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研究概述

时间:2022-10-16 03:27:02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研究概述

【摘要】文章从语言失误和社交失误两方面总结了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总结分析了相关语用失误的原因以及对策,也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促进对外汉语语用失误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外国人;汉语;语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69-02

一、前言

“语用失误”这个概念是英国语言学者托马斯(Thomas,1983)在80年代初提出的,指在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表达失误。据他所言,英语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1.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即不合操英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或者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2.社交语用失误(soeiopragmatic failure)。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

语用失误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关外国人的语用失误研究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以下部分,作者将对对外汉语的语用失误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

二、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研究分类

(一)语言的语用失误

1.语音的语用失误。外国人学汉语时在语音上的语用失误包括:不能正确把握语调、重音、说话的快慢和停顿的长短而导致的语用失误。例如“你读”这个句子由语调和重音不同,可以是陈述句,疑问句或者祈使句。说话的快慢和停顿的长短也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惑,让学习者难以知道究竟多久才算一轮对话的结束。

2.词汇的语用失误。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在使用时间词、颜色词、称谓词、谦敬词、委婉语、成语、典故、俗语及可能产生不同会话含义的词语时,常常出现语用失误。

究其原因有几方面:一个是词汇空缺,比如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英美语言里没有这个原生词语,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茶壶里煮饺子”是很难想象是什么意思的。另一个是词义的不完全对应。不同文化对于同一个现象所作的划分可能不同,诸如中英对于颜色的划分;就算基本意义相同,词语的文化意义也不同。另外,对于词汇的语用意义理解不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语法的语用失误。汉语学习者在语法的语用失误形式多样:(1)对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理解偏狭,认为某一句式只能代表某一功能,比如一听到疑问句就以为在提问。(2)词语搭配失误,比如汉语可以用“姓氏+职业”作称呼语,如“张医生”,“王教授”等,但有的职业不行,诸如“李修理工”、“王门卫”等等;(3)对汉语句子的肯定、否定不能把握,这些情况多出现在问答中;(4)不知道汉语的表达方式,所以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5)句子中的遗漏成分易产生歧义,比如”你说的话很难听“就有两种不同的意思。

4.语篇的语用失误。语篇的语用失误总体来说研究比较少。李莉(2010)分析了留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语篇上的语用错误:(1)汉语中省略是常常用到的语篇连接手段,而留学生常常表现出不会省略从而造成表达显得嗦;(2)汉语关联词语的误用,包括用错与多用等情况。

张卓、牟为姣(2003)还提出外国学习者在写作中文章与标题不对应,文章内部结构上的失误等问题。

(二)社交的语用失误

孙德华(2006)将社交语用失误归为三点:语用原则选择的失误;施言语行为的合适性条件;言语行为实施方式的失误。在第一点上,有一条是外国人不懂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遵守礼貌原则上的差异,从而引出了Leech(1983)所概括的礼貌六个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美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在最深层次,人类遵守普遍的礼貌原则,在较浅层次,各种文化对各次准则的取舍有所不同。曹春春(1998)概括出了中国人的礼貌原则与英语礼貌原则的对比,包括贬己尊人原则,贵贱上下有别原则,文雅原则,面子原则,德言行合一的原则。

三、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

吕文华、鲁健骥(1993)指出母语的语用规则及母语文化的干扰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关方面的空白也是原因之一。另外,语用失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文化和语用规则会引起一些心理障碍,比如打招呼和道别上就存在中外差异。

毛嘉宾(2003)详细论述了语用失误的主观成因和客观成因:主观方面,他所提出的观点基本和吕、鲁一致,包括外国人母语文化具有干扰性加上对汉语文化没有内化,文化心理认同矛盾,以及自身汉语水平的限制。客观方面,是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上的失误,长期重知识文化,轻交际文化;交际文化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对于文化的习焉不察,且教材中缺乏对文化因素的恰当解释,缺乏系统性教学。另外中国人对外国人语用失误的包容性也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种种错误。

孙亚、戴凌(2002)主张从认知角度来审视语用失误的成因。他们认为将语用错误归咎于文化差异过于狭窄,应从多角度来探讨。如就语言使用的本质而言,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选择是以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为基础的,从而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之所以能进行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这是交际中发生失误的根本原因。另外,不可避免的语言使用的隐含性(implicitness)也可能造成语用者编码困难。

四、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对策

吕文华、鲁健骥(1993)认为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语用学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应该准确地描写汉语的语用规则,进而对汉外语用规则作比较,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况新华、巢波、李亚青(2012)提出了具体的对策:1、采用文化对比的方法,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障碍;2、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3、鼓励留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增加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了解;4、为外国留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语境,提高语用能力。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目前,语用失误研究多集中于跨文化语用失误,而对于语言内部的描述还不够,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失误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语用失误有许多领域,包括语言语用失误一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行为失误,和语用理解失误等等。现在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语言语用失误一社交语用失误,对于语用行为失误和语用理解失误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而实际上在交际中只有35%的信息是通过言语行为传递的,有很大的部分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来传递,因此很有必要加强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

在语言语用失误的领域,研究又主要集中于词汇的失误和言语行为的失误,实际上语用失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而在语音和语篇领域上的研究又非常薄弱。社交语用失误的研究也不能局限于社会用语如日常交际、广告文体,而要扩大语料采集范围,如课堂用语、法律用语等方面的语用失误。这些是以后是研究的重点领域。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 下一篇:泛媒体时代,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川酒产业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