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同龄人的启示

时间:2022-08-30 12:16:44

外国同龄人的启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欧美国家不仅在管理体制上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文化传统、道德伦理观念也与中国人迥异。这种差异导致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观念有很多不同,其利弊、优劣一时难以悉数评判。然而,我们可以更多地吸取别人先进的、优秀的东西,借鉴过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精彩。

在国外中餐馆听到的一则故事

去欧洲旅游,接待我们的大都是华人旅游机构。他们生怕我们饮食不习惯,总把我们带到华人开的中餐馆。华人在国外办个中餐馆实属不易,但对我们来说,想在那里品尝地道的中国菜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走进中餐馆,无非是想了却在国外的思乡之情,再加上没有语言的障碍,更想通过中餐馆这个点,了解这个国家的点点滴滴。

记得那天走进在丹麦的一个中餐馆,老板娘是个地道的上海人,一见到我们这批来自故乡的客人,终于找到了一个说上海话的机会,她从踏上这块土地讲起,一直讲到创业为止,不仅显示了老板娘对家乡的依恋,更凸显了她的热情和能干。

导游见我们谈得拢,在丹麦期间几乎天天安排到这里就餐。老板娘的故事,也就越讲越深入:

“我丈夫是个丹麦人,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支持我开中餐馆,他说,中国的影响大,开中餐馆的生意肯定会好。事实也真是这样,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丈夫的母亲早就去世了,就父亲一人独自住在乡下,这天,我就对丈夫说:‘把你父亲接来一起住吧。’没想到我丈夫一听,竟然脸色大变,说我多管闲事!养儿防老,孝敬老人,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变成多管闲事?用我们上海话说,真有点‘拎不清’。说真的,就这次,我与丈夫发生了争吵。明明是他错了,他还理直气壮地说:‘老人搬过来住后,水电费怎么平摊,伙食费怎么结算,生病了怎么解决?这些事处理不好,父子俩就可能会法庭上见。你懂吗?’我做梦也没想到,丈夫竟然如此小气,还问我懂吗?

后来,我把这事述说给周围的朋友听,没想到他们都说是我‘拎不清’:西方人有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在他们眼里,父母抚养子女是责任,子女却根本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老人极少与子女同住,与子女的关系也比较疏远。我说这不见得是好事,要不为什么说,西方的老人太孤独了?但他们却劝我说:凡事都有弊有利,西方的这种传统,倒也使老人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很少依赖子女,可以自由地安排晚年生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总觉得我们中国人提倡孝敬老人没错!”

不同的社会形态,会有不同的观念

我赞成老板娘的观点,我想象不出失去了亲近感的自由是什么味道。但随着中国的开放,与外界的交流加强,耳濡目染世界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后,我也不想责怪外国同龄人的活法,甚至我觉得中国的中老年人更应该有一种胸怀:在保持我们的传统习惯的同时,敢于向外国中老年人学习,尤其是要学习以人为本的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更新我们的观念,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人生的后几十年活得更加潇洒,更加幸福。

在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都有一道以外国中老年人组成的风景线:银色的白发,鲜亮的着装,入时的打扮,不仅令人看了羡慕,还有点吃惊:难道时尚不仅属于年轻人,还属于中老年人?

这年,我去北欧的丹麦,就此事询问外国朋友,他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在丹麦,年轻人的收入有限,不少人穿的衣服虽然赶潮流,但都是从小店里淘来的便宜货,远没有老年人打扮得体。老年人在辛苦劳作了大半生后,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比年轻人更讲究穿着。所以,去品牌店购物的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很少。在他们看来,人的一生都应该努力保持青春的活力,这种意识,不仅在着装上自然地流露出来,还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改变着人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以至于发出了“50岁,是新生活开始”这句令同龄人感到振奋、感到希望的口号。

同一个地球,必定会产生同一个梦想

听了这番话,我真有点汗颜,因为我想起了一则发生在20多年前的故事:我是做编辑工作的,朋友特多,迎来送往的事也多。这天,一位老作者从东北沈阳来到上海,想买一些入时的衣服带回去。儿子、女儿的都买了,就是自己和老伴的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我突然想起,报上登着一条上海新开了一家老年服装商店的信息,就陪着这位老作者赶到那里。没想到,老年服装店竟然是这样的服务理念:专门提供适合中老年人穿的大裤腰、围的衣服。老作者看了笑笑说:东北天冷,穿得多,肥裤大袄有的是,我要的是上海样式!

邻国日本东京,有一条著名的老人街。在这条长达一公里的街上,有专卖老人衣服、鞋子、食品及药品的商店,还有怀旧的咖啡店,店里的音乐均是老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只要一踏进这条街,就仿佛踏进了时光隧道,又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从东京各地蜂拥而来的老人,悠闲自在地在这条街上逛街购物,流连忘返。因为在这里,他们不用再与年轻人争先恐后了。

在发达国家,满足中老年人的需求再也不是简单化的,而是确定了中老年人这个特定的服务群体后,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这也许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中国的中老年人与外国的中老年人,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但就世界来说,无论哪个国家的老人与小孩,尽管他们的肤色不同,言语不通,但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就必定会产生同一个梦想:儿童显露出天真,年轻人向往着阳光,中老年人追求着活力。环顾四周,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但中国的中老年人已经感悟到外国中老年人的活法,其中不乏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金色年代》杂志打开了这条通路,仅就中老年人的着装,提出了许多使人耳目一新的话题:穿出你的气质与气派;合身,是我们着衣的灵魂;金色年代,需要的是色彩;衣不在多,在于精,基本服的选择与搭配;庄重,是我们着衣的追求;潇洒穿一回,运动衣与我们……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的中老年人正在发生着以往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正在与世界同步,这种变化,这种与世界同步,难道能否定其中有外国同龄人带给我们启示的元素吗?

让中国的中老年人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生活的质量,是伴随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二三十年前,当人均GDP1000美元时,我们梦寐以求的是解决温饱问题;如今,一些省会城市,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我们的活法就完全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是仅仅满足有饭吃、有床睡,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需要。即便是物质层次上的需要,也尽可能地与文化结合起来。所以,研究经济发展的学者认为,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如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处于爆发性成长的前夜。

一个早就跨入人均GDP5000美元的国家的中老年的活法,和一个刚跨入人均GDP5000美元的国家的中老年的活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发达国家中,2009年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均GDP有所下降,但卢森堡、挪威、瑞士、丹麦等国家的人均GDP高的达10万美元以上,低的也在5万美元左右;中国尽管发展很快,但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人均GDP还只有3500多美元,排在世界100位左右。

经济的落差,会形成养老制度、养老设施的落差,这只能依托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种事,急不得,急也没用;同时,经济的落差,更会造成理念的落差,对于这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理念,倒是应该及时地予以调整,这种事,等不得,等了会误事:一旦经济上去了,理念落后了,提升中国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成本将会更大,时间将会更久;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只拥有一个中老年时代,错过了,就没有了。

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赶上了中国正在奔向小康社会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我们能否以一种后发制人的策略,将外国中老年人经几十年创建的,我们又认为是合理的先进的健康的活法及时学到手,使我们人生的后几十年活得更幸福、更体面、更有尊严呢?

上一篇:养生之计在于晨 下一篇:“八戒”马德华: 戏里是“呆子” 戏外是“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