁平话师公戏特有的风格。在唱腔上引进一些邕剧、粤剧、彩调小曲,增强了师公戏唱腔的艺术表现力。此外,在乐器、鼓点、武打、道具、服装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增加了新的剧目,从而使单纯、枯燥的古老宗教歌舞形式,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南宁平话师公戏,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平话师公戏不仅在南宁盛行,而且扩展到邻近县城。五十年代,南宁平话师公戏的传统剧目《送鸡米》《打草》参加了中南戏剧观摩大会的演出,并由此带动城乡业余师公剧团的发展。期间,师公演出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取缔,平话师公戏遭到沉重打击。改革开放后,一些师公剧团相继恢复活动,平话师公戏重现生机。

二、南宁平话师公戏面临的困境

民间文化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它必然遭受致命的冲击。南宁平话师公戏同样面临诸多困境:其一、后继乏人。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农村中愿意学习师公戏的年轻人不多,随着传承人年事渐高,平话师公戏已呈现断层的濒危状态,有些师公剧团被迫倒闭,具有演出能力的师公剧团越来越少。其二、观众减少。社会的多元化,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受各种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力日渐削弱,再加上熟悉平话方言的人日益减少,南宁平话师公戏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呈逐年减少之势。其三、资金有限。师公剧团为民间自发组建,演出的戏服、道具、乐器等均需自备,师公艺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没有报酬,演出的报酬则取决于邀请方的给予。有些师公团领队演出前甚至要倒贴钱购买道具、戏服。虽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资金帮助,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无法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此外,有些农民群众受消极的文化消费风气影响,患得患失,缺乏保护平话师公戏的意识,给师公戏传承人造成很大压力。

三、挖掘保护南宁平话师公戏的有利条件

尽管南宁平话师公戏面临着不少困难,但困境中有出路,挑战中有机遇。平话师公戏的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同样具备有利的主客观条件。

(一)南宁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2008年,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把广西推到了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新一极的前列,站在了世界经济的前沿,也给广西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市场。广西首府南宁在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前景。平话师公戏作为南宁民间文化的代表,可以凭借“一湾相挽十一国”的区位优势,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平话师公戏特色鲜明

南宁平话师公戏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不仅是专家学者“观”“探”“访”“问”搜集了解南宁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重要渠道,而且可以满足普通民众求奇探异的审美需求、娱乐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与条件。其主要特色有:

第一,浓郁的南疆风情。南宁是历史悠久的南疆重镇,是一个以壮族人口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南宁平话师公戏结合了南宁方言平话, 运用和借鉴于本地区的壮、汉族民歌,大胆吸收了邕剧和粤剧的小调,引进邕剧和粤剧的锣鼓和乐器,逐渐形成为具有浓郁南宁色彩的地方剧种。其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不仅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而且对本地市民和海内外游客也有吸引力。

第二,较为完好的原生态特质。陈东师公舞《大酬雷》是南宁平话师公戏中最有影响的传统剧目,它流传于西乡塘区以陈东村为中心的壮、汉混居地区。每年开春,人们跳这个舞蹈祈祷雷神保佑,表达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表演时,五位“雷神”用狂热、古朴、粗犷、刚劲、火红的傩祭舞蹈动作,通过闪电、打雷、下雨、上山伐木、制造农具、耕田犁地、播种、插秧、施肥、收割、磨谷、做饭、喜庆丰收、盛请贵客等一系列表演组合,展现了先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场景。《大酬雷》因保留较完好的原生态特征,被誉为中国稻作文化图腾的“活化石”,受到国内外傩学者和东盟十国舞蹈家的高度赞许。2007年,《大酬雷》列入南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到家时即为“雅”,原汁原味正是平话师公戏的价值和魅力。

第三,较高的娱乐性。流传于南宁城乡的许多师公剧目唱词通俗、押韵、诙谐而富有文采,表演幽默、滑稽、逗趣而生动活泼,具有愉悦大众的功能。以陈东师公戏“游红楼”为例,该剧讲述一个家境贫困的小伙子,因孝心感动玉帝,在玉帝和仙女的帮助下成家立业的故事。剧中的相亲过程幽默滑稽,颇有戏剧性。第一次相亲,小伙子遇到从前嫌贫爱富戏弄过他的女子,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令女子羞愧。第二次相亲,小伙子终遇意中人。女方颇有才气,先与小伙子吟诗作对,继而给出“二人有力顶破天,十女同耕半亩田,我想骑羊羊骑我,千连田来田连土”的字谜要小伙子猜,小伙子答出“夫妻(义)重”的谜底后,姑娘又故意刁难小伙子:“嫁是嫁了,要和媒人说过先,象骨做床我才睡,龙丝做席我才眠,龙盆装菜我才吃,象牙做筷我才。”小伙子则答:“象骨做床我家有,龙丝做席铺金毡,龙盆装菜我家有,象牙做筷捆金边。”双方一问一答,妙趣横生,媒公则穿插期中插科打诨,制造笑料,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剧中还褒扬了孝亲敬长、勤劳善良、夫妻恩爱的传统美德,蕴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可谓寓教于乐。

