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创新模式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借鉴

时间:2022-08-24 08:38:41

国外产业创新模式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借鉴

摘要:归纳了国外产业创新的4种主要模式, 即技术推动模式、政策拉动模式、企业联动模式和环境驱动模式; 分析了我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 借鉴国外产业创新的模式, 提出了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根本, 需要多维主体协同推进; 产业的制度创新是保证, 需要上下协调系统实施; 产业的环境创新是有力保障, 需要全面配套综合推进的产业创新观点。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环境创新

一、国外产业创新的主要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20世纪7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以产品创新为中心, 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它揭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而日本产业经济的兴衰也确实印证了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20 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日本之所以能跻身于经济大国的行列,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其产业的振兴;而日本的产业经济在短期内获得跨越发展的关键就是得力于其产业技术的推动。

(2)政策拉动模式

从美国、日本和韩国产业的创新来看, 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时期内各国政府政策的拉动作用。二战结束后, 日本政府以工业政策为重点, 以拥有广泛权力的通产省为中心, 以强大的法律、经济和行政管理手段为后盾, 对各产业, 特别是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实施了强有力的管理措施, 在加大技术引进力度的基础上, 以产业政策为指导,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3)企业联动模式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 企业为了在产业中寻求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通常会打破产业的界限和行业惯例,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 主导着产业的发展。韩国在缺少海外直接投资与授权的情况下, 却积累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科技能力,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这与韩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支持, 以及企业集团之间的战略结盟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我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迎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求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要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地增长, 就离不开产业创新。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以及世界制造中心转移的发展局势, 必须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加快产业创新步伐, 促进产业的跨越升级, 力争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国家, 一个区域, 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企业, 要保持长盛不衰的竞争力, 都离不开产业的推动作用。产业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它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 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核心力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产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从产业创新中获得新的推动力量。

(3)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我国产业的创新能力还非常弱。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对我国大规模的投资虽然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但是对技术能力的带动很少。从整体来看, 尽管企业的制造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技术创新能力还非常弱, 我国产业的主导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 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少。在国际竞争中, 我国产业的竞争力还非常弱,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一些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几乎成为空中楼阁, 支柱产业技术的空心化最终会使得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受到牵制。因而, 要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创新势在必行。

三、我国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1)技术创新是根本, 需要多维主体协同推进

从国内外产业创新的动力来看, 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产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将是决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现阶段, 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特点主要是, 大部分行业的技术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为主, 少数行业有创造技术的优势, 部分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基本丧失。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不仅需要企业长时间的投入、培育, 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 更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不同的创新目标和产业的特点, 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可以采取多维结合的创新途径。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 可以采取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方式。

(2)制度创新是保证, 需综合协调系统实施

制度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本保证。根据产业创新活动中主体的特点, 可以把产业创新活动中的制度创新分为政府的制度创新、产业战略联盟的制度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3个层次。产业创新的实施, 首先是政府通过制度创新, 重点控制和引导创新资源的投入, 释放创新潜能, 构建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同时, 企业等创新主体通过制度创新, 发挥组织内创新者的作用、明确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构筑起高效、强有力的创新系统。因此, 各层次制度创新需要上下协调, 系统实施是有效促进产业创新的基本保证。要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 制度创新尤其重要。

(3)环境创新是保障, 需要全面配套综合推进

产业创新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产业创新的环境创新, 就是产业创新的主体通过宣传、支持和管理等方式的创新, 有效宣传创新目标和内容、对创新参与者进行合理选择和培育并积极实施市场创新等活动, 提高社会环境对产业创新的支撑能力, 从而有效支持产业创新活动的实施,并获得社会环境持续、有效的积极合作和支持。现代化的企业机制、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发达的信息网络, 是产业创新的有力保障。要打破各种人为的垄断, 保证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 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提高引资水平, 引进工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产业项目, 突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链式化项目, 在提高项目的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上取得突破。加快市场化进程, 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新秩序。继续完善商品市场, 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优先培育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 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 完善市场规则, 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市场管理, 促进市场竞争。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大市场,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突破现有的条件制约,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参考文献:

[1]郭 斌, 许庆瑞. 工业创新中的产权激励问题[ J].中国工业经济, 1997( 4) : 55- 57.

[2]胡亚文. 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传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J] . 中国科技论坛, 2003( 7): 20- 25.

[3]杨龙志, 李忠宽. 温州产业创新模式及其案例实证分析[ J]. 企业经济, 2004( 4): 107- 109.

[4]陈 耀. 战略联盟: 产业创新中的机会开发者[ J].扬州大学学报, 2003( 4) : 59- 63.

[5]贾根良. 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的三种境界[ J].南开经济研究, 2003( 5) : 3- 9.

作者简介:刘佩,男,1987年4月生,河南人,天津商业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

上一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钢铁企业物流能力优化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