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武场”演奏员的艺术修养

时间:2022-08-24 12:24:46

戏曲“武场”演奏员的艺术修养

摘 要:戏曲“武场”(打击乐)与“文场”(管弦乐)共同构成戏曲的“场面”(乐队)。戏曲“场面”(乐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场”与“文场”共同构成“场面”,所以“武场”是整个“场面”的半壁江山。

关键词:戏曲;演奏员;修养

中图分类号:J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35-01

“武场”的乐件主要有鼓、板、大锣、小锣、铙钹、撞钟等,每一件乐器都不可或缺。如果说,整个戏曲艺术是一个母系统的话,那么“场面”就是其中的“子系统”,而每一件乐器便是“子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上看,每一件乐器都是整个戏曲艺术这架“大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因此,“武场”的每一名演奏员,要想称职乃至出色,就必须立足本职、服务全局,加入整个艺术的“大合力”之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与演奏技巧。

一、戏曲“武场”演奏员的艺术修养

总体上说,戏曲“武场”演奏员的艺术修养应包括如下几大方面。

(一)文学修养

戏曲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高度综合的艺术。而文学剧本又是其基础,所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戏曲“武场”演奏员首先就要学习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理解剧本的主题、人物形象、题材、风格特色,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充分表现出来。例如:我参加演奏的评剧《伯虎吟》,是通过描写男主人公唐伯虎(寅)从春风得意、高傲自赏到宦海失意、孤独而终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深刻揭示出封建社会的社会悲剧与孤高傲世的性格悲剧。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使手中的乐器有“感情”,从而达到“以乐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二)戏剧修养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具有一般戏剧的所有艺术特征。因此,戏曲“武场”乐手要加强自身的戏剧修养,对戏剧冲突、戏剧情景、戏剧高潮、戏剧结构、戏剧样式、戏剧语言等,都要有所理解。唯其如此,才能在自己的演奏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戏曲修养

如前所述,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高度综合的艺术,而其最主要的本体特征又是“以歌舞演故事”与“演员中心制”。

而戏曲“场面”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演员的演唱、道白、表演、舞蹈、武打伴奏。一个“伴”字充分说明戏曲“场面”为演员表演服务的本质。具体说来,“场面”起着营造舞台环境、烘托舞台气氛、掌握表演节奏、体现表演程式等诸多重要作用。而只有明确并掌握这些,才能在自己的演奏实践中出色完成这诸多艺术任务。

“武场”演奏员不仅要精通“武场”本身的艺术,还要熟悉“文场”的演奏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文武”配合,相映生辉。否则便难以协调一致,难以同心同德。

“武场”演奏员还要熟悉戏曲表演的规律与特点,对虚拟、程式、夸张等,都要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为演员的表演伴奏。同时,还要了解与理解剧中人物的特定思想感情,以便在演奏中做到声情并茂,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第五场《打虎上山》中,就要打出杨子荣的雄心壮志来。

“武场”演奏员还要对戏曲艺术的特征、戏曲剧本的特征、戏曲舞美的特征等,多些了解。尤其是对戏曲导表演艺术,更要有较深的理解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演奏成为整个戏曲艺术创造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业务修养

这里所说的业务修养,是指每一名演奏员对自己所演奏乐器的技能、技巧的修养。要精益求精,做一名“高手”,而决不可滥竽充数。

除了苦练基本功,达到技艺纯熟之外,还要熟悉“锣鼓经”,既要熟悉每套锣鼓的功能、打法,又要熟知自己所演奏的乐器的功能与打法。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以小见大、“立柱顶千斤”的作用。

二、结语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戏曲的“武场”而论,各种乐器与每个演奏员都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无职务的高低尊卑。所以戏曲的“武场”演奏员,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要强化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要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要努力做一名德艺双馨的乐手。只有这样,这个“小螺丝钉”才能永不生锈,确保戏曲这台“艺术大机器”永远正常地运转,使整个演出水融,成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演奏员。

上一篇:出版:思想的翅膀 下一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