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时间:2022-08-25 04:21:57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已有二十余年,对小学阅读教学有一定的认识,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探讨。

一、引导学生多读

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借助阅读提示来引导学生多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训练,针对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在教学中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读的次数要多。如《小英雄雨来》的第三、四自然段写的是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而与鬼子作斗争的紧张、激烈的场面。教学中,我们应抛弃繁琐分析的教法,强化多读的训练,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第一遍轻声读,整体感知;第二遍指名读,感受课文描述的情境;第三遍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和重音;第四遍自由读,落实训练点;第五遍齐读,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敌的可贵精神。这样通过多次的朗读训练,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而且被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所感染。

第二,读的篇章数目要多。教材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课文毕竟数量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即教学一篇课文后,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教学《金色的鱼钩》后,教师可以把《长征途中的故事》介绍给学生阅读;教学《再见了,亲人》后,把《抗美援朝的故事》介绍给学生阅读。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扩展了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第三,读的训练要落实到全体学生。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体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的训练很有必要。如《秋天的怀念》一文,讲述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教学时,教师要尽量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透,读出感情来。第一步先让学生默读,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再读课文,落实训练要求;第三步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坚强的、无私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这样人人参与读的训练,方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二、指导学生多思

在加强读的训练时,教师还必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读”和“思”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设疑启思。教师的课堂提问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紧扣重点、难点设疑。如《高粱情》一文,课题中的“高粱”和“情”与文章中心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可抓住它们设计问题:(1)课文描写的是高粱的哪部分?(2)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3)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这样紧扣课题设疑,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设疑引思。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如教《大瀑布的葬礼》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我提出一个问题: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要仔细阅读课文,加以思考。

第三,释疑导思。有些课文的词句含义深刻,学生难以体会,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如《挑山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挑山工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我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明白目标的重要性。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就为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搭了桥,铺了路,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引导学生多练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过程。我们应该如何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凭借的是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集词、句、段、篇于一体,融听、读、写为一炉,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训练。这需要我们设计合适的训练点,一要准,二要精。所谓“准”,就是要抓住教材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应把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桂林水的静、清、绿这两方面,作为训练的重点。通过训练,学生掌握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桂林山水的美景的方法,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四、选择训练方法

1.填空。《海上日出》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在晴天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象,教师可以将这个段落设计为填空题,让学生补充完整。

2.练笔。如学完《高粱情》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通过写这个事物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练笔训练有利于学生在读中学,在写中读,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留守儿童教育方法谈 下一篇:试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