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的技巧

时间:2022-08-23 08:25:11

静脉穿刺的技巧

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各扎1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优点是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大到手背(止血带1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1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1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等的静脉输液临床应用效果好。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距约15cm捆扎肢体1分钟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实践探索出种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莫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高。这两种方法原理是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三是手捏输液器下段法。方法为: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5ml左右固定好返折处穿刺针刺入皮下后松开返折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主要是因为增大输液管道的负压使管道内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当穿刺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即迅速流入针管内穿刺易成功。

局部血管扩张法: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或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数次分钟后局部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及不良反应发生。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临床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

进针角度的选择: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为°老年浅小静脉穿刺主张5°进针;指(趾)背侧静脉穿刺主张1°~15°进针;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主张超过°进针。

非握拳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实践证明行手背静脉穿刺时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亦有主张反复握拳、松拳认为握拳时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进针后易穿透血管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穿刺时患者手自然下垂、弯曲。

手指推、压法:用大拇指轻按欲穿刺的静脉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推行~5cm嘱患者用其对侧拇指按压固定静脉后再用拇指在被固定静脉远心端(离穿刺点~5cm)向近心端推行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穿刺后即松开。适用于静脉容易滑动的老年患者即用左手拇指压住距进针处.5cm的皮肤针尖穿透皮肤和进入血管一气呵成。

穿破后的补救方法: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主张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即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外撤有回血后不应停止还应将针头再前行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用胶布固定针柄。先以指重压1秒左右然后打开输液调节器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分钟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调整滴数。此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不易寻找血管的患者强调在作静脉穿刺时输液针头应留1/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加以补救。

上一篇:由挪威护理教育模式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河南油田及油区附近儿童指血微量元素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