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2:21:28

国外技术论文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永磁传动技术材料结构应用

Abstract:Newdevelopmentonmagneticdrivinginforeigncountryissyntheticallyreviewed.

Applicationsfieldisbecomewideandtechnicalpropertyisimproved;Newtechnique,

technologyandconstructionappear;Magneticdrivepumpsbecomehighefficiency,

rliabilityandlonglifebyusingadvancedmanufacturetechniqueandmanagement.

Keywords:magneticdrive;Mag-drivepumps;new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M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61-0330(2003)07-00

1引言

1940年英国人Charles和GeoffreyHwward首次解决了具有危险性介质化工泵的泄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用磁力驱动泵。在以后30多年里永磁传动技术由于磁性材料的原因进步十分缓慢。1983年高性能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的问世,为磁力驱动泵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关键部件的材料。近年来永磁传动技术已从泵类向其它密封机械扩展,技术上集中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抗介质腐蚀新材料的研究,流体技术及制造装配的精度。磁力泵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技术的水平,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磁力泵在效率、寿命、制造周期、成本、可靠性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永磁传动技术是将原动机的动力通过其轴上的外磁部件传递给工作轴上的内磁部件,内外磁部件由隔离罩分开,从而工作轴无须伸出所要封闭的空间,取消了动密封,实现无密封、零泄漏。永磁传动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工业中的泵和压缩机、搅拌机与阀门等。目前我国流体机械大量使用的传统机械密封在国外的这些部门已逐渐被永磁传动所取代。

2应用领域拓宽、技术性能提高

2.1磁力传动是密封领域最有效最安全的解

永磁传动即永磁联轴器对于需要密封的机械,对有害、有毒、污染、危险、纯净、贵重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是一最安全解,它的应用范围很宽。石油化工、医药、电影、电镀、核动力等行业中的液体大都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有毒、贵重,泄漏会带来工作液体的浪费与环境污染;真空、半导体工业要防止外界气体的侵入:饮食、医药要保证介质的纯净卫生。永磁传动技术在这些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英国Howard机械发展有限公司(HMD)从1946年就致力于无密封泵的制造,至今在全世界37个国家已销售近7万台,每年销售额达28百万英镑[1]。美国一家制药厂有上百个装有机械密封的离心泵,处理各种酸类,这些泵由于设计问题常常干运转,仅能使用2~3个月就自行破坏,换用了Ansimag公司生产的K1516系列磁传动泵,自1993年投入运行(每天操作4.8小时每年365天)至1998年还在运行[2]。美国中西部的容器板厂,合成苛性纳是回转叶片泵密封的极大问题,这里的工程师称这些泵是“维护黑夜里的天”安装了Ansimag公司的ETFE衬里无密封磁力泵,运行11个月没有停机[3]。美国一大型化工厂面临着输送甲醇的严重困难。因甲醇易燃,60℃接近沸腾,流量仅7m3/h,压差高达250m。问题的解决靠的是Dickow磁传动多级端吸泵,它的流量是15m3/h,压差400m,确保了甲醇的零泄漏,保证操作人员与工厂的安全,并解决了甲醇中含有气泡输送问题[4]。

2.2磁力泵在技术性能上向微型,大型化发展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石油化工公司成套设备向大型化发展,我国必须有一批年产千万吨级的炼油厂、百万吨级的乙烯装置。机械装备要满足重负荷、长周期、低能耗,并符合环保要求。我国在仿制国外产品中发现,制造磁力泵的材质和工艺要求是很高的。即使11~13kW的中小功率泵,其可靠性制造成本也无法让用户接受。对于耐强腐蚀、高压、高温的大功率泵尚属空白。目前磁力泵的发展极限应由HMD公司的产品来描述:流量由1m3/h到681m3/h,压差由10m到500m,温度范围由-100℃到450℃,系统压力从真空到400bar,原动机功率达350kW。微型泵是专门为某些部门研究开发出来的,例如激光器的冷却、分析仪器的供料、化学剂的补充、生物工程、冷却循环,以至于打印机的喷嘴等。齿轮泵与电机一体化封闭联接,适用24V、36V直流电源,速度人工自动控制。最低流量为10ml/min,压差7bar。日本Iwaki公司为电镀、冷却循环用的MD系列微型磁力传动齿轮泵的流量范围是7.5~288L/min,传动功率1/25~1/3马力。

2.3各种类型的泵均可改造为磁力传动泵

离心泵是磁力泵的主导产品,磁传动回转位移泵虽有25年的历史,仅近七八年在设计制造水平以及大扭矩能力方面才有广泛的基础。重点是磁力传动齿轮泵与螺杆泵,最大传动能力达400Nm,转速3500r/min时功率为150kW。地处美国边界犹地州气体动力厂,透平压缩机的泵是常轨的外啮合齿轮泵。油泵因高压差平均每两个月便过度磨损而报废,造成压缩机关闭。1992年改用磁传动三螺杆泵后,一直连续运转,不用任何维护。英国Tuthill成功地应用了它的磁传动齿轮泵为Scottish公司的过程水系统中泵入添加剂,该泵取代了螺杆泵,符合卫生安全条例。

2.4磁力传动压缩机

磁力传动的内轴承位于所密封的空间内,它用密封的介质和冷却。鉴于我国材料制造水平,磁力传动在气体输送机械中尚未应用。加拿大Nova磁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压风机,在170bar氦气压力下,泄漏率小1cm3/h,轴承寿命超过10000h。另一系列的加压风机,自由排放流量750m3/h,在400m3/h流量时系统压差35MPa,实现了零泄漏。此外,磁传动的特殊性能同样应用于无泄漏的搅拌器、阀门等设备。在冷冻机中的应用还未得到相关信息,笔者为实现将磁力传动应用于冷冻压缩机正在作探索工作,因冷冻剂尤其是氟里昂的外泄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3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

磁力传动技术并非只是简单的利用磁体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它是传动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的集成。世界一流的专业生产厂,他们的产品在世界享有声誉,以至于我们无法仿制,其原因就在如此。现在这些“老手”还在进行效率和质量的改进,减少成本,延长两次检修之间的平均时间。

3.1新材料、新工艺

磁性材料的选用各国基本认识统一,NdFeB材料工作温度低于150℃,SmCo材料工作温度低于250℃,对于微型泵可选用钡铁氧体。泵体材料分金属、非金属两大类。金属不锈钢不意味着对一切液体都是不锈的,它主要用于与其兼容的过程液体、贵重液体、超纯净液体。非金属是专门为腐蚀性应用而研制的。它又分为2种情况。其一是纯塑料泵,用纯聚丙稀或乙烯氟化物热塑铸模。如英国VantonCGM泵流量为136m3/h,扬程84m(温度135℃),电机功率32kW。其二是衬里泵,是目前流行的耐腐蚀泵内衬塑料的一种方法。一般泵体可用可锻铸铁制造,FEP、PP、PFA、PVDF、ETFE无缝衬里。Magnetix新的MTA系列无密封泵与其它衬里泵的关键优势是应用了它的先进PFA氟聚合物衬里,PFA以它独特的广泛的耐化学剂腐蚀的能力,比ETFE,PVDF或其它非金属材料而闻名。采用专利技术:浇铸压膜工艺,联接的PFA衬里厚而均匀,与旋转模铸相竞争。应用于高纯度和高温流体更为理想。ISO泵PTFE衬里最小厚度3mm,用榫槽压入泵壳,泵壳用硼硅玻璃制造。隔离罩是密封的关键部件,它的破裂会导致流体泄漏发生灾难性的危害。单层金属封罩应用范围很广,尽管涡流会产生热量有能量损失,若采用高强度、高电阻材料可以限制到最小损失,如:哈氏合金C-4(2.4610)。由Taiani发明的金属叠层隔离罩取得5国专利,在许多设计中已被应用,它的效率可达99%,传动功率150马力。单层陶瓷ZrO2(氧化锆)隔离罩,耐苛性溶液,酸的腐蚀,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滑动性能,及高的机械强度和弹性(E=2×105N/mm2),已用于工作压力250bar。但陶瓷罩壁厚较大,不能塑性加工。1999年初获得美国专利的IMO泵,新的隔离罩用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制造,厚度小于2.8mm,与不锈钢法兰相联。适于操作压力31bar、温度232℃,传动扭矩407Nm,在3600r/min下功率达149kW。双层隔离罩提供了双保险和可供检测的空间。日本IWAKIMDE系列泵双层罩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AnSimag双层环氧树脂隔离罩磁传动泵为造纸厂输送氧化铝,运转2年没有更换任何部件。隔离罩焊接是结构的薄弱点和腐蚀的敏感源,先进的制造方法是塑性成型,如深拉、旋压、延伸旋压。轴与滑动轴承由高耐磨性SiC制造。干运转按惯例是无密封磁力泵的凶兆。精心的流体平衡设计,后部密封圈与叶轮孔联合作用,平衡液体轴向推力减小叶轮的压力。入口调整阀防止低流量时的预旋,减小湍流,保证低流量操作。两个烧结SiC轴承优化设计支承点,轴套中的螺旋槽帮助冲洗和轴径,提供干运转30min的保证,可使操作者有时间调整系统,恢复正常运转,避免灾难性破坏。德国ITTRichter公司的MNKA系列泵的纯SiC轴承,在2900r/min下可以干运转1h。

3.2新技术

以最优的物理尺寸保证经济有效地利用磁体的体积,静磁脱开扭矩与温度的相关性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广泛的试验。轴向与径向轴承由泵送介质来进行。流道提供必须的流量。新的自动调节轴承可承受大的轴向推力和径向力。具有超群的抗腐蚀和耐磨能力的SiC或碳石墨制造的滑动轴承,它缩装在金属外壳内,保证机械运转的稳定性,即使轴肩破坏,仍保持轴承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另一技术是流体平衡,使轴承所受的力限制到最小。目前内轴承的寿命可达到10000h。高温问题:KSB热油泵用环形冷却器来包围联轴器室,保持磁体附近的温度在材料最大允许温度之下,尽管介质平均温度是350℃。HMD的涡流型联轴器具有独特的“扭矩圈”设计,扩大温度范围至450℃不需要冷却。专利技术—风机自动冷却:在各种速度范围内磁联轴器可自动冷却,不需要外部冷却系统,仅用环形气室传动子自动完成。完全可靠性:在磁联轴器上装有摩檫圈以保护磁体;为防止干运转,流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用户管线上,确定断流或低流;国外机组随机装备数字式功率控制监控器来确定超载条件,泄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实时监控磁传动的工作情况。连续监视外轴承的运转间隙,监视任一球轴泵的磨损,使轴泵在损坏前及时更换。

3.3新结构

几乎所有的磁力传动泵均采用“后拉出”结构。整个联轴器部件、轴承部件分别作为一个单元,拆卸时不必从管路、底坐上拆出泵壳,益于检修服务。例如日本富士山胶片化学公司以前使用双机械密封离心泵,由于化学品的腐蚀磨损,轴封至少一个?????????更换一次。该密封的更换是很昂贵的,通常占泵总价值的25%,更换时间要花费5个小时。改用Global磁传动泵后,运行了2年完全成功。与双机械密封相比,检修周期增加了1倍,装拆一次减少到15min。1997年年内全部输送泵均更换为磁力泵,并将泵的预期寿命(不用任何服务)规定为5年。ALLweiler理智的提出无叶轮轴设计,叶轮安装在SiC轴承中间,标准间隙正在申报专利。风机应用分开式电马达,插入式套筒内轴承,无论是检修马达还是风机轴承均可在30min内完成。零部件大范围的与EN22858/ISO2858、ANSIB73.1、API610、DIN、BS等标准泵互换。平衡按API/ISO实施。

4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

为适应全球化竞争与合作,世界泵业都在发展自已的技术优势,扩大产品范围以适应世界大市场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产品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毫无疑问应充分满足严格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生态环保要求。先进制造技术是产品先进的主题。磁传动泵的先驱者HMD三年前推出了长远生产方式和完全的研究计划,最后重新设计它的装配设备。投资100万英镑来扩充HMD的产品能力,又花费70万用于新的高速加工系统,购买了6套加工中心。然而不单是用先进的机器来增加产量,重要的是建立挠性加工,减少循环时间。以往扭矩圈要围绕工厂传送540m,在制造链上要花费8~9周时间,今天,制造是家庭式的组织,许多机器均连于公司的CAD/CAM系统,工程师根据用户迅速对标准件做出创造性改革,直接上载到加工中心。同一扭矩圈运行30m,在线上仅需要花2天时间。由于快速制造,材料泵可以很迅速交货,某种情况下少许3天。按他们的话说“竞争优势将使我们代入下世纪,开创更多商机”。[1]先进的产品来自先进的设计与严格的试验,3D设计与模拟,无图纸加工,虚拟制造、快速成形都在进行。高强度合金材料的冶金学试验制作,泵体、叶轮及隔离套受强腐蚀作用确保长寿命:非磨损的SiC轴泵的冷却系统在化学过程工业中进行广泛的试验,包括高的系统压力345bar,自吸和热套设计。每一部件、组件和系统都周密地检查和评定。HMD认为制造与需求的原则是:超前战略性原材料;发展关键的供应关系;通过组织制造循环,减少制造周期;减少排队,加速进程。笔者在网上查询了20几家著名的磁传动公司,发现他们在世界各地均有子公司及销售网。质量设计和制造由全世界技术精湛的泵发行者来决定,才能对市场战略性地迅速作出反应。服务包括解答用户遇到的应用问题,泵的选择,特种泵专门设计,每天24小时为用户技术咨询。21世纪制造技术不但将继续制造常轨条件下运行的机器与设备,而且将制造出极端环境下运行的机械设备。21世纪制造的产品应是符合生态环保,与人友好的绿色产品,磁力传动技术正是适应这一发展态势,让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吧!

