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经验概述

时间:2022-08-25 08:12:48

外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经验概述

作者:章立 朱振家 单位: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欧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经验

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些重大创新发现多产生于欧洲,欧盟已占据了全球生物产业28%的份额,而且这一比例正在不断增加。欧盟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与各国政府的推动分不开的[4]。重视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欧盟第6个科研计划框架中,把“生命科学、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基因组技术和生物技术”确定为7个优先发展领域之一,并放在首要位置。将45%的研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欧盟于2003年成立了生物技术委员会,并在《欧洲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别强调:“生物技术是下一个技术革命,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支柱”[5]。确定生物技术研发重点法国2004年启动新的生物技术研究项目,主要针对重大疾病的生命科学研究、基因组学、癌症的研究、传染性疾病以及再生生理学的研究[7]。英国政府在《生物技术制胜2005年预案和发展展望》的报告中,将自己的目标确定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大国。英国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是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德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以工业生物技术最为著名,在分子生物、发酵工程、化工、植物基因学等学科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在生物技术向工业转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5]。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性研究英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30多个诺贝尔奖。DNA结构及单克隆抗体构造的发现,DNA指纹印的发明以及抗体工程的进展等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英国生物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主要由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和维尔康基金会(Well-comeTrust)资助。到2014年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在健康领域的研发投入将占整个国家GDP的2.5%[8]。加大生物技术研究投资欧盟决定在2010年以前将科研方面的投入增加到3%,提供总额达87亿欧元的投资,其中至少15%的投资将分配到中小型公司,22.5亿欧元的投资被指定用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在过去10年中,法国政府用于生物技术的资金增加了10倍[5]。安永国际会计咨询公司2008年报告显示,2007年欧洲生物制药产业各类投资达到了45亿英镑。英国是欧洲各类投资最多的国家,在风险投资方面仅次于德国。风险投资目前是德国生物技术产业最大的资金来源,有超过1/3的德国生物技术公司接受过风险投资的资助。改革税收制度英国为了进一步鼓励风险投资,政府将对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投资减免20%的公司税。小公司的职员可以用税前工资购买公司的股权,政府还将考虑简化对知识产权的税收管理。英国政府还将引入针对中小企业(年研究开发投入超过5万英镑以上)的研究开发税务信贷,这些企业可以享受150%的研究开发费用免税[8]。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紧密合作,促进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英国位于剑桥的桑格研究院(SangerInstitut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将基因研究转化为商业用途的重要基地。牛津大学周边集聚了6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英国政府将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列为培训重点,其中在牛津、剑桥大学设立功劳奖,以减少人才外流和强化工业培训等措施,来加强对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专利技术保护德国专利可为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20年的法律保护。在专利有效期内,第三方可与专利所有者协商以许可证的形式使用发明成果。生物技术产业孵化器法国政府在3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中,利用10多个专门或部分孵化器致力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巴黎以南30公里处创建的“基因谷”聚集着法国最有潜力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德国巴伐利亚、科隆、汉堡等地区建立了生物技术示范区、挪威建立了挪瓦姆生医学科技园以及莱因河上游生物谷等。

日本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经验

日本生物技术产业现状虽然日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界的努力,日本的生物技术市场呈逐年增长态势。日本的医药市场居世界第2位,日本拥有雄厚的专家技术资源,日本生物技术产业的科技文献和专利申请量分别居全球第4位和第2位,说明日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9]。与国外先进生物技术公司合作是日本生物技术产业增长的动因之一,也使得日本成为生物技术创新的国际中心。日本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发展战略,加强政策和计划引导1973年科学技术署成立了生命科学发展促进办公室,专门负责生命产业的发展。1982年日本国际贸易与产业部成立了生物产业办公室。1999年1月,日本政府签署了《开创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提出和确立了把“生物技术产业立国”战略作为日本新的国家目标。为此日本政府成立了“生物技术战略委员会”,并于2002年颁布《生物技术战略大纲》。从财政和税收方面给予支持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逐步加强了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2006年日本的生物研发经费为2万亿日元,比2002年增长4倍,重点放在加快生物基础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化步伐等方面。另外还有多种信贷、税收减免及折旧制度,大大调动各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研究机构和高校改革一系列有利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给日本的国立高校和研究机构更多的竞争压力,促使它们向自治、具有独立管理权限机构的方向转变[10]。立法上的支持日本于1998年8月通过了TLO法律,该政策允许学校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许可组织,进行专利的授权和市场化推广,各学校从中受益匪浅。1999年的复兴产业特别法,更是加强了TLO法律的作用。促进产官学合作日本政府于1986年制定了研究交流促进法,科技署连续制定了前沿研究制度、省际基本研究制度和地域流动研究制度。近年来,日本政府推出了产学合作的产业研发促进计划、风险企业实验室计划和面向未来的研究计划。日本科技预算用于产官学合作的资金大幅增加,近年来的部级高新科技计划大都采取了产官学联合方式[10]。金融市场改革日本企业上市门槛较高,为了在公开市场创造更利于培育创业企业的环境,1995年日本开始了柜台登记特股种制度,日本的风险投资市场方兴未艾[11]。

