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教学的审美意义

时间:2022-08-25 08:33:12

经典诗文教学的审美意义

摘 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学好语文,不仅仅指学会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诵读,体会到作品中深层的文化意蕴,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本文以入选初中课本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阐述了经典诗文教学的审美意义,即通过教师的启发式引导,让学生领略逆境中的审美、友谊的力量以及闲的魅力,让他们可以从中汲取充足的力量,完善自我,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经典诗文 语文教学 审美意义

当下中小学生自杀已成为一个令人沉痛的社会现象,《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中指出:初中阶段,中小学生自杀率最高。导致悲剧的原因有许多,其中高强度的应试教育是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在应试压力之下,学生怎样消除焦虑等负面情绪,树立健全的人格,从而身心健康地成长?语文学科责无旁贷。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光注重工具性,更注重人文性。学好语文,不仅仅指学会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诵读,体会到作品中深层的文化意蕴,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而经典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涵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灵滋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本文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它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全篇不过84个字,却是字字珠玑,语言凝练含蓄,文气充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注释等来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掌握文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与文本紧密联系,产生积极的对话。学生通过熟悉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以及人生际遇等来亲近文本、感悟文本,从而体会到坡特有的人生态度、自然观以及审美情趣等,由此获得丰盈的人格滋养。

一、逆境中不失审美情趣

承天寺坐落于湖北黄州城南江滨,临皋亭东南侧,约今黄冈中学进门左侧高阜处。文章一开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一词,表达了苏轼的美好心情,他是不是正在人生春风得意时呢?其实不然,元丰六年,也就是公元1083年,是苏轼因罪被贬黄州的第四年。他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职,也就是地方长官的助理,不能签发文件,也不能随便离开此地,所以他既没有实权,又没有人身自由,心情应该不是“欣然”,而是“郁闷”。那他为何还能如此高兴呢?是因为“月色入户”,是美丽的月光照进了屋子,也照进了苏轼的心里,唤起了他愉悦的心情,这就是一种对美的感受。

在人生的低谷,苏轼没有就此消沉,一蹶不振,他被美折服,惊叹于月光之美,忘记自己的悲伤,“欣然起行”,去赏月,去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竹柏的影子好像水草一样摇曳生姿,寥寥数语,苏轼就营造了一个清凉澄澈的境界。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八九”,有人被挫折击垮,有人屡败屡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内心世界不是一朝一夕造就,而是由于外界美好的人事、风景带来的力量累积而成。

正如蒋孔阳在《美在创造中》所说:“我们不但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丑,更要追求那闪烁着人生光辉的伟大和美。人生的征途,可以充满丑;但人生的目的却应当是美。”[1]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体会到这种逆境中的审美,让他们在面对学业的压力和迷茫的未来之时,能够认识到没有人是生而坚强的,永不丧失审美的能力,从美中汲取力量,从此不再惧怕人生的严寒。

二、困顿中不忘挚友情谊

在“欣然起行”后,苏轼写道:“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幸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何许人也?他字梦得,又字纾是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元丰六年贬谪黄州结识苏轼,初到时他寓居城南承天寺。他当时也处于人生的低谷,和苏轼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认识时间不长,却是志同道合。苏轼去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一起散步到中庭。他俩没有自怜身世,抱头痛哭,而是一起夜游,一起赏月,悄然夜色中,不需要言语,寂静中自有一种相知相惜。

在《毛正仲惠茶》一诗中,苏轼这样写道:“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他挑选丽窗午日,亲手清洁鼎器,好茶配上好水还不够,还需“坐客皆可人”。只有心意相通的好座客,才能让上好的茶叶泡出余韵,而不是被“轻啜”浪费殆尽。又如苏轼写给刘景文的诗:“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可以想象两人见面时掀髯欢乐的情形。他对友情的重视,贯穿人生的时时刻刻。

传统典籍诗文中,对友情的看重和歌颂,由来已久。《孟子》中提及的“五伦”,指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世道险恶,有信用、重承诺的良友不可或缺,友谊之光可以照亮黑暗。春秋时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琴,后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知音难觅,空留千古悲愁。在脍炙人口的《赠汪伦》中,李白热情洋溢地赞美友谊:“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杜甫与李白同游,也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样的诗句,兄弟情深,风雨联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友情的温暖,然后转向现实中找寻自己的良师诤友。求学的路上充满荆棘,与好友相伴,互帮互助,不再形单影只,那么学子们在考试受挫、竞选失利、家人误解等失意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友情的慰藉,重新鼓起信心的风帆,不至于走上极端之路。得意时需要朋友,患难时更需要朋友的鼓励和关怀。

三、失意中不乏山水闲情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苏轼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个“闲”字,是自嘲,也是无奈,他俩一身的本领,却是无法施展。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段话体现出惆怅和悲凉之情。谪居的境遇令苏轼感慨世间如他一样孤寂的人又有几个呢?全篇到了这里,才有了点苦闷心绪的流露。从“闲”字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黑暗社会的诘问,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叹。但悲凉之余,流露笔端的是他审美的欣喜,何时何地没有良辰美景,但是有“闲情”欣赏的人为数不多。苏轼感慨中带着欣喜,正所谓“欣慨交心”。倘若苏轼被“闲”击垮,他不可能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作品。他享受这样的“闲”,暂时的“闲”是韬光养晦,为下一次爆发积蓄能量。他寄情山水,保持旷达乐观的心境。有这般的心境,他才可以写出纯然宁静、诗意盎然的作品,留下智慧的滋养和灵魂的洗礼。苏轼一生中不断遭受政治打击,几度被贬,但由于他宠辱不惊、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他才能坚持走完充满苦难的人生旅程。

我们都有现实中坐“冷板凳”的时刻,不被重用,无人问津。莘莘学子,一场场的考试,无处可躲的学业压力,让一些学生丧失了自信心,破罐破摔,成为学校的“多余人”。教师可以引导这些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去感悟文本,从苏轼被贬谪的“闲”中“欣慨交心”,汲取向上的力量。他们会懂得在被冷落的时光里,不应自暴自弃,而是要默默向上游,终有出头之日。“闲”不意味着放弃、屈服,而是整理心绪,把“闲”当作逆境中诗意的时刻,反思过往,沉淀自我,奋发向上,未来会更好!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他们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老师、家长往往关心他们的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心灵。他们的青春迷茫和痛苦没有办法消解,有的人就选择极端的方向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光要重视工具性,更要重视人文性,学生从阅读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字词、知识,还要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审美意义,从而得到人格的滋养。

参考文献

[1]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溶栓、支架、搭桥到底该选哪一个 下一篇:历史与社会课程拓展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