参考文献

[1]HMDSeamless.PumpManufacture,atMaximumVelocity[J].WorldPumps,1999,(7):33-36.

[2]EquipmentNews[J].WorldPumps,1998(4):36.

[3]AnsimagInc.AcidicPumpagePlaysHavocwithRotaryLobeUnits[J].WorldPumps,1997,(5):26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高新技术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采取许多措施来促进它的迅速发展,以抢占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这些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重视支持扶持

20世纪中期以来,各国政府为了依靠高新技术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纷纷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协调能力,出现了科技领导高层化的趋势。美国1993年初即开始大幅度调整科技体系结构,并加强政府对科技体系的干预。1993年11月23日,克林顿签署总统令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并亲自担任主席,同时还成立了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以协调所有联邦机构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的工作,宏观上掌握美国科技战略,使政府计划与工业需求联接。俄罗斯于1995年成立了由总统叶利钦任主席的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和由联邦政府总理主持的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以加强俄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宏观引导和组织。日本为了加快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1994年底新设立了由首相亲自领导的“高度信息化社会促进本部”,以领导和协调日本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此外,法国、新加坡、韩国、巴西等国家也成立了由国家最高领导挂帅的科技领导机构。同时,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和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发展技术及其产业、促进科技为经济增长服务、提高综合国力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科技发展战略的新格局。1994年8月,美国白宫发表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这一冷战后重要的国家科学政策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美国科技发展的五个主要目标,即在科学知识前沿保持领先地位;加强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促进政府、工业和大学间的合作,以增加对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的投资并有效利用物力、人力和财力资源;为21世纪造就最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高所有美国人的科技和文化。

日本80年代以后,高度重视创造性的科学技术,1992年4月提出了新的《科学技术政策大纲》,确定信息/电子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能源技术、软件技术、宇航科学技术、海洋地球科学技术、环境技术等高科技及其产业为重点发展科技领域。同时,由科学技术厅制订《新技术开发事业》和由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制订《大望工业技术研究开发制度》、《产业科学技术开发制度》,并投入较多的研究开发经费。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R&D经费总额占GDP的比例为:日本占2.84%(1994年)、美国占2.36%(1995年)、德国占2.52%(1992年)、英国占2.19%(1993年)、法国占2.38%(1993年)。英国政府1993年5月发表了题为《实现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战略》白皮书,公布了其在90年代及世纪之交的科技新战略;在继续保持和发展英国杰出的科技能力的同时,建立更好的科学、工程和企业间的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发掘英国的科技潜力,为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创造国家财富和改善生活质量服务。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调整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提出新的科技发展计划。如韩国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991年底提出了“高级先进国家计划”,这是韩国政府为赶超世界七个强国而制定的为期10年(1992—2001年)的科技发展宏伟计划。该计划是韩国政府首次协调跨多个政府部门职责的大规模科技计划,预计投入60—70亿美元,其目标是到2000年把韩国技术能力提高到一流工业国家水平,并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在21世纪初加入西方七国集团。新加坡政府1996年公布了新的“国家科学技术计划”,规划了1996—2000年新加坡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措施。新计划与原“国家技术计划(1991—1995)”相比,更加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着眼于科学技术总体能力的建设,提出了要建立“技术基础设施”的战略措施。

(二)兴办科技工业园

科技工业园是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园、研究园、技术园、科技广场、创新中心、技术工厂、科学城、技术城等的统称。目前具有相当规模、产业特点突出、效益明显、世人公认的科技工业园已有1000多家,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产业基础雄厚、人才密集的大都会和城镇。

在这1000多家科技工业园中,成为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IASP)成员的1994年为490家,1995年为580家。其中科技工业园超过100家的IASP成员有德国(162)、美国(131);超过20家的有英国(45)、法国(33);超过10家的有加拿大(15)、俄罗斯(11)、澳大利亚(16)、印度(15)、意大利(12)、瑞典(12)、西班牙(10)、芬兰(11);超过5家的有奥地利(5)、比利时(5)、挪威(9)、葡萄牙(5)、希腊(6),其余26个国家和地区为1—4家,其湾省1家,日本4家。

科技工业园经过半个世纪,尤其近20年的发展与建设,具备发展科技及产业的条件与环境,在高科技研究、开发、幅射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大致情形是:

1.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依托,保持技术优势。例如法国法兰西岛科学城占地400KM[2],高等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科研机构占43%,拥有3万多名科技人员,是知识、技术密集区,从事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办公自动化、医药、食品、交通、能源等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保证法兰西岛科学城开发项目的技术含量。日本筑波、韩国大德团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加拿大卡尔顿等科学城的高校/科研机构在高技术研究、开发,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产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中显示出科研力量的聚集效应。保持技术优势,是科学城的技术源泉。

2.以企业为主体,壮大支柱产业。如瑞典希斯建电子城,集中了全国1/5的电子公司,生产完整的电子整机产品及附件。英国苏格兰科技工业园聚集了皇家科学院的科研机构和400多家高技术企业,生产关联光纤通讯、光电子、生物和医药、激光与测量定位等产业领域里的集成电路,占英国同种产品的80%以上,计算机及软件、附件产品和电子仪表占50%以上。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的科技工业园,现有1400多家生产计算机、半导体的高科技企业,成为“硅谷”的中坚力量。

3.以市场为导向,占领世界市场。如意大利蒂布尔蒂纳国家高科技区,从事通讯卫星及其地面站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产品全部供应国际市场,迄今已为世界各国生产62颗通讯卫星、21座全套地面接收系统。德国慕尼黑科学城是电子及机电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业园,拥有300多家电子工业公司,其中闻名于世的西门子公司一家生产的电子和集成电路产品的产量即占世界产量的30%。

4.以效益为中心,智中获利。例如,韩国大德团地重点研究的4兆位随机存取存储器,拨款和投资2.3亿美元,成批生产后,三星等三家电子公司已销售20亿美元的这类存储器,投入产出比表明了智慧带来的附加值。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在推行“设计——生产——经营活动”构思方案中,针对市场行情,开发高水平、有竞争能力的科研成果,通讯进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其利润率要比产品试制成功后大批量生产的利润率高出100%—200%。

5.以国际化为目标,大国际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科技工业园的国际化远远超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范围,表现出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相互依存,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当今世界上科技工业园众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却不尽相同。一座科技工业园往往在起步、初创时依靠大学/科研机构的支撑进行运作,后来又逐渐变成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体制的管理,这种体制就是三方参与的管委会操持运行的体制。但也有一些大型科技工业园的规划资金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和这两级政府共同管理的。日本筑波科学城是由国家管理的典型。从1963年决定兴建到1980年建成,历时17年,日本内阁会议确定建园方针,先后五次制订发展规划,建立“科学城推进本部”,任命土地厅长官为推进本部主席,成员包括科技厅、环境厅、厚生厅、文苏省、农林水产省以及邮电、劳工、通户、建设等有关省次长。今天,筑波科学城一片绿茵,有一所大学,46个国家实验室和1500家公司,2500名科研人员,1500名博士在这里发挥着日本部级科研和教育基地的作用。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是美国州政府全面规划和管理的科技工业园。北卡州长在1955年接受了有识之士关于在北卡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角地带建立三角研究园的建议,并组成一个研究三角委员会,拨款200万美元,由三角研究基金会对三角研究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经营。至今,随着大型研究设施和政府科研机构的迁入,使包括三所大学在内的三角研究园区逐渐发展成熟,集中了近300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联合规划和管理的例子是联邦德国政府与西柏林市政府和柏林工业大学一起创办的联邦德国第一个科学园——西柏林革新与企业者中心。该中心由政府投资70%,欧共体投资30%,委托西柏林经济交通局、科研局和西柏林工业大学共同规划建设。由于西柏林工大为名校,以及官方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心功能和服务赋有较强的针对性,建立中心以来,效益非常突出。至1991年,已孵化出30个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孵的还有25个公司,其中最大的有70人,年产值已达1200万马克。至今这些公司有的已成为产值超亿马克的中型公司。

(三)面向市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有产业优势和市场前景的基础研究开发工作,并努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如美国的科技政策特别强调加强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结合,并在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领域中加大R&D投资,以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1996年美国R&D的经费达到1843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提供的R&D经费约619亿美元,占R&D总量的33.6%。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美国政府对企业R&D投资给予永久性税额减免的优惠待遇,并将小企业的先进技术长期投资收益税降低50%。德国政府特别重视提高德国社会的创新能力,认为提高德国社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并认为德国经济的结构性危机尚未完全消除,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德科技政策的核心就是促进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英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计划,如中小企业科研和技术进步荣誉奖计划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计划等。另外,英贸工部每年专拨1200万英镑,用于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革新的可行性研究和中间试验,并从1991年起到1993年—1994年财政年度,投资2300万英镑用于支持新产品研究和开发计划。调查表明,这两个计划自开展以来,在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技术革新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新加坡国家科技局为推动国家优先发展的9个高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开发活动,设立了总额为20亿新元的基金用于资助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研究,培训人才和改善科研基础施,并通过制定一批专门计划,为国家主要经济活动领域的创新活动、为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据统计,新加坡自1992年以来,人均研究开发经费已超过9万美元,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四)选择重点优先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目标,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对发展哪些技术进行选择。因此,预测技术发展趋势,选择那些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予以优惠发展、推广和应用,已被公认为是一项保障国家目标实现的战略措施。近年来,由于“信息高速公路”将使全球形成一个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多媒体产品国际市场,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可使其在市场上抢占具有垄断性影响的最大份额,因而“信息革命”受到美国政府特殊重视,它不仅对美国的经济产生重要的推动力,而且将对美国在今后长时期内保持超级大国的地位发挥根本性作用。为此,克林顿曾建议拿出1亿美元的经费建立名为“InternetⅡ”的新型高速计算机网络,将通讯速度提高100至1000倍。1993年在美国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中,高性能计算机与通信项目的研究经费申请额高达8.03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3%。新加坡政府注重对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进行重点投资,使其能迅速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如在发展半导体芯片制造方面,1988年新加坡技术集团所属的特许半导体公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约3亿新元后,建立了生产能力为年产28万片6英寸芯片的制造厂。但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芯片制造技术的提高,原生产能力和产品规格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第二座总投资13亿新元和投资18亿新元的第三座制造厂已开始动工。预计1997年建成,第四座制造厂又已在筹划之中,投资将达25亿新元。同时政府还于1995年10月两次宣布征用面积达32.5公顷的土地作为芯片制造园,专门用于发展芯片生产。

(五)推进产官学的合作

促进科研与产业结合,形成官产学联手合作,是国家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的措施。在官产学联合中政府的支持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往往对设备要求高,投资成本大,风险高,且具有潜在的高额利润与企业追求的眼前需求尚有较大距离的问题。因此,只有政府才能为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也只有政府才有能力组织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完成这种研究开发工作,并使其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如美国政府改变了以往在研究开发资助方面只涉及具体项目的一贯做法,首次把扶植的重点扩大到5个优先发展的整个技术领域和高技术产业,并通过实施一系列与商业性技术开发有关的重大科技计划,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有机结合。对于直接涉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政府则直接与企业联手合作,进行关键性工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以集中、合理地使用有效资源,达到低投入高效益。日本政府积极组织企业和大学、国家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的做法,已成为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种特有方式。据统计,1982年—1992年,日本研制的新产品约70%是官产学联合攻关的成果,而且这些成果迅速形成了产业规模。瑞典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界的关系是:在高新技术孵化阶段,政府鼓励发明创造,资助R&D项目,倡导大学、研究部门与工业界的相互合作,从而使R&D成果更具有市场前景;在产品开发阶段,政府从扶持中小企业增强技术力量入手,通过投入少量资金,建立投资体系和倡导技术园区的发展等方式,促使科研成果开发为产品;而在高技术产业规模化阶段,政府则不直接参与,主要由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调控。

