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缘何举步维艰

时间:2022-08-23 10:33:37

农村中学,缘何举步维艰

【摘 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中学的发展却越来越是艰难,本文从教学最根本的老师和学生方面出发,对困扰其发展的各种原因做一简单分析和概括,以求对当下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 生源 教师

近日,《中国青年报》连续报道了黄冈中学这所名校的“没落”,曾经闻名全国的黄冈中学如今已风光不再,昔日的辉煌,似乎正在一点点远去:近13年湖北产生的26名高考状元中,黄冈只占了1个。同时,黄冈中学和全国其他的县中相比,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绝对优势。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其实,黄冈中学绝非个例。在当下,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期,城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在这种大背景下,以黄冈中学为代表的农村中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有的步履蹒跚,有的举步维艰,甚至有更多的学校步步倒退。这种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实在值得让人深思。当我们透过各个学校的发展现状,去探查背后的原因时,会发现那些答案有着惊人的一致。

首先,优质生源的流失

曾听有人这样说过:高速路修好了,学生跑得更快了。这句话虽然不见得是真理,但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某些现实情况。十年前,二十年前,高速路在农村还寥寥无几,人们出行不便,到县城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则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学生上学一般都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学校,不但方便,还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开支。这样一来,许多底子好并且学习刻苦的学生就留在了农村中学,最后的成绩自然不差。但是到了今天,随着高速路的修通,地域的限制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别说到县城,就是到省城,到京城,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于是许多家庭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得到更好的锻炼机会,不惜加大投入,挤破头也要把学生向县中、市中甚至省城重点中学送。这样一来,自然就造成了农村中学优质生源的流失。

当然,道路的便利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便利和灯红酒绿已经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由此导致的是各种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形成类似漩涡的强大吸引力。从而让家长和学生义无反顾。在当今,生源的区域流动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乡镇的学生到县城,县城的学生到市区,市区的学生又往省城跑。由此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而农村中学则沦为最后的底线。

生源流失的另外一个主因是各县中或市中对优质生源的抢夺。如笔者所在的县城,每年中考的前400名县城中学是直接录取的,剩下的才分给其他农村中学。这些学生大部分底子薄、学习方法欠缺、自主性差,要用三年的时间来追上那些好学校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师虽然尽心竭力,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只能徒呼奈何。

其次,优质师资的缺失

一方面,农村中学地处偏僻的乡下,生活并不便利。并且一般条件也不是太好。同样的工作,但是待遇却比城区的同行差了许多。这直接导致在每年招聘的时候只能招到一般的人才,而真正一流的人才早已选择了条件更好的城区中学。

没人来,这还不是主因。更主要的是,农村中学还留不住人。条件不好固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教师在这里难以找到职业成就感。由于尖子生已经被拔走,剩下的学生基础薄弱,教育的难度更大。再加上因为生源流失导致许多学校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只能招收大量的择校生。什么叫择校生,说白了就是没有考上高中,现在拿着钱买个学校上。虽然国家有相应的政策限制,择校生不得超过应录取的百分之二十,但这个数量其实已经很大了。

举个例子,比如某校今年计划招录新生600名,按照这个政策的话那么择校生就可以招录120名,已经占到了七分之一。这类学生早在义务教育时期就没有打下牢固的基础,许多学生虽然说年龄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可是论知识积累,实在差得太远。而能上择校生的一般家庭都比较宽裕,许多父母都在外地务工,平时对学生疏于教导,一切关爱只是给钱了事。因此这类学生大多都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过一天算一天。那有什么求学的毅力、远大的志向。上课睡倒一片,下课乌烟瘴气。基本的纪律管理就让老师焦头烂额,疲于应付,那还有精力去研究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就算认认真真的去上课,也大多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根本没人配合,也没人理。

有人就会问了,学生不听课,可以管理嘛。说来容易做来难。怎么管理,如今教师的权责失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除了温颜说教,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可是说教早已显得苍白无力。长此以往,本来是少数人的恶习逐渐扩散,最终导致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

而作为教师,在学生这里得不到一丝一毫的温暖,教学成绩比不过县中,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自然未免有些心灰意冷。好点的跳槽,差点的也是敷衍了事。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陷入了从学生流失到老师流失再到学生流失的怪圈。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困扰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如办学经费的严重不足、评价机制不够公正合理、公众的信仰危机等等,鉴于篇幅,无法一一陈述。可以说在当下,农村中学实已进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淖之中。然而众所周知,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依然处在最重要的地位,尽管有人说农村中学已形同鸡肋,但是绝不可弃。必须要努力动用各种力量扭转这种趋势,使之正常化,真正的起到服务于人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聂现云,张文兰. 陕西农村中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02).

[2]马志玲. 关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的调查[J]. 中小学管理,2006(09).

上一篇:浅析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警察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