(三)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和参与平话师公戏的保护

民间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保护民间文化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可喜的是,南宁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和参与平话师公戏的挖掘和保护。南宁市民委先后划拨两万元资金给陈东师公剧团,帮助其发展。城区文化馆也有计划的开展普查工作。西乡塘区重新组建心圩、友爱、石埠、下灵、刚德、五联等师公艺术团,并以陈东师公团为重点保护,以点带面在全辖区展开活动。一些师公戏传承人也主动加入对平话师公戏的保护,陈东师公剧团领队陈建民多年来认真整理资料,并请市级专家指导,使陈东师公戏在保持原生态基础上更具艺术感染力,为平话师公戏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各界对平话师公戏的关注和保护,是平话师公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

四、挖掘和保护平话师公戏的对策与措施

多年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们探索南宁平话师公戏的挖掘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根据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结合南宁的具体实际,提出以下保护平话师公戏的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机制

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统筹兼顾,主持制定规划,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策法规、规划管理、挖掘整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平话师公戏的挖掘保护能够在政府的监督下科学有效地进行。

其次,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以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为主,联合规划、建设、民族、旅游、财政等部门,成立民间文化保护机构,统一协调和指挥平话师公戏的保护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参与保护规划的论证、制定及人才的培训;建立研究机构和民间文化社团,发挥它们在平话师公戏挖掘和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二)认真开展普查工作,建立平话师公戏数据库

普查是对平话师公戏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全面细致的普查,才能摸清南宁平话师公戏的家底,达到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普查应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文字记录、摄影、录音、录像和实物搜集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平话师公戏的资料,并将其归类、整理,建立平话师公戏档案数据库,以利于检索使用。普查应该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统一规范、科学设计的调查方法,并制度化、常规化。

(三)积极培养平话师公戏传承人才

首先,建立平话师公戏传承人保护名录。传承人是平话师公戏的活水源头,没有传承人,平话师公戏就会消亡。因此,必须加大对平话师公戏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对能力突出者给予奖励;其次,加强对师公艺人的培训。通过专家培训指导和外出进行表演交流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创作活力和创作水平;第三,鼓励师公艺人带徒授艺,千方百计吸引群众学习师公戏。通过吸收妇女参加师公演出、举办民族文化生态兴趣班等形式,使更多群众有机会学习和了解师公戏。

(四)借助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和传播手段,提升平话师公戏的知名度

南宁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1999年起每年定期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享有盛名。2004年开始,“民歌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同期举办,形成“两会一节”的知名品牌,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在此期间策划增加包括平话师公戏在内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内容,并借助“两会一节”的效应,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平话师公戏的宣传,无疑是扩大其影响力的最有效途径。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广西――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平话师公戏研讨会、城乡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平话师公戏。众多的民间节庆习俗也为平话师公戏的展现提供了机缘。

(五)挖掘平话师公戏的潜在价值,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合理的开发是最好的保护。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文化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活动,鼓励各地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整理、保护和开发。平话师公戏的挖掘保护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把具备条件的乡村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或“民间文化生态村”,充分利用农村农闲、集市和众多的民间节日,开展师公戏文化演出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带动古村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形成农村特色文化品牌,从而真正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潜在软实力为现实生产力,在扩大平话师公戏影响力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形成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党的17届6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浪潮中,南宁处于潮头地位,将引领着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挖掘和保护平话师公戏,有助于提升南宁的文化形象,扩大南宁民族民间文化的影响力,并通过南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北部湾经济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济湘,谢桂联. 南宁平话师公戏概述[J]. 民族艺术,1992(1).

[2]何国显,周耀明,文晴. 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

[3]余益中,刘士林,廖明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 [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对大学女生的消费研究 下一篇:特有社会心理视角下的公务员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