为了更有利地促进科研所、大学与企业的结合,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各国都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其一,利用经济杠杆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美国华盛顿大学为了促使学校的科研面向工业生产,制定了相应的专利提成奖励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将专利转让提成费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发明者及其所在的系。学校技术转让办公室一般收取技术转让费的5%作为行政服务费,主要用于研究生院的研究基金,系的收入由系领导掌握,一般用于得不到政府资助的那些项目,或作为一些专门项目的基金,其余的归发明者所有。采取这一措施以后,该大学的科研成果转让已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加拿大政府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迅速向企业转化,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吸引私人企业和民间团体向高校投资,采取了“配套”政策,即企业或私人给高校若干投资,联邦政府就再给高校配套相等的投资。在这一政策鼓励下,安大略省政府成立了“工业领导与发展委员会”(BILD),其活动内容之一就是落实给该省大学提供BILD配套研究资金的计划。1984年按计划改称“大学科研鼓励基金”,1986年并入“总理委员会技术奖金”。到1988年,有215个项目被批准,共得到1780万加元的配套基金,以后呈上升趋势。

第二,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加强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法国国家研究成果推广局与法国科研中心合作建立了数据库,储存全国5000家研究机构的信息和技术资料,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服务项目有企业承包、产品价格分析、产品与外国标准的结合、技术可靠性和市场需求等。英国1987年就建立了全国科技专用数据库,容纳了全国所有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四个自然科学研究会以及部分工业研究协会等1.3万名科研人员的简历、成果、正在研究的课题等大量信息。德国也研制出高校与企业互通信息的数据库,称之为“WIRT”(即知识、信息、研究、传输的缩写)。企业可以把要研究的课题向数据库登记,高校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从中挑选题目进行研究,也可以把希望与企业合作的课题登记上。其他如加拿大、日本等国也都建立了类似的数据库。这种互通信息的网络是促进高校科技人才流动的桥梁,也是促进企业加速应用科技成果的媒介。

第三,企业提供经费,学校承担课题研究,研究成果直接转让给企业,由企业利用。德国工业基金联合会1969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德国高校的研究机构中,大约有80%的任务来自大企业,所以德国高校的科研成果大部分都转化成了生产力。美国企业对大学科研的支持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大的高校。据统计,美国有博士点的高校中,有91%的公立院校和65%的私立院校已经同企业建立了正式的科研合作关系。韩国的大学近几年来也纷纷同大企业挂钩以推进科技产业化。如现代电子公司已支付给延世大学20亿韩元,建设“延世大学研究中心”,三星电子、浦项制铁集团等作大企业联合对高丽大学投资建设两幢研究大楼,把企业的研究所建在学校。

第四,建立专门的科研成果推销机构,加快技术转让速度。在美国,许多高校为了推销科研成果,成立了专门机构。如咨询公司是附属于大学的半商业性组织,在向企业推荐科技人才的同时,还销售与其联系的科研成果并对企业进行咨询服务。“联络办事处”的职责是为大学科技人员与企业建立联系提供方便,向企业介绍大学的研究开况,帮助企业和大学科技人员为明确和执行有关协议做计划,也有的直接向企业销售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所提供的研究开发成果。“大学专利公司”和“综合服务机构”的职责是帮助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确定在商业上有前景的研究项目,承担各种专利问题,并负责把发明、技术推销给愿意成批生产的企业。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当今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与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相结合而进行的,这意味着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本身就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性。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在国际乃至全球范围内利用和配置资源,从而使高技术从发明国,经过一定的时间滞留后,则迅速向其它国家转移、扩散。这其中跨国公司在推动高技术的国际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正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以谋求从世界高技术的发源地获取先进的技术。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不断变革,各国在封闭状态下自我发展的局面已经为开放式现代化经济、科技发展的格局所取代。当今世界,即使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内都拥有优越的条件并以此包打天下。科技活动的国际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已经把世界组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大系统。尤其目前世界各国都想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随着高新技术开发向着投资高、规模大、风险多的方向发展,许多跨国公司也正在从单纯的竞争战略和孤军作战向国际合作的战略转变。通过建立各种战略联盟,以获取各种所需技术、技能和其它有形无形资源,增强市场渗透力,建立全球性市场,分担昂贵的研究开发费用,分散开发和经营风险,从而达到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高技术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展军工尖端技术。到60年代初,我国在与国防有关的几乎所有领域内都接近了当时的世界水平,并取得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但我国工业总体基础明显落后,局限于军工领域内的高技术产业十分薄弱,特别是“”,使我国高技术产业受到严重干扰,发展势头减弱,以至在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的上一轮世界科技、经济快速发展中,我国未有跟上,从而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出现了新局面,连续20年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国家组织实施的863、火炬、技改、产学研等计划,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我国的科技实力有所增强,初步建立起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和工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能、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我国总体上仍未能摆脱传统的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模式,靠扩大投资、消耗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特点仍很明显,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产品竞争力不强、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十分突出。

笔者认为,各国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许多政策措施,值得我国借鉴,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坚决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关键是人才。国际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没有科技创新,只能步入后尘,经济就永远受制于人,而创新靠的是人,“人的素质”已被很多国家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动力。21世纪人力资本将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才短缺、人才断层和现有人才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紧迫局面,能否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大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和激励措施,鼓励人才流动,吸引境外智力,支持科技人员创办民营高科技企业,使各类人才能脱颖而出,以形成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队伍。与此同时,在抓好国家教育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同时,要鼓励企业界加强职工培训,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够驾驭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人才作为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目标,使我国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二,尽快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必要的倾斜和保护。

为促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应在税收上实行减免的优惠政策,在信贷资金上给予重点保证,在采购上制定鼓励购买国产高新技术产品的政策。凡与国外产品性能、价格相仿,有助于形成民族高技术产业的产品要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国内用户优先采购,以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为此,有关部门应在总结以往界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尽快制定出我国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标准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认定细则,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

第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激励企业增大对科技的投入。

资金投入不足,已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建议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及扶持带有共性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加大中间试验经费,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把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入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鼓励地方和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高技术风险投资,政府有关部门也应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国家高技术风险投资基金。此外,政府在引导和培育资本市场过程中,应制定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法规和实施办法;为了吸引企业增大对科技的投入,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积极引导,逐步使企业成为高新技术投资的主体。

第四,推行“促联育新”战略,加强优势集成,合理组建一批联合企业集团,并重点培育有望成为新增长点的中小科技型企业。

建议在电子、信息、通讯、生物、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新医药等领域重点支持一批已具有高技术拳头产品的大企业为龙头企业,组成以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依托,横向、纵向联合众多企业的联合企业集团或高新技术产业群,通过联合、协同优势互补,使之能与国际跨国公司相竞争。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强对铺点太多、资金分散、难于形成规模经济的热门项目及产品的宏观干预和引导,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使它们尽快走上集成之路。此外,各级政府应重点扶持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使之能迅速由小到大,走滚动发展的道路。

第五,以上措施的实施都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在日本,自来水公司的任务首先是供应饮用水,再有的是供应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用水,它是极重要的社会服务设施单位。纵使临时发生地震和缺水等状况,自来水供水能力受到损害,也不能陷于混乱,并且要用户放心,仍要供应优质且安全的自来水。当前在日本,从易于受污染的河流下游取水已是一般情况,因此,净化处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大。

正因为自来水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对自来水设备倍加维护,且对导入新技术一定要慎重对待。在供水责任上,自来水公司应该供应优质的水;但是,由于原水继续不断的出现新的污染物质,同时在其他科学类别上都有新的技术发生,依然还固执的采用旧的净化技术不变,也不是可鉴赏的办法。

在本文中,为今后寻求新的净化技术作为条件为中心,从现实出发,谈一些看法。

2、背景和现状

1)、给水净化技术及其现状

在日本,自来水事业从最初于横浜市建设以来,已经历了100年以上。现在依然是利用受人为污染影响少的江河水和地下水做水源。但是,其后由于都市化和工业化,使城市需水量增大,对应这种状况,一般是从建设水库开发的水资源中和从河流中下游中取水。现在是日本利用的水源,以地表水占压倒优势,地下水占极少比例(水库和河流水占全部水源的69.5),对地表水使用率高是日本自来水极大的特徵。其中水库供应原水水量占全部水源的36.3,这部分水放流到下游供给原水水源。

所述以上情况,由于有一些河道承受降雨量过多,一般水流流速过大,所以在日本有多数河流河水浊度变动大。因此在净化处理上,采用不做处理仅是消毒或者采用慢滤处理占的比例有限,大部分都是采用快滤系统处理(快滤系统占75.9);除上述处理办法,并无其他处理办法。但最近为了去除异臭味和三卤甲烷,已采用活性炭处理、臭氧处理、生物处理等办法。这些深度处理目前都是大型水厂在应用。今后在日本自来水厂无论大型的或小型的,受河流污染影响的,更会进一步考虑应用深度处理的重要性。

由于以上状况,日本原生省提出了膜过滤技术为[膜利用型新净水系统开发研究(MAC21计划)],和[膜利用型新高度净水技术开发研究(高度处理MAC21)]。并于1991年至1996年间实施。基于实施成果,几个小规模自来水公司的净水厂,以去除浊度为目的,引入微滤(MF)和超滤(UF)作为净水设施,并开始投入正式运转。

3、净化技术的要求

1)、净化技术的评价指标

在净化技术里,最重要的是首先寻求对原水中各类污染物质的深度去除性能,并处理出有可信性和稳定性的自来水。自来水原水的水质条件由于水源关系经常变化,且有时候受到突发污染事故的影响。原水污染到一定程度,就要提出澈底的处理办法。现实情况是,自来水厂为了寻得有效的技术措施,可同时采用几个处理办法,以达到去除要求。处理设施不但简易、容易管理,且占地要少,当前这个要求很重要。另外还要对所处环境方面加以考虑。资源及能量消耗也是考虑的大事之一。把这些条件并合到一起,最后以设施造价来综合评估。

在日本,当前于从事建设自来水设施的计划和设计之时,欲得到的信息资料尚未达到充分公开的地步。如果这些信息得到公开,就可用上述的评价指标,从事更公正和更客观的评议。根据评议结果,精选到最佳的净化技术。

2)、污染物质和其去除技术

在净化处理上,作为去除对象的污染物质,基本是为达到自来水水质标准和优质水质项目、监测项目所要去除的污染物质,和为达到水质标准所要去除的氧化处理付产物的前驱物质。作为水处理净化特徵之一是,要将在原水中含有低浓度的诸多污染物质同时有效地除去。实际上有大半污染物质没有超出污染标准要求,然而同时还是有一些项目超出标准要求。原水水质由于条件关系有很大变化,净化处理不容易起到绝对有效的去除作用。

日本执行的自来水水质标准,众所周知是参照WHO饮用水水质导则而定的。此WHO导则不仅基本10年修订1次,而且在其中年份可随时评议修正。目前日本基于新的毒性情报,对亚硝酸氮、铀、多环芳香族、碳化氢、各种农药等正开始评议,以便进一步对日本标准加以修正。

1996年6月琦玉县越生镇发生由隐孢子虫感染的集团事故,如何净化处理是自来水的一大课题,有关隐孢子虫等病原性病虫对人们健康起到多大风险的正确评价尚很困难,而且确立澈底的检查方法也还没有。因此在净化处理上,认为暂定滤出水浓度保持0.1底以下,可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另外日本最近也特别集中注意于环境内分泌扰乱物质,认为这也是自来水应关心的一件大事。3)副产物减低

净化技术上不可忽略的一个情况是,净化处理使用的药剂和其药剂中余留的不纯物质,及伴随生成的付产物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在净化处理中几乎都会发生。氧剂处理产生三卤甲烷即为典型的一例。

一般使用净化药剂为,做凝聚剂的硫酸铝和聚氯化铝,做氧化剂和消毒剂的氯剂和次氯酸钠,做PH调整剂的NaOH,做吸附剂的粉末活性炭等。少数使用的还有,做氧化剂的过锰酸钾,做PH调整剂的Ca(OH)2等。另外,最近在对待隐孢子虫方面,为了更确切的使凝聚发生作用,采用了H2SO4做PH的调整剂,这些净化药剂有不同品质规格规定,应使药剂合乎规格、使用合理,不会出现不纯物的问题。但是万一投加率设定不准确,会对净水水质有影响,因此要求必须慎重操作,控制好投加率。在药剂中铝盐有造成阿尔察默病的可能性应该引起注意。日本净化处理都用铝化合物作为凝聚剂。如果不用该药剂,就得实行大转换。改用其他凝聚剂,也是一件不容易一时改变的问题。

