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发挥心理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3 08:32:42

体育教学中发挥心理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

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探索、实验、构建一个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比较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以有效地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结合体育课程改革的总要求,科学设计体育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并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心理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1.体育活动能促进大脑健康发展,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活动是人脑的主要功能。心理要健康发展,身体必须正常发展,尤其是健康发展神经系统和大脑等物质基础。体育运动能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1.1体育活动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

1.2适当运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体内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

1.3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正常的智力。

2.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2.1体育活动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工作,还会对人的身心产生许多不良影响。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生理性或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这种体验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来讲,情绪、情感的调控尤其重要。

体育运动可调节情绪。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情绪的影响。伯格(Berger.1993)研究认为,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30分钟,有利于情绪的改善。有些研究人员发现,用力运动可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

现在的学生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或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进行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教师发现学生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时,可引导学生参加慢跑、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对容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活动,如篮球或竞技性强的游戏。

2.2体育活动对学生认知心理的影响。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中学生,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因此,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获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

据一些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甚至留级,其根本原因在于神经系统功能差,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由此影响思维的正常进行。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想法。恰恰相反,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解除抑制,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3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交往的次数较多,相互之间容易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而且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

有的学生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教师应引导他们参加一些集体项目,这会帮助学生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有的学生胆子小,做事容易脸红、难为情,教师应引导他们多参加单杠、越障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疼等各种胆怯心理情况,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有的学生好强、自负,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活动,像长跑、技巧性较强等体育项目,不断地提醒他们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同时,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快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4体育锻炼对学生意志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仅靠智力还不行,仅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意志是心理过程,但它可以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生的意志品质一般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毅性等。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要不断克服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学生越能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5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

体育运动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作出迅速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锐、灵活。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

3.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材内容具有活动性、刺激性、变化性、竞争性和技巧性特点,这是激发学生积极的运动的动力,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承认学生发展中存在着差异,不追求达到统一标准,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好地发展,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因此,教师要通过广泛细致的心理调查,参照学生生理健康的实际,在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教学训练中有效地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了目标,就能制定具体的教学训练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地加以落实。

3.2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这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3.3教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它课堂教学,这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体育教学以班集体形式进行,教学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人际交往较多。这种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能够满往与归属的心理需要,对学生情感的陶治、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4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开展室内体育教学尽管有一定的困难,但它与室外体育教学相比,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比如在教室内上体育课,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受外界的干扰较小,有利于体育技术知识的讲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动画景象、声音来影响学生的听觉、视角,诱发学生去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用直观逼真方式反映各项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动作概念的理解,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一节篮球教学课,改变教师先讲解示范,再组织学生练习的老方法,在课堂上,先讲述NBA比赛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以这些精彩动作为榜样,努力学好本课篮球技术,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大大增强。在跆拳道项目的柔韧性如“纵叉”和“横叉”教学中,有些男生柔韧性差,叉不下去,教师可针对他们意志力强、速度快的优点,强调柔韧性与跆拳道技术动作幅度、动作美观、动作水平等的关系,指出柔韧性好了,动作幅度会更大,动作技术更标准,将大大提高打击速度高度和打击范围,引导其不懈练习,并鼓励他们细微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远.试论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科研,2001,(2).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学,1997,(3).

[4]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5]杨青萍.心理健康应贯穿于体育教学中[J].体育学刊,1999.

上一篇:体育课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心理调节 下一篇:高中体育教学应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