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之管见

时间:2022-08-23 12:32:11

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之管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进新课,有经验的教师是认真考虑的。导入好,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每节课必须精心构思导入,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现谈一些做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思维的环境气氛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要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会在课前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用以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讲“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高斯在读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提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高斯很快地报出答案:5050。高斯是如何算出来的?让学生积极思考。面对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再按照课本的安排,因势利导地得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二、设置悬念,激起学生迫切的学习要求

悬念就是灵感集成的火花,它能使人产生心理追踪,造成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急切期待的心理;它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想,易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乃至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的设置在技巧上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富有余味。

例如,在学习“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之前,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农户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3,深为3m,如果池底每1m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1m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能使水池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这个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一种探求新知识的学习情境。

三、直接导入,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直接导入法又称开门见山导入法。这种方法是,刚上课教师就直接向学生讲明该节课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当学习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不大或比较简单时往往使用这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使学习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而且学生迅速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学习之中,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获得成功。

例如,在讲解“边边边定理”时,这样导入:准备两两相等的三根红的和三根黄的竹签,分别将同色的三根竹签用大头针连成三角形,再将它们连在一起,发现它们完全叠合。教师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有三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作了肯定后说:“本节课就来研究边边边定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记住边边边定理的内容,幷能用它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直观导入,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清楚了。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用哪种方法导入新课,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导入新课中最为关键就是要简明扼要,紧扣主题,创设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感悟文本,体验乐趣 下一篇:加强直观教学 学好立体几何