特别是,氯剂和臭氧等氧化剂反应性高,投加量过大会产生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必须是最小剂量的投加率。最近对使用CIO2、H2O2、氨等新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进行了探讨,这些药剂美国已在应用。另外,利用以光触媒反应的TiO2触媒进行氧化处理的技术,期待着能得到卓越的处理效果。多数水厂都有付产物和不纯物的问题,因此引入这些新技术之时,对其适用方面和适用条件明确其限制范围是重要的。

从净化处理的过程上看,以往多用氯剂等药剂,这很明显的与原水水质恶化有密切关系。目前日本多数河道难以得到水质良好的原水,到原水恶化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要依赖净水药剂加以处理解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必要极力少用药剂,特别希望开发能不用药剂就能以解决的办法。在此意图下,膜过滤技术为今后具体解决的一个途径。

)、监测、控制技术

净化处理一定要根据处理方式,对水质进行适宜的监测和控制。其别重要的仪器是计量设备和控制软件。大型净水厂采用这些设备在经济上没有问题,但小型净水厂由于该类设备复杂、价格高昂,在经济上不好做到。从这种情况看,中小型水厂与其必须置备依赖性高的监测、控制设备,莫如广招人才来得重要。因此,他们应充分考虑技术人才的开发。

通常水质监测项目,根据净化水厂规模大小,从现实要求而定。基本监测项目为:水温、PH值和浊度。特别是凝聚剂投入量控制、消毒和氯剂处理的氯剂投入量控制和剩余氯剂浓度监测等项目。前氯剂处理的场合,要监测原水氨氮浓度和氯剂需求量。在臭氧处理的场合,要进行对臭氯投加量的控制和剩余臭氧浓度的监测。在这些项目之外,水位和流量的监测和控制,当然也是例行的项目。

目前在监测和控制这一方面上,使凝聚剂和氯剂等药剂投加控制技术有所提高。如果凝聚剂和氯剂简易自动控制可靠性高,净化技术会因而改进。以量测隐孢子虫等原生虫类而考虑的微粒子检测器提高精密性的技术也是重要的课题。另外,如果更多的考虑采用膜过滤技术,膜的自动药剂冲洗技术和漏泄测定技术会很快的开发出来。环保商贸网

5)排水处理技术

考虑净化处理之时,也要与净水厂排水处理合并考虑。净水厂排水的适当处理,不仅只由考虑影响四周环境的观点出发,且从水资源有效利用和从防止有着返送处理水的原水对净化处理不良影响的观点来看也是重要的。从现实情况看,达到产水量一定规模的净水厂,一般将砂滤池的冲洗排水以及将沉淀池排泥进行的固液分离水的这两种上层清澄水回收利用。因而排水处理与净水处理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通过排水处理的水,进而再进行净化处理是有可能的,它们的作用相互相成。

当前,有代表性的排水处理方法是,采用重力浓缩且速续机械处理方法或阳光曝晒方法进行脱水。但是重力浓缩效率不佳的居多。最近提出的新的膜分离浓缩技术引起给水界注目。采用的膜分离技术能够更澈底的进行固液分离,它比之重力浓缩能得到更清澈的分离水,这种分离水回送到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影响担忧少。即使排水有隐孢子虫,经过膜分离后的水回送到原水,也几乎都被除掉。

特别是,今后在净化技术的发展上,净水厂排水处理是要将固液分离的程度作为处理状况的标准。目前污染的原水更需采用以上的方法。所观察到膜过滤的例子,就是由于通过净化处理,将原水中有害污染物质,于排水处理中以高浓度浓缩而致。净化处理去除如果尽可能做到澈底,那就是因为排水中浓缩作用得到的澈底。从而,今后在有关排水处理上,不单单的只为将固体物浓缩、分离,而且也为了寻求将排水中有害的污染物质洽当处理而进行的技术开发。

4、结语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总结了日本网纹甜瓜大棚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栽培场地的选择、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以供种植户参考。

日本网纹甜瓜瓜型优美,风味诱人,在日本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它适应性广、经济效益好、市场售价高,近几年在我国各地广泛引种。笔者根据在日本学习和回国后试种经验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1育苗

日本网纹甜瓜生长周期较短,从播种到收获约4个月,因此育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定植后的成活率、雌花着生和坐果率的高低以及果实的大小,此外对病虫害的抗性和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

1.1苗土的准备

采用不带病虫源的菜园土1/3和优质腐熟堆肥2/3作为基本材料,1m3的苗土另加入过磷酸钙1.5kg、菜籽饼5kg及鸡粪5kg。苗土应当于前一年堆积熟透,到用时加入上述肥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福尔马林5~10mL,混合后覆薄膜进行闷土2~3d,同时还需要对营养钵等育苗器具与材料进行彻底消毒。

1.2播种与育苗

1.2.1用种量。1hm2土地需种子2.25~2.70万粒。春、夏栽培,约栽种2.1万株/hm2;秋季栽培,栽种1.5~1.8万株/hm2。

1.2.2播种。为了使瓜苗整齐一致,春播需进行催芽;夏季温度较高,可进行直接播种。条件许可,最好用营养钵育苗,同时也便于管理。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8~30℃,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其发芽。发芽后为了防止幼苗徒长最好控制在25℃以内。如采用营养钵育苗,要注意每钵的含水量相同,才能使幼苗生长一致;床土不可过干或过湿,过湿易导致病害发生。掌握“见干见湿、浇则必透”的原则。浇水可于早晚进行,特别是夏天注意中午不浇水。

1.2.3育苗。定植苗,春栽的苗龄为30~35d,夏栽稍短,秋栽最短15~20d为好。春栽苗为3.0~3.5叶,夏栽苗为2.5~3.0叶,秋栽苗为2.0~2.5叶。由于秋栽苗苗龄短,需特别注意做好移栽工作。

2栽培场地的准备

排水良好是首选条件,低湿地不适宜种甜瓜。对土质没有特殊要求,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佳。采用标准大棚栽培。宽度至少要求在4.5m以上,过分狭窄,边行甜瓜易受雨水的影响。高度过低则不利于茎蔓的直立生长。肥料以农家肥为主,一般需施入碳铵82.5~120.0kg/hm2,过磷酸钙120.0~247.5kg/hm2,氯化钾120~150kg/hm2,农家肥(堆肥)22.5~30.0t/hm2。根据大棚大小、土质的好坏来决定垄的宽窄。每垄栽2株制垄宽度为180~200cm,栽1株宽度为120~150cm。作秋季栽培以1株为好,因后期日照时间较短。株距为35~50cm。

3定植

移栽时土温要求达到18℃以上。春季如果在低温时强制栽种,会导致僵苗,后期着果不好和果小;夏秋季最好在傍晚或阴天选择晴暖无风的天气进行移栽,夏季栽植时如遇高温干燥则不易成活。因此,营养钵和定植穴都必须充分浇足水,定植后每株还需浇足水1~2次,才能确保移栽成活。

4田间管理

4.1温度管理

大棚内白天温度以28~30℃为最佳。如果棚内温度过高,会导致雌花的灼伤、坐果率低和畸形果的发生,特别是作为秋季种植的前半期,要注意通风换气,使棚内温度尽可能地接近生长适温。夜晚要求棚内温度以不低于15℃为好,如果棚外夜间气温在15~17℃,可于晚上进行通风换气,如果棚外夜间气温过低,则需闭紧大棚采取白天通风换气。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以确保大棚内夜间温度18~20℃最为理想。另外,需指出的是在果实表面网纹形成时期,如遇温度骤升,会引起过分蒸发而导致裂果的产生。4.2水分管理

定植到坐果要求保持土壤湿润,绝对不允许土壤过分干燥。但是适当的干燥却有利于根系的深扎。坐果以后,要重视灌水有利于结大果。分多次灌水比一次性漫灌要好,特别是坐果后7d内幼果膨大非常快,决不可缺水。坐果后15d左右,是果实膨大和网纹形成期,适当减少灌水可有效防除裂果的产生和侧蔓的发生。接近收获期要特别注意不能灌水,要防止雨水进入大棚,不然会引起大量裂果和果实糖度不足。

4.3整蔓

每株留1主蔓和第10~13节位的侧蔓作为结果蔓,其余侧蔓全部除去。主蔓摘心期为全部展开叶片达16~17叶,结果蔓上部有10张叶子,在主蔓的第20~23节进行摘心。留下的预定结果蔓,每个蔓在开花前留下2叶摘心,细弱蔓则可留3叶摘心。摘心、抹芽等作业需在晴天的白天进行,

傍晚进行后伤口不易干燥。特别是秋季栽培,如在阴雨天进行易得蔓枯病。适当摘除底部的老叶有利于通风,以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抗性。有8张叶片完全展开后,摘除最基部的2张叶片。开花期再行摘去基部2张叶片。收获前10d左右,摘去基部的枯黄老叶。

4.4授粉与去雄

授粉可采取棚内放蜂。蜂箱搬入前7d停止棚内施药,于开花前3d左右搬入蜂箱置于大棚的北侧,出口朝南摆放。人工授粉,采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应在上午10时前结束。

4.5疏果、吊果与套袋

花后7d左右,果实可达鸡蛋大小,选择最好的幼果每株留1果,其余摘除。然后用塑料绳把该果吊住,使果蔓呈水平状为好。此时由于果实幼嫩表面布满绒毛,要特别注意不可碰伤。为了防止太阳对果实的灼伤,使其与网纹生长一致,着色均匀,吊果后网纹形成之前进行套袋,可采用旧报纸折叠成伞状于果蒂部套住果实。

4.6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适时用药。网纹甜瓜前期要把防病重点放在猝倒病、蔓枯病和病毒病方面;中后期以防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为主。虫害要以防蚜虫、白粉虱和根结线虫等害虫为主。以上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可参照黄瓜病虫防治。

5采收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1代跟多夫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是为了适应代跟多夫当地工业的发展而于1994年建立,是公立大学。学校目前有学生5000余名,教授120名,教师300名左右,5个专业工商管理、机械、电子、工业工程、建筑系;学校占地面积不大,大约100至200亩左右,建筑物简洁实用,建筑面积不算大;除主校区外,还有七个所谓的科研校区,主要开展服务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工作。学校开设学士课程专业为三年半学制,其中有半年企业实习要求;硕士学习为三个学期。学校教授选拔严格,地位高,终身制,有法律的保障,主导教学,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强调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自称是全德国18所强调实践的大学之一。实验实习条件较好。重视学生的国际化,有10%的学生到别国学习一学期,10%的国际学生来校。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成长。

1.2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办学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许多建筑、树木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校区内都有当地所谓的王宫。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在魏恩斯蒂芬(Weihenstephan)、特里斯多夫(Triesdorf)、斯托宾(Straubing),其中斯托宾(Straubing)是研究校区。我们在学校的两个校区进行了四天的培训学习。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当地的农业发展,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是:绿色、创新、实践。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研究。学校现有145名教授,有200~300名教师和一些工程师。教授是终身制的,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一般教师是2~3年的合同制。现总共有5683名学生,其中Triesdorf校区1750名,学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双元制学生占10~20%。Weihenstephan校区有生物、园艺、景观、营养、森林经济五个系,2006年以后成立了研究中心。Triesdorf校区有农业和环境工程两个系。共有19个学士专业和8个硕士专业。有11个专业可提供双元制的学习。与世界71个大学合作。教学方面,学士7学期,硕士三学期。一学期15周,30学分,900学时,要求学生一半在家学习,一半在校学习获得学分。

1.3行会和企业。

我们还先后走访了雷根思堡(Regensburg)工商会、莱比锡手工行会培训与技术中心、ASIS公司、BMW莱比锡工厂和MAX-TAUT-SCHULE职业中学。我们了解到,按照德国国家工商会法,行会可以开展咨询、服务、考试、发证、培训、双元制培训管理、合同备案等工作,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企业了解到,企业与行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尊重行会;企业也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认真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先参加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指导学生的实习。企业比较喜欢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注重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的地位与综合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样的受到社会的尊重。

2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

2.1应用技术大学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德国教育体系非常完备。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四年级完成后开始分流进入中学,中学包括文理中学、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文理中学学制八年,毕业生直接考入综合性大学;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一般六年学制,毕业生主要就业,并开始二至三年的双元制学习。部分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毕业生参加一至两年的应用技术大学预科学习,以便考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部分二至三年的双元制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预科学习,考入应用技术大学。从德国教育体系可以看出来,应用技术大学是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量的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毕业生提供了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德国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2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特色

