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活水话源头

时间:2022-08-29 07:30:35

作文活水话源头

一线的老师都有个共同的感受,三年级的孩子作文难教,费时、费力且收效低。孩子们面对作文时更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许多孩子更是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根源在于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写作的过渡期,一二年级时一直训练的是写话,只要将图画上的内容写出来就行。因为有图片,所以孩子在写的时候已经有了故事的结构和框架。小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结构和框架感差,所以刚上三年级的时候面对命题作文,孩子感到很抽象,不知怎样构建文章。三年级学生入门写作主要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写什么”?(选取写作材料),二是“怎么写”?(写作方法与技巧)。作为入门应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才能讲究写作技巧,因为前者是基础,好比河水之源,如果没有源头,哪来涓涓细流乃至滔滔长河?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入门”阶段。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作文题材瞎编,或仿写,要么照抄。孩子们只是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根本不明白为何而作,这样的结果会使学生思维懒惰、思路狭窄、材源枯竭,影响其作文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入门解决材源问题呢?

一、兴趣入门,让孩子爱上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爱上写作,首先让孩子对其产生兴趣。许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作文,是因为老师约束太多:必须这样写,必须这样选材,必须这样表达主题。教师往往凌驾在作文之上,操纵着孩子如何去作文,这让刚作文入门的孩子感到非常不适。孩子的理解达不到老师的高度,老师会一遍一遍地让孩子返工,甚至指责,孩子会渐渐生出对作文的厌倦和畏惧。其实孩子也有表达的冲动,因为限制太多,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孩子习作的萌芽就这样被老师活生生地扼杀掉了。《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对于刚入门的孩子的习作,我们可以选孩子喜欢的话题引导学生习作,不妨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如写有关人物的文章,我和孩子交流,和你在一起生活最久的人是谁?孩子肯定会说爸爸或妈妈,有的也可能说是爷爷奶奶。例如说爸爸的,我这样引导:爸爸帅吗?帅在哪?如果别人也想认识你爸爸,但他们没有见过你爸爸,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爸爸长什么样,介绍得能让大家见到一眼就能认出来。你喜欢他吗?喜欢他什么?请你举两个例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对这样一个好爸爸,你最想对爸爸说一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爱。听了这些问话,学生的兴趣来了,各种各样的炫爸爸,不同类型的爸爸在孩子有感情的表述中鲜活、生动。我接着让孩子谈谈妈妈、爷爷、奶奶。在孩子表述意犹未尽之时,我告诉孩子:把你刚才讲的如果能写出来让每个人看,甚至最爱你的爸爸妈妈看,就成了一篇作文。学生听了,一下子恍然大悟,哦,原来高大上的作文就在身边,是这样的接地气,自己也可以创作,作文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孩子顿时跃跃欲试,“情动而辞发”,原创的习作就这样在孩子的笔下诞生了。

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篇引起孩子共鸣的文章,我都会引导孩子如何去习作。引导孩子平时多留心观察,同学之间的争吵、关怀,老师对同学的爱护,一次有趣的美术课,科学常识课,自己受到的委屈,妈妈的批评,爸爸的教育,大街上看到温馨的一幕,节日的快乐,上学路上的趣闻,好看的动画片,热门的话题,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相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象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内容。这样的作文,孩子怎能不爱写呢?老师又何愁作文怎么教呢?松了绑的作文就这样简单。

二、创设情境,给孩子创造素材

对于有些命题作文,孩子平时缺乏积累和观察,如果让孩子回味来写,一定会写得干巴巴的。怎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写作的热情,让学生想写?我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写作的教学环境,以情感设入营造兴奋、和谐的氛围。例如写游戏时,我会给孩子举行一些游戏,如:传话游戏,画鼻子,吹泡泡,做鬼脸。在教学《做鬼脸》这篇文章时,我让孩子先看看视频中的做鬼脸,孩子们各个笑得前仰后合,我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现场氛围,自己内心感受,问孩子想不想也做做鬼脸?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热烈的气氛一下子营造了出来。接下来开始让孩子自创鬼脸,并让有特点的孩子上台表演鬼脸,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我相机引导孩子们观察孩子的表情、动作,让孩子用上恰当的动词形容孩子做鬼脸的过程,孩子们各抒己见,我顺势把孩子说得好的词板书在黑板上,一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边补充孩子描述不准确的动作、表情,提升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样不仅让孩子观察做鬼脸的孩子,还引导孩子观察观众的表情。最后在鬼脸结束后,我让孩子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当孩子们还沉浸在做鬼脸的氛围中时,趁热打铁,引导孩子着笔写出刚才的过程,孩子当场一气呵成。这样的习作孩子也爱写。

写活动时,我会带孩子举行小型接力赛、踢毽子比赛、三脚并行走等活动。春天来了,我学生去田野看看,把美景拍下来,大家一起分享;秋天来临,我会让孩子搜集落叶,做叶贴画;孩子爱做手工,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做纸桥、做相框、做台灯等:写水果时,我让学生带来水果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写童话时,我会让孩子演一演,写动作时,我让学生做一做。一切习作,发生在身边,甚至自己亲自参与,身临其境,情景交融,孩子怎能不爱上这样的作文课,写出来的文章更是有血有肉,情真意切,作文就是这样教出来的。

三、佳作引路,提升学生语言质量

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典范的优秀习作,但学完课文后,虽然孩子们掌握了写作特点,熟悉了课文的内容,但孩子仍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片段,试着仿写、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提升孩子的语言描写。实际上,一篇篇课文就是学生写作的好例文。在学习《槐乡的孩子》一课时,其中有几个自然段就为学生提供了习作范例,一些优美的词语,学生也可信手拈来,举一反三。学习之后,学生可仿写《美丽的家乡》。片段的练习,培养了孩子注重细节的描写,积累了孩子语言,建构了孩子的语言体系,语言的描写就会得到提升。

四、捕捉闪光点,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学生刚学写作,难免在谋篇布局、措辞谴句上不尽如人意,老师切不可棒头一喝,吓退孩子刚刚萌发的写作激情,本来都很幼稚的心灵,本来就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孩子在这些“规矩”中,灵感顿失。每个孩子写文章,总有一些妙笔,总有一些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老师要当好伯乐,善于发现其优点,多表扬,多激励,孩子的写作才会有动力。我们要当好学生忠实的读者,而不是习作的审判者,在我们的激励下,孩子会一点一点地进步,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小作家终会诞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清泉活水,需要我们共同来激活,共同来维护,让作文不再是谎言一片,不再是互相转抄,让孩子真正领悟到习作的真谛和习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高茹.打开写作大门: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3(6).

[2]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基于“解决问题”的视角谈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 下一篇: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