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时间:2022-08-23 10:44:48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摘 要】张新华曾说:“语文就是语文,有其本身的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小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能力,懂得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堂上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也不管涉及什么领域,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语文姓‘语’。”本文就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展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14-02

笔者身处基层,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触颇深:尽管新课程实施多年,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有所更新,但语文课的课堂效率还是不高,课堂中不乏一些异化的东西,语文课似乎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的东西。语文课堂看似讨论激烈,热闹非凡,形势一片大好,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一 反思:语文课“串味”现象

1.脱离文本,表演成为“主角”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对话多,尤其是低年级的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容易进入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在学生还没有细细品味文本,甚至还不能完整的读完整篇文章的情况下,就让他们自由组合,小组合作进行表演。

喜欢故事,喜欢表演是学生的天性。用表演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表演中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得以体现和发展,可见这种形式有其可取之处。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像这种脱离文本的表演,学生除了对课文的内容比较熟悉外,关于语文的知识、能力、素养等获之甚少。我们提倡课堂上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如,表演、绘画、唱歌、手工等形式再现文本内容,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那就是这些只能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感悟文本,为提高语文素养提供帮助的。如果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体味,忽视了言语内容和言语表达方式的积累,那就是为了手段而手段,那就是本末倒置,使本色的语文学习脱离了课堂。

2.偏离轨道,内容开放无度

课文有不同的体裁和主题,教学时不管是文学性强的,还是科学类的文章,都要突出以语文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不少老师对一般故事、传记等类型的文章还能把握其语文教学的方向,而对科学类的课文,往往或轻或重地偏离以语文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一位老师在教学《陨石》一课时,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安排学生读了5篇与此相关的文章,还有一位学生带来了《蓝猫淘气三千问》中有关陨石的光碟,大家一起欣赏了其中的几个片断,这样一节课就过了30分钟。学生确实学得很快乐,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其潜能。然而,课堂教学偏离了语文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语文课,还是科学课?怎么变成陨石知识的大拼盘?难道这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语文课向生活开发?难道这就是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

3.缺乏引导,语言苍白无力

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轴。诗歌就是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拟人、夸张的手法,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和情感的熏陶。而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中诗歌教学味如嚼蜡,索然无味。如,在学完《风》这篇课文后,一位老师让学生用“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但在……时候,我们知道风的存在。”这一句式进行迁移说话。一个学生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但在房屋倒塌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捣乱了。”另一个学生马上提出异议:“不对!不能说‘风来捣乱’,要说‘风的存在’!”老师想了想说:“哦!是的,要按句式来说。”

老师没有对学生加以引导,而是以句式的框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形象的诗歌解读变成了关于“风”的理性说明,原本鲜活的语言顿时显得苍白无力。案例中的“风来捣乱了”正是一个生成点,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大胆地调整教学预设,顺应学情,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特点,教出语文味来。

4.提升过快,教化包袱沉重

我们不否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不否认语文课对学生的精神、思想、审美、道德情操等的影响力,但这一切都是在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果过于提升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那么,我们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如一位老师在结束《神笔马良》教学前说:“马良手中的笔真神啊!如果你也拥有这样一支神笔,你打算画什么?”学生的回答想象丰富,精彩纷呈。可老师没有被这些精彩发言“感动”,只是简单地说“好”“不错”,直到一位学生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要用这支笔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老师才一脸欣慰,对他大加赞赏。

“如果你也拥有这样的一支神笔,你打算干什么?” 这个问题,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很自然地进行语言训练,然而这位教师设计和安排教学拓展的目的不在于此,而在于让学生响亮地说出自己的远大理想,为此时此刻的课堂增光添彩。这一方面在滋长部分学生说假话、说空话的习气,一方面又在压抑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和阅读思维的发展。

二 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分析了以上这些“串味”的语文现象,我们不难体会到要

* 本文为白银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编号:BY〔2012〕G018)

想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课,首先必须静下心来,抛开浮华,摒弃“串味”,让学生充分地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醒学生的童心童真。

1.激感,体味语文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无穷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去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在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作者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只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渗透,形成情感互动,才能使教学活动趋向和谐,促成情感与知识交融。

2.挖掘教材情感点,调动情感功能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饱含作者的深厚情感体验,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情感因素,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有机结合起来。课文中作者对人和物的深厚情感、作者对大自然爱的情感、对生活爱的情感,以及对祖国爱的情感,贯穿于作品之中。这些都是教材的结合点,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着力点。如,《幸福的回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些文章的语言鲜活,情感深厚,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人们对伟人的深厚感情,尤其是后者写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表达了人们缅怀总理、热爱总理、怀念总理的情感。而《鸟的天堂》《观潮》等都是学生学习写景物的好范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努力让学生去感受课文所包含的情感,努力使学生与作者“心心相印”,从而使他们受到情感的感染、熏陶和激励。

3.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思考、感悟的前提。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以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所以,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好好读课文,由读正确,到读通顺、读得有感情,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那么,怎样才能读出语文味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讲究”入手进行指导:

第一,讲究读的方式。为求最佳的读书效果,教师应讲究读的方式。我们常看到有的老师简单地把读视为出声朗读。课堂上有教师这样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显然,这“齐读课文”的方式与“思考问题”的目的发生了冲突。“齐读课文”是全体学生发声朗读,在这种情形下,应选择默读,否则学生是无法静心思考问题的。读的目的决定读的方式。阅读教学中,读的方式很多,但方式是为目的服务的。当学生初读课文时,可用默读、自由读或轻声读等方式自读自悟;品评赏析时,可用指名读、男女读、分组读或分角色读等方式理解体验;巩固深化时,可用齐读、诵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情感,领悟方法。其次,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裁、课型、类别选用精读、略读、猜读、速读、浏览等方式指导阅读,并以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方式突出教学的示范性与导向性。

第二,讲究读出感悟。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是作者情感因素的书面激荡。读,是学生体验、感悟文本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引领学生立足文本,通过读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既要感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三,讲究大量地读。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发挥!学习语文不能再局限于课堂,同样的,读也不能局限于课堂。

叶老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好教学大纲有效的关键知识,要给学生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问题。”在“例子”中教给学生“有效的关键知识”后,就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拓展阅读范围,增加课外阅读量显得尤为重要。每教一篇文章,我都会搜集精选与课文有关、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读老师推荐的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文章,做好读书笔记,并在班上交流,提高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阅读了大量课外精彩篇章,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与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语文教学如果真正摒弃了“串味”现象,充满原汁原味,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个性得到发展,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7)

上一篇:学研结合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下一篇: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