1)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大多起源于早期的职业培训学校、技术学校,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员,不是学历教育,发资格证书,社会的认可度很高。后来发展成为高等专门(专科)学校,德文校名叫Fa-hochschule。近年随着欧盟教育的统一,这类学校开始了统一的学历教育,包括学士、硕士课程的教育,专业面进一步扩大,因此,校名改为Hochs-chule,去掉了Fa,就变为了高等学校的意思。如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的德文校名为:Hochs-chuleWeihenstephan-Triesdorf。为了使德国的这类学校便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近年德国政府统一将这类学校改名为应用技术大学,即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但是学校为了保留自身的传统,一般还保留着Hochschule的名字。从这类学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们以技术应用为起点,保持着它们以应用型为目标的特色,始终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这类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始终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学校和毕业生都享有着与综合性大学同样的声誉。

2)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大的布局和建立大多与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服务的对象很明确。如代跟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就是根据当地的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它的专业设置与代跟多夫应用的产业基本是对应的,它所建立的几个科研校区的研究方向全都与当地的企业产品研发相关。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的两个主校区所在地都是传统农业区,长期以来坚持发展农业经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新型生物能源、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越来越显现出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专业调整和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学士专业一般为7个学期,其中安排一个学期到企业实习,完成相关的任务或论文;实习过程中教师有检查,实习完成后有面试。在硕士教育中,如果因是从其他综合大学或国家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在其学士阶段没有一学期的实习经历,也必须要补上;这是德国综合性大学所没有的要求。在课程安排上,专业课程多,每门课的实践要求较高,课程考试中有专门的实践内容的考核。为了实现在教学中强化实践的要求,学校对教授的实践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学校还聘请了许多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课教师。学校的科研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开发和服务方面。

4)校企合作紧密。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都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德国有法律规定,企业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学习地点,在企业的学习是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许多大的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企业也愿意提供岗位接受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实习,并有专门的人员指导实习学生。学校也主动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如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旁边就由企业建立了一个再生能源生产厂,专业的教师深度介入到了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相关老师就有车间的钥匙,掌握和指导生产,开展技术研究,开展学生的教学。近年不少应用技术大学开始实行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企业的培养力度就更大了,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3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3.1办学一定要围绕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与综合大学的学科性教育有本质的不同,一定要体现职业性,职业性一定要体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体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现在不少地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面大而全,完全不顾及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结果形如空中楼阁。

3.2要加强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聘用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双师资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质量的必然要求。由于许多地方的人事制度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是从学校门进学校门,有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容易担任教师,学校大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双师要求不易达到。因此,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努力从人事制度上作改革,大力引进和聘用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任教师,也要由学校自身去积极聘请有企业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当前师资队伍的情况,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3.3一定要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

不管是从服务产业的角度,还是从强化实践教学的角度,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使企业更多地介入人才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除国家的法律规定外,更重要的是学校本身要做更多努力。首先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企业的能力要求,其次是学校有服务产业企业的能力,第三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内容要实时对接企业生产和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与学校合作,并走向深入。

3.4努力营造温馨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在德国期间,大家对其校园环境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校园一般不是很大,建筑物简洁实用,长期利用老旧建筑;校园不仅整洁、优美、自然、温馨,而且无处不在的张贴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充满了文化气息。我国的不少高职院校近年校园变化较大,建设了新校区或新大楼,校园面积也比较大,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卫生死角,环境布局和绿化讲究气派而不自然,随便拆除老旧建筑,学生的生活服务设施、休息交流的座椅少而不便利,展示少,墙面没有利用,既使学生缺少温馨的感觉,又使学校缺乏文化的沉淀。这些都是我们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

3.5改进学校宣传模式,营造认可职业技术技能的社会氛围。

改变原来一味地在媒体上宣传学校,高考填志愿前才到中学宣传的简单模式,要用营销的理念来前面向社会推销学校和专业。要在平时邀请社会人士、企业人员来学校了解学校;也可以让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来校参观校园和实验实训现场,参加学校科技文化活动,组织来校开展各类比赛,包括专业技能比赛。让社会、中小学生认识职业院校,认识职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

3.6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德国的职业教育来看,它大力进行的是相当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对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学阶段只有与我国相近的应用技术大学,要授予学士学位,毕业生的地位与综合大学相同。但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够授予学士学位,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让部分条件好的高职院校开展部分专业的本科教育,授予学士学位。高职院校的校名没有必要统一为“职业技术学院”,只要不取“大学”名就可以。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历史比较长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都比较久远,这些国家大都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与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并且在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此,对若干主要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作一些分析,以便开阔视野,学习借鉴。

一、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在各类教育中是起步比较晚的一种,有了真正的职业教育机构才谈得上管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是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产生而慢慢出现的。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1.法律手段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根本手段,它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方面的权限与职责、体制的运行以及经费、师资等有关发展的重要事项。尽管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以及复杂性,使得通过立法手段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都为各国所重视。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规、法案。美国的教育立法相对比较完善,联邦法典第31章就是《教育总则法》。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主要有《乔治·巴顿法案》(1946)、《职业教育法》(1963)等。《职业教育法》还在1968年、1972年及1976年作过修正,1982年本想再作修正,经过反复讨论酝酿,终于在1984年10月通过了新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各州改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为条件不利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减少失业,发展经济。为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法案规定设置州职业教育董事会和州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可见,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也是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的基础上的。

2.经济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与社会经济各领域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要有充分的物质经济条件。因此,经济手段是各国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主要是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和调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因此,经济手段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保证手段、调节手段和控制手段。具体实施有以下两种:

(1)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资或规定经费来源进行管理。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主要对实施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保障措施。例如,瑞士政府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给职业技术教育拨款12亿瑞郎,占职业学校经费的1/3,其余2/3由州或市镇政府承担。而工厂和企业的培训费用则由企业和职业联合会承担,这部分经费占双元制教育全部费用的4/5。瑞士每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共计180亿瑞郎,按全国人口平均为人均2000美元。

(2)通过规定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化,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日本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工资额比其他学校的同级教师高出10%;德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比资历相近的工人的工资高出50%至100%,比相同等级的国家雇员工资也略偏高。

3.行政手段

(1)规定职业学校师资的条件和考核进修制度

为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及考核进修制度分别有明确的规定。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一般由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这三类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同,各国都分别规定了他们的资格要求。

如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均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其中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大学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经过3年左右的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学习与实习,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高级公务员教师资格;实践课教师则必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学校(师傅学校或技术员学校)或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再经过两年的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中级公务员教师的资格。由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以“双元制”为主体,故企业内还有大量的施训教师,但是施训教师并非是一种特定的职业,他们可以是师傅、技术员、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通过施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他们可以全部地也可以部分地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而不像职业学校的教师那样具有公务员的资格。

(2)规定办学建校的审批制度

各国对建立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建校都要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如日本,对高等专门学校的办校标准就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由国家有计划地投资兴办,一般不准私人滥设,这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3)通过考核发证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的《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实施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从高二年级开始至少进行3年(包括高中后1年)的学校职业教育计划,并在生产单位的岗位培训中学习较为广泛的就业技能。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

(4)职业技术教育视导

视导即视察与辅导,这也是国外普遍采取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是由各州组织进行的,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又大致相同。总起来,主要有三种视导方式:一种是双管制视导,由教育督察长负责组织开展视导工作,辅导工作由两种人进行,一是一般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辅导,二是专业辅导员,对教师进行业务辅导;第二种是行政与辅导分立制,由正副督察长、校长和各部主任等行政人员直接对教师进行辅导,而专科辅导人员只提供专门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不发生直接关系;第三种是联络分布制视导,这是行政与视导结合的制度。

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的教育科学部设有视学长,下属一批视学员,分管各类教育的视导;各地区则设有教育委员会管理当地教育,教育委员会下设教育处,处长下设视学员与专科指导员若干人,地方视学员受教育科学部视学员的指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比较完善,设有三级视学员。中央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学员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退职教师,由教育部报总统任命,每年由教育部长派赴各地视导;大学区视学员通常只有一人;初级视学员受大学区视学员的领导。

(5)职业技术教育评估

评估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国外学者把课程、教学法和评估看作教学过程的三种信息系统。有人把评估看得比课程和教学法更重要。

(二)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使就学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而保证受教育者充分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当然是职业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往往涉及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工厂或有关企业。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必须保证学校、工厂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发达国家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将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实习基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校内实验室、教学车间和模拟室进行;二是在校外工厂、农场和企业里进行,以便使学生既通过间接媒体得到试验训练,又直接投入生产岗位从事实际操作,获得与某种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本领。

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加坡也决定推行“攻读双轨计划”,1991年7月起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开始推行该计划。该计划实行兼读制;在校大学生每周有一天(工作日)、一个傍晚和星期六的上午到学院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公司边工作边接受训导员的实际工作训练。学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课程才能获取工学院的文凭。

可以看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都很重视生产实习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学员熟练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

(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自然密切。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与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有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与企业挂钩;德国与瑞士都实行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

企业参与办学的形式包括提供办学经费,提供实习操作场所,对学生实习操作加以指导,付给学生—定数量的补助费,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美国的合作教育就是企业与各级学校联合办学,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参与合作教育的范围包括从高中到研究生院各层次,属于合作教育领域的学生总数达80余万人。

在企业办培训方面,美国最为突出,每年美国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300-500亿美元。日本的企业培训也颇有特色:一种是企业内培训,有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培训,还有企业办的各种学校,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例如三年制的丰田高中,四年制的卡田工业大学,学员来自企业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入学后享受不同等级的津贴和奖金,结业后还获得某种资格、企业外培训是由厂外的各种培训中心进行,职工学习费用由厂方支付,培训期间工资照发。人们认为日本在对外经济中竞争性日益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日本重视职工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高。

(四)重视职业指导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各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设立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这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开始。

法国于1936年颁布了《法案》,提出了职业指导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英等同把职业指导作为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

德国就十分重视在普通中学进行早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就在普通中学设立了“工作研究”课,旨在给最后两年的学生以职业指导。其形式有:参观、职业咨询、报告会等。

职业指导在英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1909年,国家制订就业介绍所负责安置青年就业。英国教育家把它看作是教导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英国还设立安置青年就业局,在综合中学和现代中学里设置职业方向指导课,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

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一)管理重点上移

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有的是切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有的是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不管是几十层次,目前多数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已从中级层次上移到高级层次,美国、日本等国家,社区学院、短期大学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泰国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该国想在20世纪末成为经济强同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是这反而增加了泰同大办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心,一方面强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在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向农村大力推广农业技术,落实到每个村庄,兴建5000个农业技术短训班和流动培养班,到2000年已培养农民达40万人次,并且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规模。

(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随着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逐步重视,各国都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要求。而今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俄等同就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美国于1994年通过了《2000年目标法案》,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应设置全同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自主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同家认可的资格标准据此。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了22个行业设立项目并给于资助,以制定综合性的行业技能标准,从1996年起已陆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业技能标准印等级考核标准,目前,已有部分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完成,供各州自愿选用,用于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估,以及用于招聘、考核、办证等方面。这项工作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各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建立进修与晋级加薪相结合的制度。如日本规定翻译任教若干年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若在大学加修规定的学分,可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并晋级加薪和提高社会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若参加留职带薪进修,就可获得高一级的任职资格,或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诸如另一学科的任教资格、校长任用资格、督学任用资格等。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证书则规定了4至10年不等的有效期限,迫使教师利用夜间或暑期进修,并利用每7年一次的休假(半年至1年)去大学修读规定学分,以换取新的教师证书并提高待遇。

今后,各国在这些方面还会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政府投资力度增大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投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

新加坡政府1998年对教育的投入已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占CDP的4%;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负责对组织和建立起来的4所理工学院予以拨款,对理工学院教学和日常开支予以补助,按每个学生每学年人均2万新元拨给。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了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作为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费用。负责管理该项基金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借此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津贴,鼓励和扶持雇主开展厂内的职工培训。

法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也在增长。1988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710亿法郎,占当年教育经费3980亿法郎的17.8%,计划2005年上升为25%,约为1420亿法郎。企业为教育的投资也在增长,在法国教育总投资中,企业投资1984年占4.6%,1988年占6%,2005年将占7%。

(四)学校管理民主化、多元化

近年来,各国的职业学校管理都呈现更加民主的趋势。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制相辅相成。在学校里,师生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教代会,充分保证广大教职工行使民利。教代会主要是:对行政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财务预决算,基金使用,分配方案,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重大事宜和改革方案有审议权;在法律和改革允许的范围内,对职工福利等切身问题有决定权;对校长和其他领导干部有监督评议权;对校长有表彰、批评和建议上级给予嘉奖、晋升或给予处分、免职权等。

不仅如此,各国还努力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管理主体多元化。

多数国家都吸收并组织有代表性的权威、专家、对口行业管理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董事会、顾问团、办学委员会、联合办公室、社区管理委员会、校外协调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在企校合作或联合办学中,还常有双方或多方签订合同或协议书的形式。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子文件;学位论文;定量分析;PQDT

