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强建设工程检测工作质量的方法

时间:2022-08-29 12:08:09

探究加强建设工程检测工作质量的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市场竞争极不规范,市场管理较混乱。所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监管显得尤为的重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是一项技术、管理性很强的工作。而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组织、人员、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为有效地促进检测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检测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规范管理体系的运行。本文就此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管理体系;检测;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大力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建设,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的科学标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伴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现存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不协调、不适应性。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体系,从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和确保工程质量,就成为了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我们要从使用、地位、管理、技术条件、观念和职能等方面加以改正和明确,更好的为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和社会需要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工程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问题分析与研究

工程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一般分为统一思想、学习理解、组织实施和接受评审4个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1、领导的认知和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领导层的认知和重视是关键性的,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也将“领导作用”放在第一位。领导层必须有坚强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保持和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必然要打破一些不合标准要求的旧传统、旧习惯、旧程序,甚至于要损害一些“重要”人物的利益和权力,必然会有一定的阻力,因此领导层必须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决心,凡不配合质量体系管理工作的人员就要其让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正质量体系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否则检测工作是不可能有效地运行和开展。

2、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实验室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宏观性的。作为出具公正性检测报告的实验室,应以“公正性”为宗旨,而“公正性”必然要求数据“准确”,而数据“准确”就要求检验方法“科学、先进、有效”,此外应以“高效、低价”来保证顾客满意。因此“公正、准确、科学、高效、满意”就是一般检测项目追求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检测项目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检测项目的质量目标应在质量方针的框架下开、细化和落实,质量目标应尽可能量化,质量目标应有一定的高度和跳跃性,不应该太容易实现,但也不应该高不可攀,令人失去信心。质量目标一般以通过努力,在3 ~ 5年内能实现为宜。

3、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建立。质量体系一般以文件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质量体系存在和运行有效的证据,是规范监测工作过程和行为的制度。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检验工作的性质、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组织编制相应程度的质量体系文件,文件一般分为4个层次,第1层为《管理手册》,是实验室质量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第2层是《程序文件》,主要描述质量体系所涉及的活动的程序;第3层为《作业指导书》,包括标准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制度及其它必要的作业指导性文件;第4层是质量记录,包括各种计划、报告、记录、表格等。《管理手册》要紧扣《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明确规定检测单位的组织机构、法律地位、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各个岗位的职责、现有人员、设备、检测能力等,是实验室质量活动的纲领性文件。《管理手册》的编制要注意质量体系的整体性和质量过程的完整性,《管理手册》要素要全面、职责要定位、机构要清晰、程序要明确、内容要简洁、接口要衔接。《程序文件》是在《管理手册》的框架下对《管理手册》所要求的工作程序的细化,叙述要细致,最重要的是应有可操作性。每个程序要紧扣5W1H(what、who、when、where、why、how)及实验室自身情况进行描述,《程序文件》不能有漏项。《作业指导书》主要是《检验细则》、《操作规程》、《运行检查》、《检验标准》以及检验方法所涉及的各种文件,一般当规范、标准、技术文件未明确,以至操作过程不能控制和再现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具体过程的操作,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忌空洞。记录是质量活动的证据,检测单位应根据《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编制充分的质量技术记录和质量管理记录,记录的格式应适宜、充分和有效,保证工作活动能够再现。记录应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不能事后补记,不能涂改,记录应署名。所有文件和表格应分类编号,编号中应有版本号,以方便文件的修订。质量负责人要对质量体系的管理性文件进行全面检查和审核,技术负责人要对质量体系的技术性文件进行全面检查和审核,以保证质量体系所有文件的衔接性、协调性,文件不能出现互相矛盾、前后不一或职责落空的现象。对所有文件应进行受控管理,保证所用文件是有效版本,以避免无效、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导致检测结果无效。对文件的受控管理除文件标识外,一定要先由责任部门进行审查、批准,确保文件适宜、有效。其次对受控文件的发放一定要有发放记录,知道某份文件发出去多少份、在哪个地方,以便于更新文件时可以追溯,确保所发出的所有受控文件均得到更新,保证各部门、人员使用文件的一致性。有的仅在文件上盖一个受控章,难以保证无效文件的及时替换,是不正确的。

二、工程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问题分析与研究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就要进行体系运行,体系运行是执行文件、实现目标、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过程。体系文件必须得到贯彻实施,才能达到控制各种影响管理体系因素,保证检验过程和报告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在符合的过程中,寻求改进的机会和可能,使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顾客增长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目的是在于使检验工作质量和检验报告符合要求,使顾客满意。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考虑有效性,过程是否正确识别、是否按规定运行等,因而必须在合适的时期进行验证,加强监视和控制,手段有内审、顾客满意度调查、过程有效性评价、统计技术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单位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标准物质检测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3个标志:一是能够对所有影响监测工作质量的活动进行有效和连续控制,影响检测结果的所有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以减少或消除质量问题的产生;二是能够注重并且能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问题的发生;三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迅速反馈、及时研究,得出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质量管理体系的4个特性:系统性、全面性、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结语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检测结构按照科学、公正的原则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重视检测结构的基础建设,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工作质量,确保检测结构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只要提高并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切实履行国家建筑标准,并加强质量管理,这些现有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再结合相应的措施,我国建筑业的质量控制,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上一篇: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探究 下一篇: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