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中的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时间:2022-08-23 09:57:05

视觉设计中的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摘要] 艺术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是美学走向心理学的历史。格式塔是指事物的形式、形状;同时,指实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也就是完形。格式塔艺术心理学认为,观察的经验都有格式塔的特点,它们均属于心物场和同型论。派生的组织律就是视觉原理,这些原理对视觉设计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视觉设计;艺术心理学;格式塔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100-02

艺术心理学既非艺术论也非心理学,它是艺术论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虽然中国古代有着丰富而先进的艺术心理学思想,但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中国艺术心理学,是在吸收、借鉴了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逐步建立起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体系。艺术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应用领域派生的一个分支,主要从创作和欣赏两个角度研究人类在艺术活动中的心理机制。从格式塔心理学派引申发展出的格式塔艺术心理学派某些观点的角度论析视觉传达设计形式美感,对艺术设计的形式构成将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一、 艺术心理学理论

(一) 艺术心理学的产生

美学属于哲学,艺术心理学属于美学。只有了解美学走向心理学的历史,才能深刻认识艺术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美学和艺术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从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开始。美学是哲学的分支,西方的美学家都是哲学家,重要和系统的美学观点、理论也都由哲学家提出。19世纪下半叶,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审美研究。他把美学研究重点从传统美学的审美客体和对象,转向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和心理功能。他不采用演绎的方法,而是归纳的方法,从审美体验出发进行概括,得出观点和理论。费希纳开辟了现代美学新纪元,标志着艺术心理学的产生。

(二) 艺术心理学的主要分类

1. 实验心理美学。实验心理美学是艺术心理学的第一个流派。费希纳创立了韦伯―费希纳定律,他对美学的贡献是把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引入美学,开创了心理美学及近代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实验心理美学从形而上学方法向心理学方法的转变,为艺术心理学开辟了道路。但实验心理美学存有缺陷,它没有顾忌试验者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使一些统计数字具有偶然和不稳定性。它也不涉及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和对现实的情感把握。

2. 移情作用心理学。利普斯继承并完善了移情作用理论,认为任何审美活动都由对象和原因促成,两者交融在一起。审美活动的对象并非客观事物本身,而是直接呈现于观照者的感性意象,是经过人的知觉解释了的东西。闽斯特堡为纠正利普斯不提生理基础,认为审美活动仅是心理活动的偏执,提出审美对象孤立说,偏重动的而非知的方面。在他看来,运动必伴有知觉,知觉必伴有运动。

3. 模仿说。布鲁斯着重研究艺术起源问题。他认为艺术与艺术是相通的,都是人的自由活动。他提出“练习说”,认为游戏与模仿是人的本能,一切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在内,都与游戏、模仿有密切联系。审美活动建立在知觉基础上,知觉本身就具有模仿的性质,但审美活动中的模仿与一般知觉的模仿不同,知觉的模仿实现于肌肉活动,审美活动的模仿停留在心理方面,因此是一种“内模仿”。

4. 心理距离说。布洛因提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而享誉心理学与美学界。心理距离是艺术的一个因素,布洛不同意主观与客观性艺术的区分,认为这种区分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重要的是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在他看来心理距离又是审美原则,心理距离将艺术提高到超出个人利害的狭隘范围之外,使审美对象自身成为目的。同时,心理距离为区分实用的、科学的或社会的价值提供标准,也为区分一般与美感提供了依据。

5.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代表人物是考夫卡和阿恩海姆。考夫卡认为艺术作品的魅力来自于它的结构,作品的各个部分组成有机整体,这种整体对人发出某种要求,作品是作为一种结构来感染人的。重要的不是作品的结构所唤起的情感,而是作品的结构本身。阿恩海姆将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运用到美学研究之中,以视觉艺术作为分析对象。他认为视觉艺术不是元素的相加或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

二、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一) 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格式塔心理学派1912年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韦特墨、柯勒和考夫卡。格式塔分为几何的格式塔(体现几何图案的格式塔,呈现最简单的形态)和经验的格式塔(按照动态规律形成的心理整体,原理是完形的趋向,最“有意义的”形态的趋向)。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一种格式塔,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格式塔本身既包含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不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心理现象的整体不能分解为部分或元素。

格式塔心理学以研究客观事实为基础,是客观决定主观的客观主义者,它继承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反对那种把知觉过程视为被动记录刺激符号过程的知觉理论。主要受康德思想的影响,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但不能对“物自身”有所认识,对现象的认识必须通过先验,思维与客观世界无关,纯粹是主观的。格式塔心理学将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格式塔心理学中任何形都是格式塔,形是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从背景中清晰地分离出来,自身有着完全独立于构成成分的独特特性。部分不能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对于部分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格式塔虽然是由各种要素和成分组成,但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是完全独立于组成成分的全新整体。它把人的心理能力作为活动的整体,使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因此,艺术家把握美的形象,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

其二,变调性。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都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依然存在。阿恩海姆认为创作是种过程性的东西,是种前后变化移易的过程,艺术作品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起来。这一过程,始终都在有意识地试图达到某种理想的形象构图,因而每种认知策略都同形象构图的形式与象征效果联系在一起,艺术家的审美追求最终决定了题材及作品的表现形式。

(二) 视觉传达设计组织原则

以心物场和同形论为格式塔总纲派生出的亚原则,称为组织律。这些组织原则包括:图形与背景区分越大,图形越突出成为视觉对象;距离较短或相互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相属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反之则容易被分开;各部分距离相等但颜色有异,则颜色相同部分容易组成整体;格式塔与刺激型式同型,格式塔可经广泛改变而不失本身特征;整体中的部分做整体方向移动,则这些移动的部分容易组成新的整体。

(三) 格式塔心理学的特点

1. 格式塔与眼、脑的关系。人观察事物时,眼、脑共同作用,不是在开始就区分形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在一个格式塔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太多的不相关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视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通过这个过程,才能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统一的整体。

2. 格式塔心理学的特点。心物同形论(异质同形论)。不同的自然事物有不同的形状和色彩,不同的艺术品有不同的形式,但追究起来,世间所有事物都可以归纳为力的作用的不同。“顿悟”学说,人的思维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情境的不断组织,直到领悟了事物内在的相互关系,从而产生“顿悟”。强调创造性,创造的思维对事物中某些格式塔的顿悟有关,打破旧的格式塔,发现新的格式塔,就是人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语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完形,强调整体,强调结构,强调异质同构的力的作用。它提出从不完美的完形到完美的完形,但忽略了情感、意志、本能,断言客观现实仅是通过直接经验而构思出来的东西,同时,对其他分析方法完全否定,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完形心理学并不是惟一研究艺术心理学的方法,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要既吸收又克服,使它更好地为艺术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英•R.L.格列高里著.视觉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86.

上一篇:甘肃馆藏彩陶的保存环境与病害处理方法 下一篇:心灵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