1 引言

学位论文已逐渐成为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同样重要的文献信息源[1]。博硕士论文因其新颖、独创、系统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利用美国UMI公司博硕士论文文摘库——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Theses),统计了1992年~2012年国外电子文件专题博硕士论文。选择“标题”为检索途径,在该数据库的BASIC SEARCH中输入检索式ti(electronic) AND ti((records OR record OR archive OR archives))进行检索,删除不相关的结果后得到样本文献185篇。

2 学位论文载文分析

2.1 年度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年度进行归类,结果如表1所示。

最早的学位论文是Cox的《档案人员、电子文件和现代信息时代:对美国档案机构和档案教育的重新审视,尤其关注国有档案和国家档案人员》[2]。该文作者希望通过审视档案机构的设置和形式以及档案基础教育,挖掘出电子文件管理和保存系统迟迟未被开发的原因。从表1可知,国外电子文件学位论文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期(1992年~2004年)。该时期年发文量均在6篇以下。学位论文研究之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萌芽,是因为直到这一时期“电子文件”的称谓才开始取代之前的“机读档案”。这种取代并非一种简单的称谓改变,电子文件带给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比机读文件更加全面和深刻[3]。这一时期的研究还不成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文件的概念、真实性、可靠性等基础理论层面。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2005年~2009年)。这一时期不仅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而且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理论向应用层面深入,如Shi K的《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和归档管理》[4]。该文介绍了电子文件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生成、捕获与保存,讨论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问题。第三阶段是稳步发展期(2010年至今)。这一时期年均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实践研究成果显著,尤其在电子医疗文件方面。如Belcher K L I的《关于在家庭医疗保健中实施电子医疗文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的定量研究》[5],通过对三个家庭保健机构的调查,从三个经济指标的角度探讨了电子医疗文件的经济价值。

2.2 国别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国别进行归类,其中,美国142篇,加拿大26篇,中国和英国分别为16篇和1篇。学位论文呈高度集中,涉及的国家数量很少。毋庸置疑,美加两国是电子文件研究的核心地区,这与美加实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密切相关。2002年,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启动了“电子政府的电子文件管理动议”。2005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制定了“联邦机构文件管理框架”,将文件管理与业务管理集成。加拿大通过建立国家图书与档案馆,将电子文件与其他电子信息一同纳入数字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并开展“可信数字仓储”等典型项目[6]。国家层面战略项目的推进,促使越来越多美加学者投入电子文件研究领域,从而在论文数量上表现出领先优势。

2.3 授予学位的机构统计。将学位论文按授予学位机构进行归类,共涉及103个机构。对发文3篇以上的机构进行排名,如表2所示。

在这15个机构中,美国占有10个,再次印证其研究的领先地位。发文量第一的是美国凯佩拉大学,它开设专业主要为信息技术、护士教育、健康护理管理,因此,所发学位论文多和电子健康文件相关。武汉大学被PQDT收录了6篇学位论文,显示了武大档案学专业的科研实力。这6篇论文涉及多个方面,既有偏向技术的,如《基于XML语言的电子医疗文件研究》,也有纯理论的研究,如《电子文件管理中版权和个人隐私法律保护探究》 。

2.4 学位类型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学位类型进行归类,发现类型十分广泛,在文学、医疗卫生、教育、法律等多学科领域都有所涉及。取发文多于2篇的学位类型进行排名,如表3所示。

注:①国外哲学博士(Ph.D)和国内的含义不同,国外任何学科博士只要是偏重理论研究方法的,均可以被授予Ph.D。②标*的D.H.A、D.N.P为凤凰城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西维吉尼亚大学的医疗卫生管理博士学位,M.H.I为戴尔豪西大学授予的医疗卫生管理硕士学位。

在所有学位类型中,博士学位论文107篇,占总量的57.8%,其中以哲学博士为主。硕士学位论文68篇,其中以理学硕士为主,文学硕士排第二。可见硕士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既有理科硕士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如Wu,Ruoyu《在云计算中电子医疗文件的安全共享》,又有文学硕士的理论性研究如Nanouris《在泛加拿大电子医疗文件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2.5 导师情况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导师进行归类,著录“导师”一项的共162篇,导师177位,平均每篇有1.1位导师指导,有两篇由3位导师指导。这一现象不同于国内一篇学位论文只有一个指导老师,学术的团队合作精神值得借鉴。本文将指导2篇以上的导师进行排名,如表4所示。

表中8位导师构成了核心导师群,他们所属的机构如亚利桑那大学等同时也是发文量靠前的机构,再次印证了这些大学在该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3 学位论文主题分析

PQDT为每篇论文提供了若干主题词来表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按十年间隔将所有主题词分成三个时间段,分别统计出高频词如表5、6、7所示。

表中所列高频词展现了电子文件的研究热点。其中,每个时期都出现的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健康文件”等主题词自始至终都是研究的重点。电子文件是由计算机生成和处理的,与其有天然联系,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科学成为热点不足为奇。学者对电子健康文件的研究热情持续不减,在2000年后一直居于首位。加拿大2001年推出研发覆盖全国人口的电子健康档案解决方案“蓝图”,美国在2004年众议院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提出在十年内确保绝大部分美国人拥有个人的健康档案[7]。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美加电子健康文件研究的进展。

对比表5、6、7,可以看出,国外电子文件的研究逐渐从基本理论过渡到管理和应用,并在最近几年突破原有研究热点,渗透到教育、公共政策、工业工程、生物信息学等新领域,体现了电子文件研究跨学科特点和学科交叉趋势。

4 研究方法

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的工具或手段,对学位论文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论文文摘进行阅读,初步得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随机抽样)、历史研究法(传记、文献法)、模型方法和案例分析法。大多数论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较少有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法进行纯理论研究。有关电子健康文件的论文中,定量研究方法占了很大比重,如Hines的《定量探析病人的健康状况与个人电子健康文件的关系》[8]一文,测量了北富尔顿地区病人的健康状况和使用电子健康文件的关系,通过详细、准确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使用电子健康文件确实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身体状况的结论。这一结论相比于纯理论研究更加客观。

5 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位论文国家分布集中化,中外差距较大。学位论文数量逐呈年上升趋势,但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我国被PQDT收录的高质量论文数量较少。我国应借鉴美加两国国家层面的电子文件管理战略,通过典型项目推进等措施,使电子文件研究获得更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提升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

(2)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多元化,理论实践结合。论文作者很多不是档案专业学生,研究学科涉及医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各个领域,交叉性、边缘性的选题呈增长趋势。同时研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理论上关注信息技术新发展,实践上将研究扩展到国民健康、医疗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电子文件的社会价值,具有更多的技术、人文、经济色彩。

(3)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多样化,定量分析为主。大多数论文都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实践经历来进行研究。通过科学的调查获得客观的数据,得出可靠的结论。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学位论文相对较多依赖文献调研法,定性研究比例过大,研究成果难免带有主观色彩。

笔者相信,通过对国外电子文件研究的了解与借鉴,会给我国电子文件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视角,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华薇娜.国外咨询研究方向学位论文的定量分析[J]. 新世纪图书馆,2006(6): 6~9.

[2]Cox R J. Archivists, electronic records, and the modern information age: Re-examining archival institutions an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state archives and state archivists[D]. United States --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92.

[3]黄霄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与发展[J]. 档案学研究,2003(1):6~9.

[4]Shi K. Electronic Records and Archiving Management in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Environment[D].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uhan Universit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6.

[5]Belcher K L I. A Qualitative Study of Social Barriers to Digitizing Medical Records[D]. United States -- Arizona:Northcentral University,2012.

[6]冯惠玲,刘越男.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王萍,张帅,张诗敏. 国外近十年电子档案研究述评[J].档案学通讯,2011(3): 58~62.

[8]Hines D W. A quant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 health and electronic personal health records[D].United States -- Arizona:University of Phoenix,2009.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足迹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共词分析

分类号:F272

自波特在1990年正式提出“产业集群”这一概念以来[1],其相关研究已有25年历史。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地位不断提升。许多学者从地理、产业、资源、网络、政策等视角对产业集群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论文持续增多,其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方法等也不断发生变化。国内到1998年才出现首篇以“产业集群”为关键词的公开[2]。产业集群整体研究情况如何?其研究主题如何变迁?国内外研究重点有何不同?未来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主题或重点方向将会是怎样?

针对上述问题,以往研究一般是以对不同阶段的经典论文进行定性综述为主,缺乏系统的大跨度的定量研究以及研究主题的纵向比较研究。所以,本文试图借助文献计量方法(共词分析、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对1998至今所发表的论文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以探求此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结构变迁的内在规律。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1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共词分析、词频分析对文献的主要作者、期刊来源、主题分布进行计量统计,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所谓词频分析(word frequency analysis),就是基于论文关键词与研究主题有很大的关联性,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对所有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计算和分析,了解这些论文研究内部的结构或分布,以考察其发展和变化特征[3]。共词分析(co-word analysis)是建立在词频分析法基础之上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即通过识别并计算两个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的次数,判断各主体的关系,从而得到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范式[4-5]。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的频次越高,就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或者说越相似。就文献计量学研究而言,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就是通过社会网络理论中的中心性和中介性等概念,挖掘具有重要地位的论文、作者或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结构和特征等[6-7]。本研究使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为Pajek。

1.2 数据收集

中文数据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关键词”栏中输入“产业集群”,匹配选择“模糊”,并选择“1998-2014”时段,提取检索结果的题名、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基金、期刊来源、发表时间等信息,生成纯文本和EXCEL文件,剔除不符合要求文章(如书评、消息、通知等)和无关键词或摘要的文章,然后分别按年份建成17个中文期刊产业集群论文关键词数据库。先计算出2014年所有论文关键词中使用得最多的前200的关键词,删去没有实质性意义的关键词及其频次,将剩下的这些关键词的进入门槛设定在5次(约占该时间段内论文总量的1%),然后按同样步骤计算出从2014年逐年追溯至1998年的数据,若出现关键词相同,则将其合并成同一行,若有新词出现,则将该词和频次记在表的末尾。对于少数较难理解其含义的“关键词”,通过查阅相应的数据库,进行一定的修复与频次的重新计算,根据以上筛选与修复,最终得到15 354篇论文的相关信息。

英文数据选择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在“主题词”栏中输入“industrial cluster”, 并选择“1998-2014”时段,提取检索结果的题名、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基金、期刊来源、发表时间等信息,生成纯文本和HTML文件,剔除书籍、不规范文章和无关键词或摘要的文章,先将排名前200的关键词列出,将英文大小写、单复数、英语词汇缩写等情况筛查出来,进行统一的调整,例如将“knowledge-based economy”和”KBE”这两个词统一统计成“KBE”;同时删去没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及频次,之后几步其统计方法与中文期刊大致相同,最终得到815篇论文的相关信息。

上述中英文论文检索时间统一为2015年2月5日。

2 产业集群研究的足迹分析

2.1 论文数量分布

1998-2014年间中外期刊发表的以“产业集群”为关键词的论文情况见图1。

从以“产业集群”作为关键词所发表的论文来看,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1998年文军发表的《知识经济:缘由、特征与启示》[2]。年度数量由1998年的1篇迅速发展到2010年的1 698篇,期间一直呈增长态势,特别是2002-2007年间,是产业集群研究飞速发展时期,而2011年起数量开始逐渐回落。相对而言,国外对产业集群研究变化起伏较小。尽管1990年波特在其专著《国家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这一科学术语,但作为较为深入的科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论文是1998年波特在Business Economics和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两本期刊上先后发表的论文:《斯密定律:区位、集群和新微观经济学的竞争态势》[8]和《集群与新竞争经济》[9](Business Economics不是SCI(SSCI)期刊,Harvard Business Review尽管是SSCI期刊,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没有关键词,所以这两篇论文没有在本统计研究范围之内),从区位、地理经济视角阐述亚当斯密理论,构建了微观经济竞争领域的新范式,并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定义。但从WOS数据库搜索结果来看,涉及产业集群的期刊论文始于1998年T. Padmore和H. Gibson在Research Policy所发表的《创新系统的模式:区域产业集群分析框架》一文[10]。1998-2003年间,每年数量在个位数,而从2004年起,集群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始飞速增长,2009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137篇,而后发表数量开始逐渐下降。