其他国家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首个成立“生物技术部”的国家,近年来印度生物产业迅速发展源于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制订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印度生物技术部制订了印度生物技术10年发展规划———《印度生物技术十年展望》。此外,印度还建立了邦级生物技术协调委员会和区级生物技术委员会[12]。②税收优惠政策。出口型企业享有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可在国内保税区内销售其总产量25%的产品。③法律保障。印度政府对《专利法》做了新的修改,即对除有关人类基因的生物技术成果不授予专利权外,对一般转基因动植物可给予专利权保护。④建立生物技术安全体系。为保证工作者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安全性,印度颁布了生物技术安全规则和关于遗传工程生物及其制品的生产、进口、利用、研究、保存和分发的条例[12]。古巴19世纪90年代古巴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投入1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产业,10年来已取得400多项专利,生物医药产品出口到英国等20多个国家,直接促进了古巴经济的繁荣[4]。古巴由一个科技小国一跃成为生物技术大国,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②积极引入风险资金。古巴政府通过产品出口以及与外资合作研发等形式引入风险资金。③注重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古巴有3万多科研人员在220个研究中心里工作,每1000名居民中有1.8名科学家,相当于欧盟的水平。④加强国际合作。古巴政府采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发、销售产品[13]。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问题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关产业相比,尚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缺乏完整的产业发展战略和部署。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以及完备的产业配套政策。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生物技术产品的重复研发现象严重,创新源头匮乏。②投入严重不足,且投入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由于我国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只能通过提供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③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弱。我国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率普遍较低,研发往往以科研院所为主,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低;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科技中介机构不发达。④产业化人才匮乏。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从生物技术发达国家鼓励和扶持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看,要加快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关键在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提高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选择。加快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生物技术产业政策体系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应建立完备的产业配套政策,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适应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制度建设,突破传统的体制羁绊和机制,以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杠杆。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是生物技术产业的特性,而且产业链长且高度复杂的特征,需要专门的生物技术产业政策加速产业化的发展。当前需要制订和完善适应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创新、机制转变和市场拓展的一系列复杂的政策和法规,以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双重驱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发展生物技术产业需要政府制定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不断优化现有的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等法律保护体系,制订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投资、税收金融、收入分配等相关优惠政策,包括制定鼓励风险投融资运行的政策与法规,积极为风险投资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对生物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物技术产业上来。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制定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是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和地方应成立专门的生物医药产业组织或协调机构,协调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有关产业政策的有效执行;加强企业间协作,避免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协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协调生物技术产品生产、市场销售和安全监管,促进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并有效整合,带动整个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转变发展模式,着力培育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生物技术5大产业集群,英国的剑桥基因组园、法国巴黎南郊“基因谷”等多个各具特色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聚集了包括生物公司、研究和技术转移中心、银行、投资、服务等在内大量机构,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生物产业的相关企业,以地域空间上的邻近、企业间的合作与分工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生物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促进行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集群有利于产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形成,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目前我国各地都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但低水平重复建设盛行,使得生物产业聚集效应大幅下降。应根据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和地方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培育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并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合理选择区位。充分考虑本地区域所具有的在资源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国内比较优势。②积极吸引和培育优势要素。首先要注意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的引进与培育;其次注重建立风险投资企业,设立种子基金吸引具有投资实力的企业加入产业集群区,建立中介服务机构,提升产业价值链中游的价值增效。③培育良好产业集聚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业创新综合体,建立集中的人才、金融、原材料及交易市场,降低企业进入门槛,以形成良好的区域文化、周到热情的服务的产业集聚环境。④实行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政府的规划和培育要有时效性和阶段性,一旦产业集群形成了良性发展,政府就坚决退出,放手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并将政府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率的地方去。强化人才队伍,打造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团队跨国企业为降低研发成本,将新药产品开发、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新药申请等技术服务向低成本市场转移研发环节,即所谓的新药研发外包(CRO)。由于我国所具备的成本优势、疾病谱优势和人才优势,发达国家生物技术服务业正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要抓住这一契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合作,大量吸引各种优秀人才,通过产业集群构筑人才高地。我国目前在生物技术领域已经拥有一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其中相当部分是近年来海外学成归来,在诸多产业中,生物技术研究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我们应尽快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尽快超越它们,进一步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出台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建立以技术资本化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吸引生物技术领域杰出人才回国进行研发、孵化、创业和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为创新依托。当前高校和科研单位仍然是我国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在促进企业成为未来技术的创新主体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实施技术创新,提高研发效率,解决资金需求矛盾,促进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的最好方式。发展科技金融,拓宽生物技术产业投融资渠道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建立健全风险资本机制,并以政策性金融作为辅助,建立完善的高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是解决生物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生物技术产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特别适合风险投资的介入,政府要鼓励、引导各种资金参与、壮大风险资本的规模,大力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对初创期企业的投资。政府应适时筹建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扶植包括生物技术企业在内的科技创新;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引导并促进科技信贷。可考虑成立支持生物技术创新的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以及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之间约定风险承担的比例,对风险较大的项目实行强制性的再担保;试行发行生物技术创新债券和成立生物技术创新保险公司。从完善资本市场、降低风险的角度看,创新保险品种的出现能起到增强企业和投资者进行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信心的作用。构筑公共平台,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服务通过政策上的引导,突出重点和区域特色,重点建设生物技术研发平台、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或孵化基地、投融资平台和人才培训基地等,建设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营造一个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中介机构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从研究开发、技术信息、技术联系、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到风险投资、管理经营、税收优惠、商业化和市场开拓等涵盖整个产业发展链条的无偿服务和合同,在产业集群诞生及发展阶段一直发挥积极影响。对于生物技术这个高技术和高风险的产业来说,提供技术共享平台、筹措资金的需求更大,中介组织能够很好地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因此应鼓励社会兴办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场所、技术信息、技术经纪等服务;大力推进科技中介组织的独立性与社会化转制进程,鼓励发展股份制、合伙制的专业中介组织;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以及科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上一篇:安徽省环保工程师职评标准 下一篇:湖北省环保工程师职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