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8-26 07:06:21

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是国内各艺术类院系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发展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又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虽然学校和教师也曾为此付出过一定努力,可至今还存在不少问题。拟就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原因做出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艺术类英语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多元文化;艺术;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274-02

前言

多元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复杂化、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化、信息流通范围的扩大化等系列过程的必然产物,这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是由世界各民族的不同文化的长期积淀、发展形成的,也是事物发展多样性的必然结果。简单地讲,多元文化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多种性、多重性和相融性。

教育是我们人类文化继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由于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开始尝试对本地的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英国等各国的多民族问题逐渐被教育所关注,多元文化已经初步呈现出来。20世纪60年代,举世闻名的黑人民权运动产生,教育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场运动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此以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著名的美国教育学家班克斯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进行过详细而且权威的研究,并且获得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引入我国,这对我国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对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有着明确教育目标的多元文化教育,众多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有意将文化多元化,而是要将众多的多样文化有机地整合起来。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推崇的是平等的教育和共享的文化,这是作为全球一体化的社会所彰显的教育。

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历来是块难啃的骨头。随着我国高等学府的扩招,更多的专业能力强、术科成绩高的艺术特长生有机会走入高等学府。但是,这给高等院校的英语等基础课的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薄、基础差、对英语兴趣不大,由于我国高校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程的实行没有采取任何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一直都不太理想。同时,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四级和六级的通过率一直不高。面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旧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如何制定出针对性强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的难题之一。本论文将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研究和分析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面临的实际困难,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一、艺术类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对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的。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宝贵的研究成果。沈银珍在《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中》(2006)一书中提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现代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更注重保留自己的独特文化以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因此,在不同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要呈现多样化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范雁(2007)认为大学教学的实质是传递文化,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上就是文化差异的教学。因此,这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地掌握两种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背景下的不同的文化,其中包括习俗、节日、政治、经济等。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情况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究其原因有多种。许多专家都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谭燕保(2004)认为许多基础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大多选择考取艺术专业,通过这一途径进入大学的殿堂。因此,相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好并且有能力考入师范和医学类院校的高中毕业生,艺术类考生的基础文化课的成绩相对要薄弱。这势必造成艺术系生源总体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李观仪(2006)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一书中分析导致艺术类学生英语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是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指出,出于种种原因,有的是因为来自社会的误导,有的是出于自身的意识不强,大多的艺术专业学生认为艺术专业非常特殊,他们认为与大学英语相比,专业课更加重要,今后的发展与英语程度关系不大。因此他们认为,英语成绩好坏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思想上的消极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懈怠。有鉴于此,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国内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马乐梅(2007)认为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尝试,设定出适合高校艺术专业学习特点的多元教学内容和多元文化评价方式。王振平在《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对策》(2005)一文中提到,高校要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从源头上解决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学习的困境。陈建生(2005)、李庭乡(2004)等学者认为要分别从把好招生关和建立奖惩制度等方面解决在多元文化下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模式

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种种的问题,这无疑对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需要学校和教师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激发兴趣,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不可抗拒的倾注力和兴趣,就能长久地保持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由浅入深,因势利导,使学生真正理解英语的魅力,激活学生的快乐思维,树立学生信心。由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思想活跃,拥有广泛的兴趣,可以针对这些特点为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外语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去学习外语。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开展并且创办外语角。在外语角里,学生可以和老师互动,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就某一学习问题或者看法展开讨论。并且更使学生有机会和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就外语学习或其他的某些问题用外语进行交流。第二,使用学校公共资源,比如学校的广播站为学生播放当下学生感兴趣的英文歌曲和英文新闻等,以及转播国外的体育赛事,使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英语的存在。第三,充分使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收看英语节目、登录外语网站、结交国外的网友等。外语学习的方法和形式越是丰富,越能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能充分地补充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

(二)采用分层次教学形式

分层次教学是从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与个人意愿相结合进行分班,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1]。其教学层次不同,要求不同,学习目标也有所不同。这种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难度有别的课程,以达到每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学习程度的班级学习的目的。分层教学是增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加强思想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着手,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此,我们认为只有当学生充分和了解认识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的时候,才会真正地、积极地去学习英语知识,从而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以期达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我们对艺术专业学生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方法。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因此,学好英语这门工具学科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更是获取专业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国际的艺术交流越来越频繁。艺术事业的发展要与世界接轨,不懂外语的艺术人才是不合格的。所以艺术系的学生学好外语有其重要性。

(四)课程设置上的调整

学校应当对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建议在艺术类考生入学之后首先对其进行诊断性测试,大纲的制定和教材难易程度的选用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基础。以语言输入理论为标准,建议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到艺术专业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在已有的水平上进行合理的知识提高,使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这样的手段,不仅提高了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重要的一点是使其英语真正地得到提高。随着大学英语四级的改革,可以看出听力和翻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应在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适当增加听力翻译的部分。通过此手段加强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的应用能力,帮助艺术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真正地向应用型教育转变。

三、结语

艺术专业的大学外语教学一直是公共外语教学中公认的薄弱环节,其相关的教学研究也少。随着这类院系的扩招,大量的艺术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外语教学效果成了相关教师研究和实践的客体。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由于存在诸多问题,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对大学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及高校英语教师应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相应的英语课程调整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要根据其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庆宁.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

[2]范革新.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3]李炯英.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高职院校德育三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