从数量的总体趋势和增长率来看,可以将国内产业集群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2001年,数量少且增幅低,即研究起步期;第二阶段为2002-2007年,年论文篇数跃升3位数且年均增幅约65%,即研究发展期;第三阶段为2008-2010年,年论文篇数稳定在1 600余篇但年均增幅下降到约2%,即研究稳定期;第四阶段为2011-2014年,年论文篇数开始下降且年均下降约8%,即研究转型期。国外产业集群研究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2001年,数量少(1-3篇)且增幅不稳定,即研究起步期;第二阶段为2002-2007年,数量开始快速增加(从7篇到61篇)且年均增幅约54%,即研究发展期;第三阶段为2008-2010年,年论文篇数稳定在100余篇但年均增幅下降约9%,即研究稳定期;第四阶段为2011-2014年,年论文篇数开始下降到100篇以下且年均下降约24%,即研究转型期。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集群研究的4个阶段基本一致。为了后续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将1998-2001年确定为研究起步期,2002-2007年确定为研究发展期,2008-2010年确定为研究稳定期,2011-2014年确定为研究转型期。

2.2 发表期刊分布

从论文所发表期刊来看,中文论文所属期刊共2 690种,发表数量前20名的期刊见表1。其中: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为9本,占45%,引文期刊影响因子在0.047-2.036之间;英文论文所属期刊共134种(均为SCI或SSCI期刊)(发表数量居前20名的期刊见表2),国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Research Policy和Regional Studies等优秀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在0.338-3.590之间。这说明中文论文整体质量相对较低。另外,相对国外期刊而言,中国优秀期刊对于产业集群的敏感性相对滞后。

2.3 关键词统计和网络分布

上述描述性统计仅对产业集群总体研究趋势做初步分析,而国内外产业集群论文的主题比较、变迁过程、内在联系等研究仍需要通过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2.3.1 研究起步期(1998-2001年)

由表3可知,国内产业集群研究主要从区域经济、竞争力、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等方面对产业集群进行关注,对于产业集群本身的研究仍比较肤浅,主要处于引进和介绍时期;相对而言,国外除了对产业集群本身特征以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外,已开始关注集群竞争力、技术创新、集群政策等主题,并从宏观视角研究集群的全球价值链(GVC)问题。

为了进一步探索研究主题的内在关系,通过计算第一阶段研究主题中任意两个关键词在所有论文中同时出现的次数,并用Pajek软件将其可视化,得到CNKI和WOS关键词共现图。以图2为例,图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频次越多;节点间的连线代表这两个词有同时出现在一篇论文中的情况(共现频次≥1),线条越粗,说明它们共同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次数越多,反之则越少。图2是以产业集群这一中心向外辐射的多中心节点网络。尽管图2所示的WOS论文关键词共现图构成较为简单,但竞争力、GVC、创新和技术、企业内在联系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多连节的中心,说明国外研究一开始就相对聚焦于对上述几个方面。

2.3.2 研究发展期(2002-2007年)

在研究发展期,国内研究除了继续研究“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以外,开始关注“集群效应” “产业关联”和“全球价值链”等,而这些主题恰恰是国外在“研究起步期”所重点研究的主题。国外研究除了继续关注集群的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和集群政策外,开始研究“知识转移” “网络” “中小企业”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资本”等问题(表4)。例如,T. Sonebe等从集群演化角度描述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国某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在集群发展初期,市场邻近性对集群中小企业成长影响较大,而当集群逐渐成熟时,创业能力对其发展贡献更大[11]。P. Morosini认为,除了经济发展,知识的整合是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维度,并从竞争范围、经济发展和知识整合程度3个维度划分出全球典型集群的竞争格局,区域内经济单元(企业或其他机构)的知识整合程度较低的产业集群往往更落后于其他地区[12]。J. N. H Britton、J. P. Pontes等通过观察外向型产业集群得出,集群外部构成的创新与知识网络对产业集群发展有很大帮助[13-14]。由此可见,国内第二研究阶段(2002-2007年)和国外第一阶段(1998-2001年)研究主题有很大的相似度,这说明国内对国外研究主题和内容存在跟随的倾向。这个跟随时差约为5年。

图3为这个时期国内外论文关键词共现图,为简化图形,在图3左右两图中,只将共现频次≥5的关键词之间用线连接, 共现不到5次的假设为这2个关键词之间没有共现(如果采取像第一阶段那样的共现频次≥1,图3将过于繁冗密集,较难辨别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将其共现频次阈值设置为≥5)。图3中所示的网络中心的最大核心节点为“产业集群”这一关键词,其周围网络密度相对于最密度较高,几个较大节点为频次排名靠前的关键词,而有向外拓展趋势,揭示其发展性的特点。国外集群论文关键词显现出较为开放的特征,并且已将技术创新、知识转移、网络等主题作为较为重要的节点。

2.3.3 研究稳定期(2008-2010年)

在产业集群研究稳定时期,国内不断注重集群内部因素互动的研究(表5),除了继续关注“区域经济”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和“全球价值链”等主题外,开始关注“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知识共享”和“网络结构”,后面这些主题都是国外第二阶段的研究重点。因此,国内第三研究阶段(2008-2010年)和国外第二阶段(2002-2007年)研究主题也有很强的跟随倾向,但这时的跟随时差缩短为2年。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品牌”这一关键词由原来的10名以外上升到第8名,体现出我国产业集群研究中的自主性和针对性。与国内相比,国外研究除了继续关注“中小企业” “知识网络” “治理政策” “技术创新”等外,开始对“特色集群”(这个主题我国在最初阶段比较关注,而后开始弱化)、“集群演化” “循环经济”[15-18]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图4为这个时期国内外论文关键词共现图。为简化图形, 同样在图4的左右两图中只将共现频次≥5的关键词之间用线连接,图4所示的网络中心的最大核心节点为“产业集群”这一关键词,其周围网络密度相对于最密度较高,几个较大的节点为频次排名靠前的关键词,而密度相对图3而言密度有所增高,向外拓展的节点更多。相对于国内,国外产业集群论文关键词分布更呈现多中心的开放性网络状态,排名前10的关键词成为网络中的几个重要中心,而其中“knowledge network” “govern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等词已经成为向外扩散的重要节点。

2.3.4 研究转型期(2011-2014年)

2011-2014年为产业集群研究转型时期。国内研究除了继续关注“中小企业”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和“知识溢出(共享)”外,开始关注“特色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而这两个主题恰恰是国外在产业集群研究稳定时期所开始关注的新主题。另外,“转型升级”成为我国集群研究的一个特有现象。这说明:一方面,国内研究第四阶段(2011-2014年)和国外第三阶段(2008-2010年)研究主题也有很强的跟随倾向,但这时的跟随时差缩短为3年;另一方面,我国自主研究现象进一步显现。与国内相比,国外研究除了继续关注“知识” “创新” “循环经济”和“网络”以外,开始关注“产业生态” “产业链和集群供应链” “企业异质性”和“社会网络”等[19-24],研究视角转化至网络视角。

图5为这个时期国内外论文关键词共现图(共现频次≥5)。图5所示的网络中心的最大核心节点为“产业集群”这一关键词,其周围和网络密度相对图4较为平均,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是其中的重要节点。由图1可知,这一阶段的论文数量已有所下降,因此,产业集群研究的主题开始寻求一个转折点,表示“知识溢出”“网络结构”“技术外溢”等关键词的节点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并且自组织成次中心,形成局部网络。国外产业集群论文关键词分布的开放性网络特征更加明显,排名前10的关键词成为网络中的几个重要中心,“知识溢出”成为一个重要的桥梁。

3 基本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3个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从研究进程来看,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整体可划分为4个阶段:起步期、发展期、稳定期和转型期。每个阶段的研究主题、内容和方法具有整体演进性。

第二,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国内研究除了具有自身独特性外,更多地体现跟随性。15年来,国内研究除了一直保持“区域经济” “中小企业”和“技术创新”等主题外,不断紧跟国外新兴研究主题,诸如“全球价值链” “网络” “知识”和“循环经济”等;国外研究在对“知识” “创新”和“政策”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特色集群” “集群演化” “循环经济” “产业生态” “产业链和集群供应链” “企业异质性”和“社会网络”等。就国内研究主题和内容对国外的跟随性而言,这一跟随行为的时差由早期的5年左右缩短至最近的2-3年。另外,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自主创新性研究不断显现,特别是对“区域品牌”和“转型升级”的研究。国内外研究主题结构变迁过程可概括如图6。从这个趋势可以推断,未来2-3年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除了继续关注“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以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将是从集群网络(社会网络)和集群内部企业异质性等视角研究集群内部“知识”和“创新”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产业生态”和“集群企业供应链”等问题。国内外以知识为中心的研究,主要有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溢出、知识共享、知识网络等主题。总体说来,集群内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等过程是多层次的、复杂的过程,甚至可以存在于在非生产经营网络中(如后进企业通过先发企业的知识溢出进行学习与模仿)[23];因此,集群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在集群网络中的扩散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认为,集群内知识传送方的意愿与能力、知识接受方的意愿与能力、集群情境、知识的属性、知识转移双方的相似度等影响知识转移的过程[12,19,21,25]。由于知识网络的引入,集群内知识转移受到企业中心性、中介性、联系强度、网络密度、企业异质性等网络特征变量的影响;集群内的“知识守门员企业”承担着沟通联结集群内外部知识系统的“桥梁”作用,因此这一类企业的行为、动机等也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集群网络内知识转移往往将知识网络隐含在内,因此区分知识转移处于何种情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需要厘清的是知识网络情境还是集群网络情境促进了知识转移。此外,随着区域知识系统(regional knowledge systems)的不断深化,集群的边界将不断模糊,因此基于知识视角的集群定义亟待完善。

另外,从4个阶段CNKI与WOS论文关键词共现图的演进情况来看,在关键词节点分布密度较小的区域,国外的关键词节点正成为研究外扩的重要纽带,这些节点的结构洞现象明显,外扩趋势显著。相对而言,国内关键词分布虽然也呈现出中心密度较高、密度相对较低的态势,但节点较为收敛,结构洞现象不太明显,外扩趋势不太显著。因此可以推断,国外研究向外拓展的特征较强,而国内研究整体集聚度较强。

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外研究呈现由以定性研究为主向以定量研究为主的演变。定性研究大致可分为研究综述、前沿理论探析、概念解析、政策分析等类别;定量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演进,社会网络分析(包括仿真研究)已成为重要的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模型和工具逐步成熟。就国内研究而言,研究起步期,研究方法较单一,一般以定性叙述为主。研究发展期,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以定量研究为辅,典型论文为《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26]、《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解析》[27];定量研究开始增加,典型论文为《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28] 、《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29]。研究稳定期,以定量研究为主,典型论文为《集群产业转移中的转移模式与行动特征――基于企业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30]、《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浙江黄岩模具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25]、《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31]。研究转型期,对研究主题进行了一定的外延探索,以寻求转折点,研究方法仍以定量为主,定性研究则更为聚焦,典型论文为《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一个文献综述》[32]、《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外部经济增进研究――以浙江绍兴纺织集群为例》[33]、《基于技术守门员的产业集群技术流动研究――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例》[34]、《知识网络双重嵌入、知识整合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35]。从研究方法的比较而言,国外定量研究比国内相对较早进入主流领域,以第二阶段为例,国外大部分的研究文章以实证数据分析为主,而同时期国内文章仍以定性研究为主。

综上所述,未来产业集群在国内外仍处于较重要的研究地位。尽管未来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仍有差异,但整体趋势将是不断融合。简言之,国内该领域未来研究主题将借助“社会网络”理论以“知识”和“创新”为中心,以“集群政策”(转型升级)“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 “企业异质性” “集群供应链”等为次中心。未来国内集群研究的方法将更多地采用网络(仿真)等定量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李明轩, 邱如美, 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2] 文军. 知识经济: 缘由、特征与启示[J]. 世纪论评, 1998(4): 8-11.

[3] 汤建民. 近十年来国内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足迹――基于1999-2008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识别[J]. 现代大学教育, 2009(2): 27-33.

[4] 张勤, 马费成. 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 管理科学学报, 2007, 12(6): 65-75.

[5] 马海群, 姜鑫. 我国档案学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绘制――以共词分析可视化为视角[J]. 档案学研究, 2014(5): 7-11.

[6] 约翰斯科特. 社会网络分析法[M]. 刘军,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7] 诺伊, 姆尔瓦, 巴塔盖尔吉. Pajek: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M]. 2版. 林枫, 译.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8] PORTER M E. The Adam Smith address: location, clusters, and the “new” micro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Business economics, 1998, 33(1): 7-13.

[9]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6): 77-90.

[10] PADMORE T, GIBSON H. Modell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J]. Research policy, 1998, 26(6): 625-641.

[11] SONOBE T, HU D H, OTSUKA K. Process of cluster form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a garment tow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2, 39(1): 118-139.

[12] MOROSONI P. Industrial clusters,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J]. World development, 2004, 32(2): 305-326.

[13] BRITTON J N H. High technology localization and extra-regional networks[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4, 16(5): 369-390.

[14] PONTES J P.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peripheral areas[J]. E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3, 35(11): 2053-2068.

[15] KODAMA T. The role of intermedi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facilitating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MA in Japan[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8): 1224-1240.

[16] MAJOCCHI A, PRESUTTI M. Industrial clusters,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effects on FDI distributio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8, 18(1): 76-88.

[17] BEAUDRY C, SWANN G M P. Firm growth in industrial clusters of the United Kingdom[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9, 32(4): 409-424.

[18] FLEISHER B, HU D, MCGUIRE W, et al. The evolution of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0, 21(3): 456-469.

[19] GIBLIN M. Managing the global-local dimensions of clusters and the role of “lead” organizations: 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the software and medical technology clusters in the west of Ireland[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1, 19(1): 23-42.

[20] TADDEO R, SIMBOLI A, MORGANTE A. Implementing eco-industrial parks in existing clusters: findings from a historical Italian chemical sit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3: 22-29.

[21] KAJIKAWA Y, MORI J, SAKATA I. Identifying and bridging networks in regional cluster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2, 79(2): 252-262.

[22] PRESUTTI M, BOARI C, MAJOCCHI A. Inter-organizational 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local start-ups’ knowledge acquisition: a contingency approach[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3, 25(5/6): 446-467.

[23] HOFFMANN V E, LOPES G S C, MEDEIROS J J. Knowledge transfer among the small businesses of a Brazilian clust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4, 67(5): 856-864.

[24] COLOMBO L, DAWID H. Strategic location choice under dynamic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spillovers[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14, 48(18): 288-307.

[25] 王晓娟. 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浙江黄岩模具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8(4): 874-879, 867.

[26] 陈剑锋, 唐振鹏.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8): 22-27.

[27] 王缉慈.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J]. 地理学报, 2004(S1): 47-52.

[28] 李凯, 李世杰. 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J]. 管理世界, 2004(12):68-76.

[29] 池仁勇, 唐根年. 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 科研管理, 2004(4): 23-27.

[30] 符正平, 曾素英. 集群产业转移中的转移模式与行动特征――基于企业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J]. 管理世界, 2008(12): 83-92.

[31] 魏守华, 吴贵生, 吕新雷.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 中国软科学, 2010(09): 76-85.

[32] 胡晨光, 程惠芳, 陈春根. 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一个文献综述[J]. 经济学家, 2011(6): 93-101.

[33] 张小蒂, 曾可昕. 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外部经济增进研究――以浙江绍兴纺织集群为例[J]. 中国工业经, 2012(10): 148-160.

[34] 赵建吉, 曾刚. 基于技术守门员的产业集群技术流动研究――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例[J]. 经济地理, 2013(2): 111-116.

[35] 魏江, 徐蕾. 知识网络双重嵌入、知识整合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J]. 管理科学学报, 2014(2): 34-47.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paper compares industrial cluster researches from home and abroad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journal titles, keywords, themes, and dynamic trends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the co-word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papers sourced from CNKI and Web of Science (WOS) database from the time span between 1998 and 2014. [Result/conclusion] Four findings have been concluded: first, the research cycle over the past 16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that is, the initiation stage, the rapid growth stage, the stabilization stage and the extension and upgrading stage; second, domestic research tends to catch up with the research from abroad, and the time lag decreased from 5 years to 2 or 3 years; third, studies from overseas tend to extend while the domestic research is more likely to agglomerate; fourth, the future agenda of industrial cluster research will center on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theories, while the secondary centre of research will be “industrial cluster policy (or upgrading)”, “industrial ecology and circular economy”, “firm heterogeneity”, and “cluster supply chain”.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因素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体现了高等学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博士毕业生应具备宽厚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能,善于梳理和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研究工作能力,并做出创造性贡献。近期我们对本单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对于促进博士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对本单位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有:

(一)博士论文质量调查:以每三年为一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选取1篇博士学位论文,选取国外相应学科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学科内部成立专家组,对论文进行评价,形成博士学位论文纵向比较评阅意见综述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外比较评阅意见综述。

(二)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按毕业生总人数30%抽取)进行问卷调查。

(三)针对博士博士生导师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总人数的20%)进行问卷调查。

(四)针对往届毕业博士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在本单位已经毕业的所有往届毕业博士生中,分别抽取已毕业博士总人数的30%进行调查,根据文件要求,抽取时尽可能考虑样本的职称和毕业时间的分布。

(五)博士质量调查访谈:分别对本单位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做访谈,并做好记录。

二、博士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

(一)对毕业博士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分析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本单位毕业博士的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知识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毕业博士的科研能力较强,100%参与导师课题,对课题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

(二)对本单位毕业博士的学位论文与国外相应博士论文质量的比较分析

在学位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紧密联系行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并且基本实现了与国际研究热点的接轨,部分论文甚至具有若干年的超前性。

在对本单位或相关领域的综述与总结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较完整地介绍相关领域积累的理论和知识,较好地描述学科的发展动态。但是,可能由于在国外更容易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并与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直接交流,一般国外的博士论文对相关领域理论和知识的总结更加完善,认识和分析也更加深刻。

在论文工作的创新性方面,本单位博士论文一般均能提出2-3个创新点,除影响因素探索和工艺条件优化外,研究工作能够揭示一定的作用机理和反应机理,并且能够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在论文体现的理论基础与专门知识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合理地反映博士研究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

在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体现出博士研究生们具有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但是在工作量上,国外的博士论文要更大些,对采用的技术,国外往往需要和其它相关技术进行比较,以便说明本人所选用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一方面我们显得有所欠缺。另外,欧美国家的博士生似乎更善于利用文献上已经发表的理论或者数据支持他们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观点。

在论文表达与总结提炼能力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大都能体现出作者具有较佳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真实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的严谨学风,但是从理论高度进一步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的能力略显不足。国外的博士论文更善于指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文献上发表的结论和理论之间的差异,因而对后续研究也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三)对本单位毕业博士的发展质量的评价

目前毕业的60位博士毕业生当中,78.6%在高校工作,14.3%在研究所工作,7.1%在企业工作,在高校中担任副校长、学院正副院长、学术带头人、正副系主任,在研究所担任正副所长、责任研究员,在企业担任总经理等,这些具有较高职位的人数的比例达80%。并且这一特殊群体的人际关系很好。经调查,毕业博士认为博士就读期间认识的同学和朋友对其本人现在工作是否非常重要的认知度达80%。

三、博士培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一)导师队伍状况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导师的科研成果:导师已有的科研成果与博士培养质量的相关度较大;在较好的科研基础上,博士研究能更加顺利地进行,研究更为深入,成果更为显著;导师的项目和经费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否则人手不够,博士研究生疲于应付导师希望完成的任务,培养质量将受到影响。

导师的国际交流情况:导师是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并且有意识地让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参预国际交流对研究生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导师经常能将最新的会议论文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有意识地关心相关领域大师级人物研究小组的研究进展,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其视野、产生灵感等无疑有极大的好处。

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和博士培养质量的关系,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和导师指导方式相结合加以论述。如果是单一导师制,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对博士生的质量影响会比较复杂,总的来讲,导师之前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能很好地激励博士研究生,但是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如果导师的学术任职及称号越多,繁忙之下直接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反而会影响博士生的质量。如果采用双导师制(正副导师),凭借导师学术团队的力量效果应该好得多。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导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认为“博士导师对我现在的工作非常重要”的符合度达到86.4%。“名师出高徒”是颠覆不灭的道理。而所谓名师,自然也包括道德水平。

导师遴选制度:本次调查表明,有毕业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导师的培养和提高,可见导师遴选的重要性。为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该就不断修订和完善博士生导师评审原则、申报条件、评审程序、硬性指标确定、评审专家组设置、约束机制等多方面向学校研究生处等有关部门积极建言献策,目的是通过各种实施办法与步骤,促进博士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调动了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二)严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

坚持学位论文“ 盲评”制度。论文的评阅人由研究生处学位办聘请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匿名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议。所有通讯评议的结果均直接邮寄或密封送达学位办, 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即有一名批阅人评阅结果为不允许答辩, 则学位办组织对论文进行复议。通讯评议全部返回并结果无异议后, 方可组织答辩。

(三)生源状况

生源状况严重影响博士培养质量,是得到较大公认的因素。其中生源的基础课基础差(如某些大专生背景的生源)或专业基础(如专业跨度大的生源)差,被认为是影响培养质量最为严重的因素。

(四)学生的国际交流情况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交流除有参加国际会议、邀请国外学术团体或著名学者、教授来校讲学等传统方式之外,在电子信息时代,参加学术性的网上bbs讨论,直接与国外学者教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学术问答也应该属于国际交流,并且应该大力提倡。

(五)师生比

合理的师生比无疑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重要作用。经实践表明,本单位合理的师生比被认为是1:3.5。

(六)导师指导学生情况

导师是否对学生悉心指导对博士培养质量起十分关键的作用。

(七)其他因素

博士质量监督系统如淘汰机制、评估机制、学科布局、图书资源等因素对博士培养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四、建议与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博士生管理制度,特别是学校应加强奖励机制、约束机制、淘汰体制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

(二)加大对导师的培养和监督力度。博士生导师是否能够真正站在学术前沿,紧跟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在较大程度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博士的水平,应着力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应加强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导师应做到能上能下,使博士生导师自觉强化对博士生的指导,确保博士生导师对研究课题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三)提倡设置跨学科课程。做到文理渗透, 体现知识的广博性;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设新学科课程或是专题讲座,使研究生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热点问题、前沿内容。对大多数课程取消考试,实行报告结课制度,给博士以充分的实验研究时间。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该更专业、更深入些,内容上不能太泛,绝对不能是大量地重复硕士所学甚至是本科所学内容,要把专业学习融入到研究中去。

(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倾力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思维与精神。这方面可以学习吸收国外对于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例如,应保证博士与企业界的充分接触。国外博士一般所做的毕业专题是企业的攻关课题,企业会派代表对博士课题组进行定期的问询和答辩,之后企业代表与专家、教授和项目访问学者一起进行评议。

(五)强化学术氛围,加强国际交流,鼓励督促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1]牛智有,廖庆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66-168.

国外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1.建立医学英语写作多媒体资源库

各高等医学院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既包括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包括经常在国外学术期刊上的专业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学报编辑,甚至计算机教师,共同创建医学英语写作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库里的文字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内容既要避免过于深奥,也要避免过于科普,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专业需求和接受程度,合理取舍。目前国内一些医学英语论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或是过于注重语言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或是过于强调内容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这种片面性无法给学生以全面的指导。所以,课程设计者可以在充分借鉴这些教材中有关医学英语论文写作专业知识的同时,从Nature、Scienc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国外优秀学术期刊网站上下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英语论文进行实例分析。

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医学英语论文的文字材料,还应该包含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和影像等材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课程设计者可以利用MicrosoftPowerpoint制作教学幻灯片,把论文的篇章结构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插入声音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论文的固有格式———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IMRAD格式)以及国外学术期刊上医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课程设计者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对医学英语论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的词句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医学论文写作中举一反三,熟练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利用电视录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在医学英语写作课上,教师在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可以链接一些国外大学医学部的生物医学课堂视频,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台、美国杨百翰大学BYU电视、美国普渡大学等。这些在线课堂内容在网络上极易获取,笔者本人就经常在线观看,里面不乏医学论文的相关内容。这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国外大学课堂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建立医学英语写作网络学习平台

建立医学英语写作网络学习平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到学习平台进行医学英语写作的学习。首先,学生必须要下载并安装“学生客户端”软件。然后,利用自己的学号登录自主学习平台,填写个人信息以作为学生在该课程结束后的课程统计信息。

虽然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开放性、辅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应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而不能完全替代课堂学习。[2]所以,教师可以将与医学英语写作相关的资料上传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学习。课程设计者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创建一些有助于提高医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权威网站的链接,如AmericanMedicalWritersAssociation、TheMedi-calEditor、AmericanJournalExperts等,这些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医学英语写作方面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医学英语写作与国际接轨。在学习平台上,学生既可以浏览教师的视频讲解,做学习笔记,进行提问和讨论;也可以进行内容测试和写作练习,还可以下载相关学习资料。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学习进展情况表,实时传送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对情况表进行汇总分析,对学生在医学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集中辅导。

网络学习平台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主动地发现、思考和解决医学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医学英语写作是一个跨课程、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很多问题是单一课程无法解释或解决的,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寻求相关领域教师的帮助。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向英语老师寻求语言方面的帮助,或是向医学教师寻求专业方面的解释,甚至可以向资深编辑就论文格式和写作风格寻求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二、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医学英语写作课程不仅顺应了新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优化了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撰写科研论文能力和造就医学高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代建项目论文范文 下一篇:管理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